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群众》2021,(11)
正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坚守历程,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拼搏历程,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开创历程。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自信之源、强化担当之责,拿出"壮丽东南第一州"的眼界和气度,把周恩来总理家乡——淮安建设得更美更好,是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重要实践。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欲信人者必先自信,欲直人者必先自知。"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没有自信,哪来成功?在遇到挫折时,你可曾想过扬起自信之帆?在你犹豫不决时,你可曾想过一定要踏出自信的第一步?当你成功时,你可曾想过是什么把你引上成功之道?是的,是自信——你的人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正学史增信,是新时代推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永葆党青春活力的内在要求。坚持学史增信,要求广大党员用信仰信念作"压舱石",明晰自身的职责与使命,厚植人民情怀,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劲头,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打通服务人民的"最后一公里"。学史筑牢信仰之基。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4.
对马克思主义保持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理论自信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科学信仰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最宝贵的思想财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是对其理论的指导地位和重要作用的高度认同,是对其理论功能边界的清晰认知和对其创新之必要性的责任担当.理论自信是共产党人以清醒的理论自觉为前提,以实践检验为根据,以理论的创新发展为保障,以实现人民的解放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对自己所坚持的理论的信心、信念和信仰.理论自觉是理论自信的基础和前提,理论自信是理论自觉的升华和追求目标.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的理论资源来自于其科学真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其实践源泉来自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的态势.要做到合理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辩证地看待和评价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是前提,保持信与疑的适度张力即“信中有疑、疑中有信”是保证.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百年中国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史增信,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促进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年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凝聚起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磅礴伟力。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形成和巩固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包括党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以及在这三大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史。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党的革命史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党史自信,即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无论是革命、建设抑或是改革,中国共产党都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源于革命实践,源于建设成就,源于改革成果,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可比拟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时期,党史自不自信,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四史"学习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党的百年华诞的历史节点,站在民族复兴之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世界大变局的时代高度提出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的又一次创新性教育. "预知大事,必先为史",历史蕴含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智慧和经验. "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把历史经验和时代发展以及未来战略高度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和自信,是时代对我们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基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共产党党史则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调研时强调: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9.
抗战时期,革命圣地延安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知识分子的到来.以范文澜、尹达、何干之、吕振羽等为代表的史学界学者"以笔为剑",发表了一大批史学作品.这些作品将史学与政治紧密结合,以唯物史现为指导,通过对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增强人民的自尊与自信,维系了全民团结抗战的精神堤防,其研究方法及成果对当时及建国后史学发展都产生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学党史,明理增信。读《中国共产党简史》,可以警醒我们"民族复兴的艰辛探索";读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可以深刻把握"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正"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华诞,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当前,全区各地纷纷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深刻领会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性,从党史学习中汲取不竭的智慧力量和奋进动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文化自觉、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不断显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观应运而生。这种文化自信观,是基于文化自觉之上以文化自信为心理表征的本土文化观,是集文化自主性、特色性、包容性和发展性认知于一体的整体文化观。在认知文化自信观的过程中,我们要辨析以历史虚无主义、文化保守主义、文化消费主义为代表的几种不良文化思潮,并协同推进"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体、自信之力、自信之器"五位一体自信观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一、为政以信:社会信用的基石 信是立身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个人失信,害在数人;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而政府缺乏信用,则德治难行,权威不立.因此,打造"信用政府"则是构建信用中国的关键.政府失信,对整个社会信用问题的负面影响极大.现今的信用危机与一些政府行为的失范有密切关系,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要从政府做起.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既是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也为我们开展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学史增信,就是要通过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历史自觉,保持战略定力,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文化自信"阐释为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的第四个自信,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化自信的讲话,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文化自信观。在生成逻辑上,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主要把握了历史、价值、实践三重逻辑。在内容要点上,习近平文化自信观主要包括了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力、自信之源、自信之本等五个方面。在意义追寻上,习近平的文化自信观主要体现在传承性意义、方向性意义和发展性意义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6.
<正>自信是一种心态。就社会成员而言,自信是一种社会心态,是社会成员作为整体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的历史、国情、愿景的认可和认同;就个人来说,自信是作为个体对自己能力、职业、生活的认可和认同。个人自信不以盲从他人状况及其价值为本;社会自信来自不盲从他国或其他社会的价值取向为基。信心乃人生之本、社会之本,力量和奋斗之动力与源泉。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增  相似文献   

17.
正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全党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初心使命。今年4月25—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指出:"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史增信的重要论述,切实增强信仰信念信心,对我们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清泉,洗涤心灵之尘;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 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大历史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这是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这是一次净化灵魂的思想淬炼,这是一次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21,(5)
正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是党中央提出的明确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期间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提出三个领悟,为学史明理确定了逻辑重点、夯实了理论基础,为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科学指导。一、学史明理是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学习的重要论述,包含着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信"字大逻辑,因信仰而坚贞: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因信念而坚定:只要有信念,就不怕险阻艰难;因信心而坚强: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党员干部要做到学史增信、因信而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