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写这本书的时候,人生风景或者说库存记忆在他的脑海中频频闪回,有些尘封往事,有些快要忘记的片段,都在字里行间被悄悄唤醒。老戏骨李立群在内地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李立群的人生风景》。这本书台湾版的原名叫《一个演员的库存记忆》,是他为台湾《PAR表演艺术》杂志开的专栏的结集。写这本书的时候,人生风景或者说库存记忆在他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2.
十样清物     
苗炜 《新民周刊》2022,(44):77-77
文激明的曾孙文震亨写过一本书叫《长物志》,讲的是怎么设计园林,怎么鉴赏器物,怎么才叫风雅,他要跟暴发户划清界线,“长物”就是身外之物。明代还有一本书叫《考梁事》,考楽这个词来自《诗经》,就是山里水边搭一个草屋,余事就是多余的事,讲的是书房里的清玩,怎么收藏书画,怎么玩香炉,怎么鉴赏瓶子。这两本书讲的都是风雅之事,题目取的是“长物”,是“余事”,身外之物,多余之事,相互对应上了。  相似文献   

3.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2,(36):91-91
《金大中自传》本书翻译自记录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生活和从政历程的《金大中自叙传》。金大中和平中心以他从2004年开始的41次口述录音和日记等为基础出版了该自传。本书全面回顾了金大中不懈斗争的过往岁月和绝不妥协的心路历程,他从偏居韩国西南一隅的荷衣岛少年,到走向当时的海  相似文献   

4.
苗炜 《新民周刊》2020,(1):93-93
2019年11月,中国有八所中医药大学被世界医药院校名录给除名了,其中包括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等。这条新闻背后的门道可不少。英国有一位历史学家叫罗伊·波特,他主编了《剑桥医学史》,还有一部著作叫《人类医学史》,被公认为现代医学通史中最好的一本,在这本《人类医学史》的引言中,罗伊·波特就直截了当地说,我非常抱歉,这本书专注的就是西方医学,因为西方医学所走过的路在文化上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新民周刊》2012,(48):91-91
《"水浒"识小录》这本书是王学泰先生关于《水浒》的最新思考。去年,他出版了《水浒·江湖——理解中国社会的另一条线索》,但限于体例与篇幅,王学泰仍然觉得言不尽意,于是就有了这本书。"识小录"采用了笔记的体例,成书之前,在《万象》上连载了有两三年之久,从朴刀、杆棒、武监、流  相似文献   

6.
萨特确实有一种乱伦意识。在自传《词语》中他直言不讳地说:“大约10岁时,我读了一本名为《横渡大西洋的客轮》的书,十分着迷。书中有一美国小男孩和他的妹妹,两人天真烂漫,彼此无猜。我总是把自己想象为这男孩,由此爱上小女孩贝蒂。很久以来我一直梦想着写一篇小说,写两个因迷路而平静地过着乱伦生活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初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一位女性作家,还是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先驱。她的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二性》创作于二十世纪中期女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本书一出版,即被称为"有史以来讨论女人的最健全、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还被称为西方妇女解放运动的"圣经"。本文以《一间自己的房间》和《第二性》这两部女性主义作品为例,旨在研究和比较两位女性作家的女性主义观点之异同,并着重归纳了两者的相似观点,从而为读者分析和了解伍尔夫和波伏娃的女性主义观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英 《新民周刊》2022,(27):38-49
写小说不过瘾就写剧本,写剧本还是不过瘾,怎么办呢?只好做导演了。因为被众多著名导演欣赏,找他合作,刘恒赢得了“中国第一编剧”的美誉。在文化圈里,刘恒是唯一的“三栖”存在:作家、编剧、导演。他留下了许多代表著作,比如《黑的雪》、《伏羲伏羲》、《虚证》、《白涡》、《天知地知》、《苍河白日梦》、《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小说;其中《天知地知》获首届鲁迅文学奖,《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获首届老舍文学奖。  相似文献   

9.
许雪萍 《新民周刊》2020,(17):95-95
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在我家里和她们秘密对话,了解她们的生命细节。利用周末读完了《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这本甫一出版便颇受好评的书,是真的好看。但用"好看"来定义对一本书的感受,好像显得草率了,想想应该是词不达意。《三种爱》写了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关于爱的生命故事。她们被作家张翎从法国的诺昂镇,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美国麻省的艾默斯特镇邀请到一本书来,而我通过阅读这本书,得以在这个暮春时节.  相似文献   

10.
《匈牙利文摘》1982年第6期介绍拉兹洛·久尔卡的《在历史背景下的人物速写》一书。该刊说这本书主要描述作为政治家的卡达尔,他的性格的某些基本特点。作者认为,卡达尔的根深蒂固的责任感是他生活的主要动力,而现实感是他的性格和人生哲学的本质。他有耐心和待人宽容,并随时为达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眼中的韩国形象》文平本书以美国人的视角,描述了美国人通过书籍、杂志、电视、新闻媒体和电影所获得的对韩国和韩国人的印象。作者坦承,他是在对韩国文化及历史认识尚不深刻的情况下撰写此书的,尽管韩、美两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联系颇为密切。本书概略地介绍...  相似文献   

12.
正本书叙述和分析了中美从对抗隔绝到关系正常化的发展进程,着重分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谈判过程中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交涉,以及美国的《与台湾关系法》的出台经过,比较详细地展示了双方的立场以及博弈过程,对于把握中美关系走向、理解台湾问题在中美关系中的地位以及其未来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尼古拉·马勒伯朗士(Nicolas Malebranche,1638—1715)是法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重要哲学家。他一生写了颇多的哲学著作,其中著名的有《真理的探求》、《论自然和神恩》、《基督教的和形而上学的沉思》、《论对于上帝的爱》以及《一个基督教哲学家和一个中国哲学家关于上帝本性和存在的谈话》等。马勒伯朗士在法国哲学史上是第一个完全用法语来写作的哲学家。近、现代国外很重视对他的研究,就法国来讲,二十世纪以来,各种流派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对他的哲学做了种种解释,出版了许多有关他的研究著作、文章,  相似文献   

14.
在这篇文章中,萨特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他的写作观点。作为一个主张对当代问题表态或采取行动的作家,他认为写作好比“开枪”,任何人写任何事都是有某种意图和针对性的,写作是为了暴露和改变世界的某一个方面,作者的选择恰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观点。什么是写作,为什么要写,写什么,怎样写,写给谁看,写出来会产生什么社会效果,……萨特在《什么是文学》一书.中,详尽地阐述了他对文学的目的、作用、方式、社会效果等问题的见解,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5.
论左拉     
从浪漫主义开始当左拉投身文学事业的时候,法国文学界正是在浪漫主义的影响之下,当时这个青年人最崇拜的作家是雨果和缪塞。他曾经试着写诗,但写得不好;于是他转而创作小说。他写了《给尼依的故事》(1864)、《克洛德的忏悔》(1865)。他在这两部初作中,想象比现实的成份多,抒情比叙述的意味更浓。青年左拉热烈主张用浪漫色彩去美化、装饰那个他后来称之为“充满疯狂和羞耻的奇异时代”。他在一封给友人的信中说:“现实是凄惨的,现实是可怕的;那么让我们用鲜花把它掩盖上吧。……你在回信中总是说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5月28日,由《欧洲研究》编辑部主办、中国欧洲学会英国研究分会和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协办的"英国大选及其影响"学术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行。会议邀请了商务部、外交部、中联部、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央党校、外交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等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英国大选及未来政治走向"、"英国大选与英国经济的未来"、"英  相似文献   

17.
首先,把《我们是<恶心>的继承者》原文翻译如下: 《恶心》刚出版的时候,我没读过(我当时十六岁,本可以读),而是稍后几年, (正好是)战争结束了才读的。很可能就是这本书,还有《诉讼》或《娜嘉》这两本书对我产生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力量,促使我自己也开始写起小说来了。  相似文献   

18.
读家     
《新民周刊》2012,(33):18-21
环球热点A英国《七年》启示录央视9套纪录频道日前播出的系列英国纪录片《七年》(49Up,又译:49未知天命),以独特的视角和长达49年的拍摄历程,引发不少中国观众的关注。该片以7年为一个单位,用影像写下14个英国普通孩子的"时间简史"。几十年前,导演迈克尔·艾普泰德对英国等级制度产生了兴趣,他想知道,富  相似文献   

19.
古文辞的美     
苗炜 《新民周刊》2022,(36):77-77
这次我想介绍一本书,叫《国文课》,副标题是“中国文脉十五讲”。作者徐晋如开篇就说,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正是新文化运动断了中国的文脉。《国文课》从《诗经》讲到李杜,讲到宋词。作者说,“我认为骈文是中国文字运用到了极致的产物,是汉语之美的最终极体现,因此骈文应该有比古文更高的文学价值,更应该被看作是中国文章的正宗”。  相似文献   

20.
《曼侬·雷斯戈》是十八世纪著名法国作家普沃·德·艾克齐尔的代表作品。若干年前,程青同志把它译成中文,嘱我写一篇序。我在先读为快之余,写了几句介绍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后来程青同志听说有人已在翻译此书,自己的译稿就未送出版社出版,我这篇序也随之搁置多年。去年五月偶遇《法国研究》的编辑同志们。谈及此事,他们挺感兴趣,嘱我寄交《法国研究》。于是,“序”终于起了介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