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成新  郑华 《德国研究》2019,34(4):40-56
随着太空战略价值的上升,太空成为大国博弈的新疆域,太空时代特征日益明显。欧洲国家是较早进入太空的先驱。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洲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开启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欧共体/欧盟机构的参与则开始于80年代。进入新世纪后,欧盟在太空领域的合作明显加快,在发布欧洲太空政策、欧洲太空产业政策和欧洲太空战略的同时,也实施了一系列共同的太空项目,欧盟的太空角色日益明显。本文从权威性、自主性、连贯性三个维度,重在剖析欧盟成为国际太空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通过考察欧盟太空法律地位的确立、欧盟太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欧盟对太空事务的管理及协调,本文认为,欧盟成为太空多极化时代重要一极的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凸显出欧盟在战略性领域采取集体行动的困难。这对于把握今后欧盟在太空领域乃至欧盟整体的发展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利益诉求,近年来东盟国家愈加重视太空发展.本文根据国家实力的差异,以是否具备独立研制卫星能力为参照,将东盟国家依太空实力分为四个梯队,探讨位于不同梯队的东盟国家的太空发展战略,并对其太空政策进行评估.具体而言,东盟国家不仅在全球太空格局中崭露头角,而且尝试加强太空技术研发领域的协同合作,但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东盟国家太空发展表现出较强的脆弱性和外部依赖性,且美国的太空霸权使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东盟国家进军太空在未来不仅会促进太空多极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亚太地区的太空竞赛.对中国来说,东盟国家渴望进军太空是一个重要机遇,双方在此领域可以开展必要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俄美太空合作既是苏美太空合作的延续,也是双方太空发展需求的产物。冷战结束后,俄美关系缓和为双边太空合作开创了新局面,两国在火箭发动机、国际空间站等领域加强合作。2011年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不得不依赖俄罗斯前往国际空间站,这提升了俄罗斯在双边太空合作关系中的地位。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后,俄美地缘关系不断恶化,太空制裁与反制裁频发,太空合作项目接连中断。同时,两国的太空自主力量建设,尤其是美国太空商业公司技术进步,销蚀了太空合作的基础。太空政策理念冲突也阻碍了俄美太空合作的持续。2022年爆发的俄乌冲突波及俄美太空合作,太空关系安全化态势逐渐显现。俄美太空军事力量建设加剧了太空军备竞赛,恶化了太空安全环境,为太空治理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4.
任明哲 《东南亚研究》2023,(5):71-94+155-156
近年来,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太空合作机制日趋成熟,双方太空合作发展迅速且前景广阔,并表现出合作领域由民用领域向安全领域深入、合作对象由双边向多边拓展以及合作方式由援助向联合研发转化等特点。日本利用太空合作拉拢东南亚国家,旨在实现其在政治、经济以及安全等领域的多重战略目标;东南亚国家则希望通过与日本合作来孵化自身的太空技术基础能力,并希望通过多系统兼容共用卫星导航系统提升国家信息安全能力。此外,双方的太空合作还基于共同的需求展开,即增强太空态势感知能力与海洋态势感知能力,共同监测大气和气候变化。由于各自战略目标和实力的差异,以及资金缺乏和域外因素的影响,双方的太空合作仍面临挑战。日本与东南亚国家不断加强太空合作,对地区太空局势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有必要审慎思考和应对。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亚太安全局势波诡云谲,大国摩擦趋于激烈。在此背景下,美日意图融合陆、海、空等传统领域与太空、网络、电磁频谱等新领域,大力推进跨领域防卫合作。两国合作动向蕴含多重战略考量:赋予美日同盟新的战略意涵,强化其遏制能力与应对能力;多维度重塑美日印太安全合作体系,强化对中俄战略威慑能力;日本欲借与美合作构建自身跨领域防卫体系。美日合作也面临制度、法理、经济等多层面挑战。在中美博弈趋于长期化、美日军事一体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未来美日跨领域协同防卫合作将会继续发展,并将对中国周边、亚太乃至世界安全局势造成明显冲击。  相似文献   

6.
网络和太空是信息时代关键的战略空间。近几年美国国家安全文件拓展了美国战略利益的范围,将网络和太空作为其战略利益的新纬度。美国在信息空间推行先发制人的进攻性政策,以追求全方位优势地位。在网络与太空领域,中美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科技鸿沟。未来中美双方合作可以从不敏感的非军事领域起步,采取多边合作的形式,运用创造性思维开拓新的合作议程,共同构建更稳定的信息空间秩序。  相似文献   

7.
刘丽荣 《德国研究》2010,25(2):6-13
围绕目的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论争,构成了欧洲对外政策理念发展的历史维度。马基雅维利用目的圣化手段,消除了价值与道德对国家对外决策行为的干扰;但丁、黑格尔规划世界的对外政策理念追求价值合理性,其出发点是对西方理性的信仰;康德反对强权外交,尝试建立一种纯粹以道德为规范力量的对外政策理念。战后欧洲的对外政策理念经历了从目的论行动模式向规范型行动模式的转变。目的论行动模式注重目的工具合理性,通过借助经济杠杆和军事力量的威慑与干预,谋求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欧洲的对外政策理念逐步转向规范型行动模式,追求价值合理性,注重标准和价值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作为全球公地之一的太空已经成为国际合作的一个领域。中欧双方都有在太空合作的需要,而且可以从合作中收获诸多好处。中欧太空合作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即中国与欧盟层面、中国与欧空局层面和中国与欧盟成员国层面,迄今合作成果丰硕,为世界树立了太空合作的典范。当然中欧太空合作还面临一些挑战,也就是需要解决太空合作的定位问题、太空透明与信任建设机制问题、太空技术转让问题,以及如何约束太空武器化问题。但总体上,中欧太空合作前景光明。  相似文献   

9.
吴心伯 《美国研究》2007,21(4):7-22
本文分析了影响布什政府对华安全政策的三个基本概念:"吓阻""两面下注"和"威慑"。"吓阻"旨在阻止中国与美国开展军事竞争,"两面下注"是要应对中国战略走向的"不确定性","威慑"则是要防止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动武。作者认为,在这些概念指导下的美国对华安全政策增加了对中国的安全压力,加剧了台海地区的不稳定,并对本地区的政治和安全格局产生了负面影响。它有悖于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会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大框架中引起张力,其调整将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0.
欧盟的能源议题,如能源政策一体化、内部能源市场、能源安全以及能源外交等成为近年来关注的焦点,但有关欧盟对外能源政策的研究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尝试通过剖析欧盟的对外能源关系考察欧盟对外能源政策的实施。本文认为,欧盟通过外交建立了一个外部能源关系动态的"三层结构",并将其对外能源政策纳入发展援助以及投资合作政策之中。欧盟通过与第三国签订的双边协议或"行动计划",将资金投入到能源及其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项目上。欧洲投资银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对能源项目的投资正成为欧盟实现对外能源政策的主要手段。但是,欧盟对外能源政策的发展也受到内部能源市场改革、制度设计以及第三国的偏好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