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8 毫秒
1.
大别山野生兰花引种栽培研究初探■姜年俊张勤兰花是名贵的观赏植物,古人云:“果之橄榄、书之骚、草之兰,可称三绝。”兰花素有“花之君子”、“空谷佳人”等美誉,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为我国传统名花之一。兰花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花草,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是畅销...  相似文献   

2.
去年初,福建漳州召开了首届海峡两岸花卉博览会,从会上传来消息说,台商刘景荣先生的“墨兰水晶”获得国兰一等奖,“白花红心卡特兰”获得洋兰一等奖。这次获得一等奖的兰花一共只有4盆,而刘先生一人就占了一半。这消息让人叹服他“玩”兰的功夫,更让人对这位养兰人产生好奇心,于是我们走访了他的兰花培养场。车子开到厦门杏林区东孚镇洪塘村地界,拐到旁边一条蜿蜒的土路上,没几分钟就停在了景堂兰花培养场内。真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如果不是有人指路,很难寻找到这幽深所在。眼前是10亩左右的大棚,大棚下盆盆碧叶修长的兰花齐…  相似文献   

3.
兰溪“溪以兰名,邑以溪名”。兰江两岸盛植兰花,兰香盈盈,遍地滴翠。山水、人文处处透兰香,时时溢清芬。兰溪曾留下“兰花十里照春水,山鸟无声香自幽”等脍炙人口的诗句。兰溪人有一种爱兰、养兰、种兰的“兰荫情结”。  相似文献   

4.
近期从《中国兰花》杂志获悉,95岁高龄的张学良先生和他的夫人赵四小姐,托人将一盆台湾线艺兰“爱国艺”赠送给江泽民总书记,深得海峡两岸各界人士的赞赏。 “爱国艺”是台湾13种线艺兰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之一。耄耋之年的爱国将领张学良一生酷爱兰花,  相似文献   

5.
兰花叶姿优雅,花色洁白,香气飘溢,具有“王者之香”的美称。我国人民素爱兰花,台湾省以优良的地理环境盛产兰花,闻名于世界。其中兰屿以出产”二花而得名,这里的产品最为名贵,埔里镇为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兰花培育基地、各样的品种都有。兰花的产地分为两个区域带:一个区域带分布在恒春、台东、绿岛和兰屿,另一个在小兰屿。兰花的品种有一百多个,其中有蝴蝶兰、石料兰、一叶兰、金钱兰、素心兰、报岁兰、龙华兰、松叶兰、四季兰、剑兰、春兰等等佳品。而蝴蝶又为佳品中的珍品,成为世界名花,在第三届国际花卉展览会上被评为“群…  相似文献   

6.
李永辉 《今日民族》2001,(12):27-29
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有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养兰名家———李映龙。从1995年开始,他年年携兰参加一年一度的中国兰花博览会而成为国内获奖最多的个人。他精心营造的私家兰苑———碧龙兰苑,现已成为国内首家集兰花培植、观赏、兰文化展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兰文化大观园。今年9月中旬,他到北京参加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机关书画会、中国文联办公厅、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书画报社、国际中国书画家交流促进会、中国科学技术文化城筹委会共同主办,国际中国书画博览会承办的“伟大丰碑全国书画艺术展暨碧龙兰苑兰文…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3,(4):11-11
3月9日,2013台湾国际兰展在台南市后壁区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开幕。今年兰展以“绽放璀璨·无限可能”为主题,将数以万计的兰花搭配灯光、香气,营造出以往不同的氛围,让空谷幽兰绽放美丽色彩。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生长在台湾高冷山区的植物,叫“一叶兰”,只一朵花、一片叶子,植株虽小,却能耐恶劣气候,开出美丽的花朵。 在台湾,有一群丧偶的妇女,就像这小小的“一叶兰”。她们虽然顿失生命中的支柱,但是,悲痛之余,她们不仅依然撑起家庭重担,拉扯孩子成人;而且,还试图帮助遭遇相同的妇女,互相扶持,互相慰藉,共同走向希望。去年4月底,台湾妇女田在华、黄淑卿等人创办了丧偶妇女自己的组织——“一叶兰联谊  相似文献   

9.
黄翔 《两岸关系》2009,(5):60-60
“‘欢乐海峡、爱在福建’海西旅游年”活动4月6日在福州启动。“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到台湾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从空中飞,也可以从海上走,我们针对不同游客的需求设计了6条台湾游的线路,市民反映很好。”活动启动仪式现场,福建省中国旅行社总经理滕丽英在人头攒动的台湾游宣传点前这样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正> 只因没有脱俗,我未免常常附庸风雅,但内心推崇“为人简且静,涉艺博求精”这种境地,却是真的。闲暇时分,就爱莳点花,弄点草。我自知养花不易,付诸一番苦心也未必有好的结果,反把心情染成灰色的了。因而时常爱种的东西往往是文竹、兰花、吊兰之类。这些尤物在有些人看来“好养”、“太贱”,而我不敢亵渎花事,更不敢怠慢凌波仙子的使者,在感叹人的嘴巴太毒之下,总常常纠正为,不是好养是其适应性特强,不是太贱是其生命力旺盛。其  相似文献   

11.
被称为中国国粹之一的京剧,在台湾省叫作“平剧”或“正音”,也尊称为“国剧”。这是祖国大陆最早传入台湾的剧种。 京剧传入台湾,至今已有300多年。早在17世纪前期,即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期间,有位福建南安人叫何斌,他原是跟随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到台湾从事开发工作的,后又在台湾当通事(即翻译)。当时何斌曾从祖国大陆聘请京剧戏班,到台湾演出祖国传统的戏剧节目。  相似文献   

12.
迪庆州的维西县是有名的兰花之乡,但现在提起兰花,有的维西老百姓却说“山上的兰花已经没有城里的多了”。近几年来,维西的兰花交易者大多为城镇居民,世居山中的少数民族群众已很难觅到过去漫山遍野的野生兰了,这种状况实在让人痛心。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兰花市场行情看涨。由于维西兰花品质较好,资源丰富,加上老百姓缺乏对兰花潜在价值的认识,大量的外地兰商涌入维西,以购买野生兰花为主,然后销往外地或经人驯养以牟暴利。由于维西兰花资源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上山采寻较为容易,少数民族群众家庭驯养兰花者极少,都是直接从山…  相似文献   

13.
图说宝岛     
《台声》2018,(6)
正石碇鳄鱼岛绝美秘境台湾新北市石碇区永安、格头二里位处翡翠水库集水区,永安有千岛湖景致,格头鳄鱼岛秘境,成为近5年部落格、脸书、IG等网络社群另类新景点,假日总有许多游客上山一睹这只超大鳄鱼。2018台湾国际兰展重现王羲之兰亭集序场景2018台湾国际兰展从3月3日起至3月12日在台湾兰花生物科技园区登场。台湾国际兰展活动已迈入第14年,今年兰展以"兰亭荟萃·以兰  相似文献   

14.
自光绪二年(1876年),刑部侍郎袁保恒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至光绪十一年(1885年),钦差大臣、督办福建军务的左宗棠再奏“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最终实现台湾建省——晚清台湾建省历程人们都非常熟悉,学界也有很好的研究。但人们并不清楚,清代前期曾有康熙六十年平台将领蓝鼎元“易台湾总兵而设提督”、雍正末年台湾知府沈起元“台湾道行巡抚职权”和乾隆二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吴金首倡台湾建省之议。  相似文献   

15.
罗小平 《台声》2000,(6):44-45
建阳市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南麓 ,自宋代以来 ,这里刻书作坊林立 ,名家辈出 ,居民多以刻书为业 ,所刻之书种类、数量均居福建之首 ,成为宋代中国三大印刷中心之一 ,并以“图书之府”之誉蜚声海内外 ,近在咫尺的台湾也因此闻得“书香”。中国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代 ,宋代进入繁荣时期 ,各地官、私刻坊林立。在众多的私刻雕版中 ,以福建、四川、浙江三省最为著名 ,浙江临安 (今杭州 )的刻本称“选本” ,四川成都的刻本称“蜀本” ,福建的刻本称“建本” ,三地刻书各具特色 ,并称全国三大印刷中心。福建“建本”的产地在享有“理学名邦”、“南闽阙…  相似文献   

16.
河南与台湾有着深厚的渊源,台湾人民和中原儿女人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台湾的“河洛郎”是历史上三次大迁徙中由河南经福建再到台湾的。历史上有很多在台湾的河南乡亲,如清朝台北知府陈星聚、凤山知县曹谨等,生前身后都享有盛誉。“中原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也是台湾的“根文化”。  相似文献   

17.
“出草”:一个猎头习俗的文学社会学旅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草”猎人头,是一种消逝了的先民习俗,并非台湾原住民独有,但对“出草”的书写,却是台湾近代以来活生生的文化载体。“出草”在战后台湾文学中被呈现的面容,或诉说了几百年间原住民族的生存、抗争历史;或寄托着知识者缘少数族群问题进行的社会批判与反省,甚而,对萎弱的现代人格之出路的想象;或在当代意识形态与文化消费的背景下,成为某些主流论述——譬如多元文化主义——的注脚。本文追寻“出草”的文学旅程,一以探求战后知识者响应其时代、探寻思想出路的多重样貌;一以理解台湾的文化生态与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18.
林涌 《人民公安》2023,(22):57-57
兰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受欢迎的植物之一,以其高雅、清高、高洁、高贵的身份,被视为花中的贵族。历史上,喜爱画兰的文人雅士众多。明朝周天球善画兰,喜欢用淡墨,得宋末画家郑思肖风格;同时期的画家马守真善画兰,用笔滋润恬雅,富有风致;清代郑板桥更是画兰、竹高手。到了近现代,画兰名家有陈师曾、张大千、诸乐三、陈少梅、溥松窗、董寿平、孙其峰等,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水墨语言创作出了颇具时代特性的兰花作品,传统功力深厚,笔墨苍劲老辣,反映出兰花典雅高洁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海峡水浅,闽台缘深”,闽台密切的侨缘关系从早期福建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跨越海峡到台湾,再漂洋过海到南洋诸国开始,形成了南洋的侨亲与福建和台湾的族亲的血缘亲情关系,是台湾族亲与福建族亲共同的“侨”。  相似文献   

20.
李小健 《中国人大》2014,(15):41-42
福建和台湾同为祖国重要组成部分,彼此一衣带水,关系源远流长。人们常常以“五缘”概而言之,即“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这种天然的优势,使福建与台湾在经贸合作等各方面走得更近,联系也更为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