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党的十五大对21世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的全面确定,由邓小平所确立的作为社会主义“二次革命”的改革和开放全面走向深入,中国社会主义也随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回顾社会主义实践历史,从马克思的“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到列宁“新经济政策”之“攻克国际资本主义旅顺口要塞”①战略,再到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呈现出“世界历史发展:一般规律与民族道路”、“现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历史辩证法的客体与主体向度”、“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三个层次的理论范围、内容…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确立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世界历史发展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立体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走过了55年的历史。如何才能立体地认识这条道路的必然性、正确性和一些重要规律?有比较才能鉴别。只有进行多维的、立体的比较,方可认识“庐山”真面目。纵向比较中国道路的必然选择首先进行中国本身的历史比较。毛泽东说过:“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只有进行历史的比较分析,才能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脱  相似文献   

4.
王中人 《唯实》2001,(9):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5.
王中人 《唯实》2001,4(8):115-119
20世纪初的世界图景,按其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可依次划分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与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大分裂、帝国主义体系内部的大分裂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大分裂这样三个时段.与之相对应,中国先后经历了选择资本主义道路,怀疑、否定资本主义道路和选择、确立社会主义道路这样三个阶段.中国最终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不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6.
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是正确的选择如果现在来搞私有化.走资本主义道路.必然天下大乱.给中国带来深重的灾难现在之所以存在“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模糊认识。一个主要原因是不了解两者在不同历史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时间差”一是两者在起点的“时间差”即我国比西方发达国家晚起步二、三百年。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大  相似文献   

7.
《求实》2014,(5)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就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如何理解中国道路?如何认识中国道路与中国梦的关系?从历史维度、实践维度、世界维度、未来维度解读中国道路的必然性、正确性、优越性、引领性,以加深人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进一步增强道路自觉和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历史过程。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具有客观必然性与合理性的正确选择。这条道路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涵:“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条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体现了时代进步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具有巨大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内涵所谓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 ,按邓小平自己的话解释 ,就是“要适合中国情况 ,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任何一种理论形态 ,都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产生的 ,既然这条道路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的 ,又是时代、实践、历史经验的产物 ,因而它必然展示出特有的思想内涵。首先 ,中国式的现代化 ,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 ,而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1 979年 3月邓小平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 ,针对社会上一股“西化”(即走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 )、否定社会主义的思潮 ,就明确指出 :“为了实现四个现…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一切物质的运动过程,受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及其依赖的客观条件所决定,都具有某种一定不变的基本秩序,即规律性。任何社会制度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到底是受相关事物发展规律决定的。因此,解决社会主义信念问题,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也不能拘泥于“本本”上的结论。必须努力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正确解决社会主义信念问题的钥匙。 一、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要回答这个问题,显然不能仅仅说是由于社会主义比…  相似文献   

11.
儒家是一种仁爱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道家是一种超人类中心主义的无为主义生态伦理观,佛家是一种破妄型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观.这三种生态伦理观对全面深刻地认识当代持三种不同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即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反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和超人类中心主义立场的生态伦理学说,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供借鉴的、极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2.
作者的创意不是以什么方式才能被读者把握,而是在什么意义上理解才是对作者创意的重现.没有一种理解是对作者创意的彻底的、最终的理解.理解总是以预设前见为背景,最大程度的理解仍是最小程度的误解.只有通过理解的整体性与理想性,将文本置于社会共有的视阈中,才能克服阅读/理解中的相对主义.  相似文献   

13.
官箴概念的产生时代即非西周,也非唐代,而应是东汉。对官箴概念的内涵,应着重从规诫对象和内容、功能等方面的结合上加以把握,不可偏废。要以历史主义的态度客观审视和对待官箴文体的发展和流变,充分尊重不同文体各自的特点和边界,力避实用主义地把其它文体的文献阑入其中。至于目标文献是与非是的鉴别,必须在严格把握对象上的明确的指向性和内容上的明确的规诫性的前提下,本着因时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作出具体的判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必然受到全球化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全球化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加大了改革开放的难度和风险。全球化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彰显,也给两制关系的处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全球化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渐成国际社会的一股潮流,有利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但发达国家转嫁危机的做法及“明的冲突”、“中国威胁论”等思潮的出现,对中国现代化目标的实现也构成了严重的阻碍。面对全球化的影响,我们必须树立经济、政治、社会“三位一体”的全新观念,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政治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5.
城乡不平等是指我国农民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社会、经济、法律等方面享有不对等的待遇和权益。这种城乡不平等的现状具体表现为: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剥夺了农民迁徙和居庄的自由;农民承受着不该由他们承担的重负;长期存在的“剪刀差”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社会保障制度只面向城市居民,而农民则被长期排斥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在城市建设用地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城市剥夺农村的现象。这种城乡不平等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历史根源、经济根源和具体制度的根源等。为此,要消除城乡的不平等就必须树立城乡平等理念,并对重城轻乡的政策走向予以调整;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迁徙流动和选择住所的权利;要从体制上解决农民负担沉重的问题;把农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民构建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切实加大国家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6.
生态生产力理论是生态危机催生下的生产力研究中新的理论课题。生态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以这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学者们对生态生产力的本质内涵、基本特点、结构与功能、发展的基本规律、实践途径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其研究逐渐深入化、系统化。然而对于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其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生态生产力概念界定不统一,生态生产力的理论定位不清等,弄清这些问题是生态生产力理论科学、健康发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平等作为西方国家行政官员的一个重要德性,是指行政官员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只拥有法定的权力和权利,不享有也不该享有特殊的权力和权利,即特权.行政官员是否拥有这一平等德性对于他们是否能够道德地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战略任务。中国之所以适宜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因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政治基础;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与中国思维方式的一致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文化基础;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及宣传普及的实践和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必须千方百计扩大非种植业就业,必须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用税收限制过高收入,必须大力促进机会平等的竞争,必须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  相似文献   

20.
从启蒙思想家的理智性宗教到黑格尔的理性宗教再到马克思对宗教的解构,宗教批判图式经历了从知性、理性再到实践的深度延展。启蒙思想家和黑格尔对宗教之批判仍停驻于观念的王国中,费尔巴哈使批判从天国下降到尘世,实现了神学世俗化之还原,马克思以生产实践为解读依据,通过对宗教奥秘的经济学解码,敞开了被宗教遮蔽的历史内容,完成了宗教批判的实践转向。启蒙对宗教采取知性形而上学之批判方法,规避了宗教中飘忽不定的非理性要素,避居于理智之无可辩驳、永恒的自然法则中,建立了理智性宗教。黑格尔站在理性辩证批判之立场上,从宗教中汲取了人性最深刻的灵感和富源,克服了理智性宗教的道德缺位,把全部理智力量和道德力量扩展到上帝的概念中,使神学置于绝对理性辩证演化之下,建立了真正的理性宗教。马克思在实践基础上廓清了宗教史上对宗教本质的迷雾般幻象,以经济科学为依据,深度解读了经济异化与宗教异化之间的隐秘链接,显示了历史决定论的方法论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