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促进政党关系的和谐。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之举。为此,需要有法可依地坚持和完善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以立法规范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和国家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它要求我们适应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利益调整的变化,实事求是地分析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整套适应社会发展变化趋势的机制,人民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无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但是传统的人民调解工作,无论是在观念、制度、组织机构上,还是在队伍素质、工作方式上都暴露出一些不适应之处。人民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调处机制,本身也需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创新,才能在推动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进程中发挥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宪法所确立的治国方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内涵之一,法治建设又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在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建立秩序的重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4.
调处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独特现象 ,本文从清代的调处制度的范围和形式入手 ,分析了调处制度产生的根源和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从对行政指导产生的背景及意义的探讨,可以看出行政指导这一新型行政理念的出现适应了市场经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但我国目前在行政指导实践方面存在着许多弊端,通过对原因加以分析、建立一套法制化、规范化的行政指导制度,是加快我国行政法治进程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律师由于自身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就需要积极拓展律师工作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方面的功能,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关的法律制度,逐步形成畅通的民意表达机制、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公正的纠纷调处机制、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权利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劳动教养制度立法中存在劳动教养的法律依据不充分,与其它法律制度和国际人权公约的矛盾与冲突,以及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缺乏统一性,执法存在随意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立法上完善劳动教养制度。这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实现依法治国的需要,是维护劳动教养人员合法权益的需要,是适应国际人权领域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依法治国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紧密相联,相辅相成。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目标和结果。两者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相似文献   

9.
利益和谐视角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建设“和谐社会”的方针政策下,完善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对推动和谐社会、实现依法治国有巨大意义。其中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标志,也是农村纠纷化解机制的制度目标。但是现实中农民由于在社会利益博弈中的弱势地位而导致农村社会矛盾冲突加剧,造成我国农村纠纷化解机制运行困难。建立我国农村纠纷化解三维立体模式,强化我国的农村纠纷化解的制度体系、加强各个主体间互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社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当前依法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局限性制约着和谐社会建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来看,必须加快依法治国进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助推和谐社会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1.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仅需要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供一种法律秩序,而且需要对国家权力进行必要的制约。行政救济作为保障行政相对人权益、解决社会纠纷的重要途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是达到"补偿性正义"的最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刑事和解制度是当今西方国家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之一,体现了宽容理念、自由契约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刑事和解制度折射出来的现代民主和法治内涵,符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向。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中,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刑事和解制度。从时代发展趋势来看,通过借鉴和吸收,在中国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很有必要。通过政治、文化、法律三个层面的考察,中国已经具备了移植和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的现实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要求从实体上和程序上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合法利益,尤其要保障当事人的程序权利。调解是行政程序的重要内容,具有正当性,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对解决行政纠纷调解方式的选择权。在法治视野下,调解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重要手段,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具有可行性,如调解契合行政复议的立法精神,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政府公信力。在行政复议乃至行政诉讼的实践中,调解已被广泛运用,而且调解已成为国际上解决行政纠纷的通例。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武装头脑,应当建立和全面推动行政复议调解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4.
和谐司法是一项针对现行司法法治主义的改革策略,和谐司法也是一种实现司法法治主义的转换机制.和谐司法产生的时代背景赋予了和谐司法自身特殊的时代使命:发掘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纠纷排解新模式,调剂现行司法法治主义之不足,开拓有中国特色的司法法治主义新境界.我们要防止对和谐司法的错误理解,和谐司法不是单纯的政治口号,和谐司法也不等于德治、人治.正确地理解和谐司法的时代内涵,在司法工作中就必须一方面坚持司法法治的基本理念不动摇,另一方面又要保有开放的司法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15.
法治建设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期待.从法律的追求、和谐社会的性质以及和谐社会的特征等方面来看,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立法发展奠定制度基础、法律指引减少冲突发生、依法处置消除矛盾纠纷、法制先导创新管理体制、法治完备提供运行机制等方面都表明,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法治从确立法治理念、完善法律体系、力行依法执政、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司法功能、强化农村法治、保护弱势群体、应对突发事件、维护自然环境、实现社会公正等各个方面服务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陕西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认识,而实现陕西的和谐发展同样需要多种渠道和措施。本文在密切结合陕西省情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影响陕西和谐、持续发展因素,概括了建设和谐陕西的内涵并总结了构建和谐陕西的目标体系。最后,从法治的角度论述了法治建设对构建和谐陕西的重大意义以及实现陕西和谐发展的法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之争贯穿于整个法理学的发展,富勒认为法律是具有道德性的。哈特则认为法律与道德是相分离的,但承认存在最低限度的“自然法”。这场争论的最终目标还是放在如何更好地实现法治这一落脚点上。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律的道德性必然会给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8.
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执政地位,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第一位的任务。坚持党的领导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要避免党由执政党滑向"选举党"或退向"革命党"。党既要坚持长期执政,又要强调治国治党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党执政就是要搞建设谋发展,履行政治承诺,构建和谐社会,代表全体国民的利益,负有绝对责任,顺应民主潮流,推进以法治国,特别是要注重主观党建,探索一条在主观党建的外部环境下中国特色执政党建设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民主法治既是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的保护神。和谐社会需要良法治国。良法的内容在于大众道德,其程序价值在于民主。我国的法制建设在实现民主上存在一些问题,克服这些问题是我们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法律具有最高的权威。构建和谐社会是要构建法治化的社会。社会主义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法治化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