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三孩政策的实施,关注青年父母的养育压力对提升青年生育意愿、改善我国人口结构、推动人口长期均衡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武汉市中心城区青年父母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调查.结果显示:城市青年父母的养育压力在总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类型上,青年父亲更担心子女教育环境,亲子互动有压力;青年母亲生活调适不足,人际互动有压力.婚姻满意度是影响青年父母养育压力的首要因素,家庭经济负担是青年父母养育的重要桎梏,子女数量是青年父母养育压力的潜在诱因.为重构青年养育的生态圈,本文从微观个体、中观家庭、宏观社会三方面提出缓解青年父母养育压力的对策:第一,青年父亲加强育儿参与,青年母亲注重自我调适;第二,青年父母用心经营婚姻与家庭,加强亲职学习并做好生养规划;第三,政府适度分担养育成本,打造"生育友好""性别友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生老病死是自然界的法则,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都无法抗拒,人同样不例外。老是生命的最后阶段,死是生命的最终归宿。老和养老永远是一个不老的话题。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几十年前指出,中国社会的养老是“反哺”式的养老模式,而西方社会是“接力”式的养老模式。在传统中国社会家庭具有育幼和养老的功能,未成年的儿女由父母的劳动成果养育成人,至父母年老体衰时,由成年儿女的劳动成果赡养父母。养育儿女对父母来说是自己为养老进行储备,即“养儿防老”。赡养父母对子女来说,是自己对父母养育储蓄的延期支付。在西方社会,父母尽义务抚养子女,子女到一定年龄后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组成自己的家庭,然后又尽义务抚养自己的子女。家庭养育子女基本上是像接力赛  相似文献   

3.
对80名10-14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以及上海本地121名同龄青少年的家庭教育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新移民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显著低于上海市本地家庭,家庭收入低、父母受教育水平低等社会经济因素直接影响到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成就期望与情感关注;(2)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学历期望、成就鼓励、情感理解等显著低于本地家庭,对子女的控制显著高于本地家庭,"低期望"、"高控制"、"少情感理解"等养育方式不利于子女的健康发展;(3)新移民家庭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显著弱于本地家庭,新移民的道德发展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部分青年男女的恋爱交往不尽如人意,导致恋爱关系难以建立、恋爱关系破裂或双方矛盾重重.我们通过个案研究发现,这种恋爱交往的困惑和个体成长的家庭养育环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包括亲子依恋、教养方式、童年早期经验等.所以,家庭有必要为孩子创设温暖健康的家庭氛围,重视父亲的作用,建立起孩子对父母平衡的依恋关系,进行科学的青春期性教育,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要确定国家和社会如何集体分担儿童养育的责任,首先就要确定儿童成本的定义以及如何测量儿童成本。总的来说,儿童成本涉及金钱、时间和工作三种不同的资源,包括直接经济成本、家庭层面的间接成本(时间成本、家庭收入差距/母职收入惩罚)以及集体层面潜在的间接成本。对于儿童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的测量有不同的方法,它们各有其优劣之处。笔者利用2014年中国家庭发展追踪研究数据,估算了0-17岁儿童所需的直接经济成本为19.10万元,城市儿童需要27.32万元,农村儿童需要14.34万元,收入越低的家庭儿童成本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越大。对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儿童会增加父母操持家务的时间,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未成年子女,母亲面临的收入惩罚为12.8%。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22岁的黑龙江女孩李雪松为圆大学梦,竟将生活困顿的残疾生父告上法庭,经法院裁决,最终迫使父亲失去栖身之所,流落街头乞讨度日。2002年9月30日,黑龙江省铁力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了4年前明显失之公允的一审判决,还了父亲一个公道。此案引起社会的强烈关注,对传统的家庭养育观念及相关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拷问: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路到底有多长?什么时候才能够放开呵护的手?而作为孩子,在离开父辈呵护时,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和勇气,去承受理应独自承受的生活风雨?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让我们记住:小鸟不是等羽毛丰满了,才…  相似文献   

7.
亲子鉴定:鉴出人间百态阿文中国人特别讲究骨肉相连、血脉相亲,他们把血缘延续当作是维系中国家庭的纽带,是中国家庭稳固的基础。每一个人都受之于父母的精血而生,得之于父母的养育而长。但这种亲情关系却只是悄无声息地融合在父母子女的血液中,看不见,摸不着。当有...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优化湖北省儿童福利机构区域布局,改善市州儿童福利机构基础条件,稳步推进孤儿集中养育工作,近年来,湖北省持续推进以市州儿童福利机构为主体的孤儿区域性集中养育工作,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做法一是探索集中养育模式。当前湖北省孤儿集中养育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监护转移、户随人走"的模式,另一种是"原地出资、委托代养、集中照料"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向善养育是培养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有自觉的择善去恶的能力。“善”不但是人们共同和谐生活,谋求发展的理性的共同的要求,还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国情特征。向善养育更多的表现在丰富具体的日常生活中。指导和丰富他们道德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当代青少年的特点和反映出来的问题,向善道德选择的养育应把握三个重点:道德认知养育的重点———基础性、实践性、包容性;道德情感培养的重点———真实性、亲和性、渗透性;道德修养的重点———节制、忍耐和自我牺牲。  相似文献   

10.
李桂梅 《湖湘论坛》2009,22(6):72-77
中西方家庭都强调亲子之爱,父母爱子女,子女也爱父母。由于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中西子女之爱有差异,这表现为中西养老方式不同,中国强调孝,西方强调友爱。现代社会中西方家庭在养老方面面临不同的问题,需要双方相互学习和借鉴,以建立养老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1.
(一)教育好孩子是父母的天职家庭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最小细胞,它主要的社会职责是:巩固以爱情为基础的夫妻关系、养育好子女、赡养好老人。因此,异性结婚后所组成的家庭,也承担着“生儿育女”的崇高社会职责,因为这是人类种族延续和造就社会劳动后备军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早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鲁迅先生也指责过旧中国的陋习是:“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里,教育子女对家长有着更深刻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家庭幸福的…  相似文献   

12.
《就业与保障》2012,(6):49-51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中国社会出现"老养小"的怪现状。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社会学研究所原所长景天魁提出《关于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的提案》,鼓励他们自强不息。景天魁指出,中国有65%以上的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的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工作后,你是否还受到过父母的"经济再哺"?买房、买车、养育子女、日常开支……哪些方面需要父母的资助?  相似文献   

13.
刘露 《广东民政》2011,(6):27-28
我省孤儿的形成原因及其养育模式 截至2010年底,我省孤儿约5万人,其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父母双亡致孤。二是父母一方死亡,另一方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后失去联系,或父母患精神疾病、无劳动能力,导致儿童无人监护形同孤儿。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的父母在子女养育过程中,一是感到"育儿贵":校外培训班是他们难以承受的养育之重,子女教育的经济总投入是个不容小觑的大问题,养育子女的医疗支出也是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养育子女增加的住房需求更是加大家庭总体消费支出;二是感到"育儿难":管理孩子学习和陪伴孩子成长需倾注大量时间精力,关注各种子女教育信息动态会带来身心疲惫,养育子女的机会成本不可忽视,日常休闲娱乐和事业发展是青年父母在育儿路上需作出的较大的牺牲。面对养儿育女,他们普遍存在深度焦虑和难以抑制的内心担忧。因此,他们生育二孩意愿低迷,不生二孩的主要原因还是经济收入不够、时间精力不济。对此,文章提出要开发放心可靠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市场,培育规范有序的校外培训补充拓展力量;要倡导家长科学制定子女教育发展规划,理性选择校外辅导培训班;还要制定"生育友好型"公共政策,降低子女养育所需投入的时间、精力、经济和附加成本,促进青年父母自由释放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5.
从比较法角度看继父母子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离婚率的上升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离婚而带来的新型家庭模式--重组家庭,在许多国家已成为一个亟待法律规制的社会问题.由于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关系(即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具有复杂性,如何调整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的立法与实践存在差异.一般来说,普通法国家对重组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采宽松主义,法官和立法者通过扩大"父母"的法律概念的做法,将那些实际上起着"父母"作用的人纳入"父母"的范畴,并在他们之间创设了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而大陆法国家则采严格主义,对继父母子女关系的形成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并将继父母与生父母的法律地位加以区分,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仅具有有限的权利和义务.尽管如此,最大程度地保护重组家庭中儿童的权益,仍然是国际社会和各国立法的一致目标.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让救助站内长期滞留的六位未成年人能够同正常孩子一样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天津市民政局事业处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中国天津SOS儿童村创建了"阳光家园"双亲家庭养育模式,带给孩子们一个温暖圆满的家庭成长环境。中国天津SOS儿童村是天津市专门收养社会孤儿的市级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学需求理论的框架内分析我国子女的家庭需求得出,尽管收入的持续增长会导致用于子女的支出增加,但子女质量的收入弹性大于数量的收入弹性,加上养育子女的成本持续上涨,以及养育子女的预期效用呈下降趋势,最后导致家庭对子女的需求下降.这是最近十几年来我国人口生育率加速下降的经济学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代际传递视角出发,运用地位获得模型与家庭系统理论,采用序次logit模型,对未成年人法律意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父母与子女的互动、父母对子女的法律教育都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有显著影响。父母与子女的互动越多,未成年人法律意识越强。父母对未成年人进行的法律教育越多,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越强。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中只有父母的教育程度对未成年子女的法律意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试论继父母子女关系的确认张立新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提高,因生父母一方或双方再婚而形成的继父母继子女关系相应增多,有关继父母继子女之间权利义务的争议也越来越多。如何保护继父母、继子女的合法权益,调整双方关系,在稳定家庭关系、减少家庭纠纷、以及贯彻养老育...  相似文献   

20.
接管亲情是道德义务还是无因管理?法院能否为养育之恩定价?2008年新年前夕。这起一波三折的恩情官司,因原告撤诉而戏剧性地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