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长征五号B发射问天实验舱与中国空间站“天宫”成功对接后,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境外网站上一个英语提出的问题称,在新发射的中国太空船上看到只使用中文,这是否在用一种非通用语言来摆脱其他国家?哈哈,十分的意外。这是如何特殊的脑回路,才能产生这样的问题?提问下面,许多网友热心给此人知识普及。标注为电气工程师的一位网友说,中国的空间计划都由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负责,你认为中国人该选择说什么语言?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更多太空探索的规划与目标的实现,文艺作品里的"科幻",看上去已显得不那么"幻"且"炫"了,以往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奇思妙想,正逐渐演变为可以触摸到的真切愿景。2019年1月3日,经过约38万公里26天的飞行,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研究》2021,(4):148-175
冷战结束以来,中俄双边关系在各个领域越来越紧密。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表征。就太空技术而言,以2014年乌克兰危机为分界线,中俄太空合作的内容与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合作由浅入深。在太空外交方面,两国相互配合,为预防太空军备竞赛与太空武器化开展密切合作。中俄太空合作是两国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具体表现,也是针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政策的回应。同时,两国太空合作也势必塑造太空地缘政治,反过来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中俄太空技术合作,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中俄太空合作是应对太空地缘政治挑战的必然结果,对于维护太空多极化与总体稳定的中美俄太空三角关系、维护太空的"全球公地"地位与属性,制定未来公平公正的太空治理规则,从而确保太空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中俄太空合作,尤其是建立联合月球科研站,是贯彻"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观、构建人类太空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尝试,也是中国为变革太空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中俄太空合作的扩大与深化,将进一步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上升到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作为全球公地之一的太空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一个领域。中欧双方都有在太空合作的需要,而且可以从合作中收获诸多好处。中欧太空合作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中国与欧盟层面、中国与欧空局层面和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层面,迄今合作成果丰硕,为世界树立了太空合作的典范。当然中欧太空合作还面临一些挑战,也就是需要解决太空合作的定位问题、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问题、太空技术转让问题,以及如何约束太空武器化问题。但总体上,中欧太空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5.
热点     
《新民周刊》2022,(45):32-33
摘要:A中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11月29日晚,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组成,费俊龙担任指令长。此次任务是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六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次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按计划,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  相似文献   

6.
邵乐韵 《新民周刊》2012,(16):44-45
总体而言,中国与东盟其他成员国都有和平共处的意愿,希望将南海问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截至4月23日,中菲船只黄岩岛对峙进入第13天。20日,"德尔毕拉尔"号军舰及其他部分船只因"工作已经完成"而离开黄岩岛海域;22日下午,中国渔政310船和中国海监84船也离开黄岩岛海域。至此,仍有菲律宾的"埃德萨"号海岸警卫船  相似文献   

7.
热点     
《新民周刊》2023,(20):30-31
<正>A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2023年5月29日11时,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正式亮相:指令长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载荷专家桂海潮。5月30日9时31分,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8.
天问·火星     
4月24日,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50周年纪念日,中国宣布了第一位火星使者的名字:"天问一号"。按照计划,它将在2020年7月搭乘长征五号火箭,远征太阳系的另一颗行星火星。这将是中国出发迄今最远的一次旅行。"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这是屈原在《天问》里提出的课题,如今中国航天人将派出使者,试图去解开屈原之问。中国的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系列,最先出发的是"天问一号",这是在以特殊的方式向先贤致敬。  相似文献   

9.
王煜 《新民周刊》2020,(2):26-27
太空治理应该脱离军事化,回归到"全人类共同区域"和"全人类共同遗产"的原则,这也是我国政府2016年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以及2019年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中阐明的立场。有军事专家认为,美国对伊朗少将苏莱曼尼的无人机打击,是在太空武器支援下开展的,是其明确建立太空军、要把军事领导权扩充到太空的一次实战。对此,中国该如何应对?2020年1月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伊朗外长扎里夫通电话。  相似文献   

10.
《美国研究》2021,35(3):60-80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太空战略不断调整,先后实现了两次重大转型。美国太空战略的理念经历了从"新边疆"到"高边疆"再到"最后的边疆"两次转变,战略目标中的领导地位内涵经历了从"技术优势地位"到"效用与防御优势"再到当前"产业、规则与军事"复合推进的演化,战略资源与战略手段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美国战略转型由美国的逐霸本性、太空技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太空民主化转型以及美国对其能力与威胁的评估四种动力协同推动而成。美国太空战略转型将对中国参与太空国际规范完善与太空治理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任明哲 《东南亚研究》2023,(5):71-94+155-156
近年来,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太空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双方太空合作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并表现出合作领域由民用领域向安全领域深入、合作对象由双边向多边拓展以及合作方式由援助向联合研发转化等特点。日本利用太空合作拉拢东南亚国家,旨在实现其在政治、经济以及安全等领域的多重战略目标;东南亚国家则希望通过与日本合作来孵化自身的太空技术基础能力,并希望通过多系统兼容共用卫星导航系统提升国家信息安全能力。此外,双方的太空合作还基于共同的需求展开,即增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与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共同监测大气和气候变化。由于各自战略目标和实力的差异,以及资金缺乏和域外因素的影响,双方的太空合作仍面临挑战。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不断加强太空合作,对地区太空局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有必要审慎思考和应对。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程群 《德国研究》2010,25(1):35-41
欧洲太空安全政策及其实施,与欧洲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紧密相连。鉴于欧洲太空研究和运用的现实,欧洲担心太空安全问题。为此,欧洲各界提出了诸多应对方案,如制定太空交通规则、发展太空集体安全、建立欧洲太空威慑能力、拟定欧洲太空战略等。作为回应,欧盟及有关成员国为此进行了不懈努力。欧洲标志性太空项目如伽利略计划和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系统,以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发展各自的军事卫星,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致力于建立欧洲的集体太空安全和太空威慑能力。同时,欧洲也通过太空项目的合作,力求建立太空多极化,抵制美国的太空霸权。  相似文献   

14.
俄美太空合作既是苏美太空合作的延续,也是双方太空发展需求的产物。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缓和为双边太空合作开创了新局面,两国在火箭发动机、国际空间站等领域加强合作。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不得不依赖俄罗斯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提升了俄罗斯在双边太空合作关系中的地位。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俄美地缘关系不断恶化,太空制裁与反制裁频发,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中断。同时,两国的太空自主力量建设,尤其是美国太空商业公司技术进步,销蚀了太空合作的基础。太空政策理念冲突也阻碍了俄美太空合作的持续。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波及俄美太空合作,太空关系安全化态势逐渐显现。俄美太空军事力量建设加剧了太空军备竞赛,恶化了太空安全环境,为太空治理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5.
非虫 《新民周刊》2023,(3):8-13
<正>为展示孩子们不给自己设限的奇思妙想,把他们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画作编辑成《稚问》儿童画册,也表达了人类对宇宙空间、外星文明的好奇和求知。六名航天员一起点赞!合影!这是2022年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形成“T”字基本结构的空间站组合体成功交会对接后呈现的一个画面。神舟十五号和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胜利会师,同时,也圆满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最后一次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张成新  郑华 《德国研究》2019,34(4):40-56
随着太空战略价值的上升,太空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疆域,太空时代特征日益明显。欧洲国家是较早进入太空的先驱。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洲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开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欧共体/欧盟机构的参与则开始于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欧盟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快,在发布欧洲太空政策、欧洲太空产业政策和欧洲太空战略的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共同的太空项目,欧盟的太空角色日益明显。本文从权威性、自主性、连贯性三个维度,重在剖析欧盟成为国际太空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考察欧盟太空法律地位的确立、欧盟太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欧盟对太空事务的管理及协调,本文认为,欧盟成为太空多极化时代重要一极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凸显出欧盟在战略性领域采取集体行动的困难。这对于把握今后欧盟在太空领域乃至欧盟整体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回顾历史,寻找民族精神──金俊烨先生谈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吴莲姬1995年4月12曰,即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成立76周年的前一天,韩国前高丽大学校长金俊烨先生(75岁,韩国社会科学院理事长)首次公开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主席金九(号白凡)先生和临时政府代国务总理...  相似文献   

18.
路涌 《新民周刊》2012,(28):89-89
成年人对动漫有童年记忆及持久好感,也是他们愿意接受动漫意识形态的感情基础与美学基础,所以适合他们年龄与社会阅历的动漫产品在中国肯定是有市场的。天很热,动漫展更加热,第八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于7月12日至16日在上海世博展览馆1号馆举行,参观人数破以往数届的纪录,达到30万人次,这让主办方相当兴奋。其中原因是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非虫 《新民周刊》2015,(14):46-49
“当地时间4月1日9时,随着‘微山湖’舰护送巴拿马箱‘汉堡之桥’号、‘太阳湾’号和希腊籍‘伊卜特罗佛斯。号从亚丁湾西部向东航渡,中闻海军护航任务在首次暂停109小时后止式恢复。暂停护航期间,海军舰艇编队赴也门分两批将571名中国公民和8名外籍人士撤离至古布提。”  相似文献   

20.
《新民周刊》2012,(29):94-94
环游世界60天参考价:50万元奢侈看点:国内首次真正意义上的环游世界行程,最顶级旅游团。一次游遍南极洲、北极圈,以及大洋洲、南美洲、欧洲、非洲、中东、亚洲,包括最具可看性的13个国家,参观各大洲最具代表性的景点,入住全世界最顶级的酒店。探险南极参考价:10万元,实际需求几十万甚至百万元奢侈看点:遥远而又神秘的南极,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