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吴鹏祎 《法制与社会》2010,(30):293-293
法律正义在中外自古都是一个高度抽象、有着丰富涵义的词汇,它以一定的法律价值给予说明。"正义"虽然也是法律的价值,但它是对作为正义标准的法律价值进行辩证综合后的抽象性价值。与作为法律正义标准的各个法律价值相比,"正义"是更高层次的价值。法学界通常把法律的正义价值与作为法律正义标准的各个法律价值作同位概念看待,这是一种概念使用上的逻辑错误,"公平"与"正义"并用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论法律正义的成因和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旺生 《法学评论》2004,22(1):36-41
法律正义的主要成因在于法需要有正义的进入 ,需要以正义作为一种基本的价值目标 ,以导引法和法治在其基本路向上达致比较理想的境况 ,使社会主体从法律秩序中获得正当利益。而法一经以正义为基本价值目标 ,其本身转化为法律正义 ,法的规格和精神品格便也因之而升华。正义是检视或评判法之良恶优劣的无以阙失的标准。正义之中包含大量具有普遍真理意义的规范。在法中摒弃或作贱正义 ,便会使法沦为恶法或劣法。正义观念是促进法的进步性的变革的经常性力量。正义也是法之阙失的一个重要弥补力量。法律正义注重以富有理性的方式实现其价值 ,注重建立富有理性的社会制度特别是社会资源配置制度 ,注重在权利义务分配机制、经济机会、社会生存和发展条件方面确立、维护并保障实行正义的制度。这是正义的主题 ,也是实现法律正义的主题。法治如若漠视以社会正义或分配正义为其精神中枢 ,就易于甚至必然会蜕变为精巧的、层次更高的专制暴政。实现法律正义价值 ,也需要注重形成和实施合乎理性的补偿制度和处罚制度。法律正义的实现 ,在中国与法治国家之建设有着无可阻碍的关联。这种关联首先渊源于法和正义的天然联系。现代法治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正义之治 ,就是以充分体现正义的良法美制所实行的治理。  相似文献   

3.
法律正义与法律价值之关系辨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法律正义在中外自古都是一个高度抽象、有着丰富涵义的词汇,它以一定的法律价值给予说明."正义"虽然也是法律的价值,但它是对作为正义标准的法律价值进行辩证综合后的抽象性价值.与作为法律正义标准的各个法律价值相比,"正义"是更高层次的价值.法学界通常把法律的正义价值与作为法律正义标准的各个法律价值作同位概念看待,这是一种概念使用上的逻辑错误,"公平"与"正义"并用就是如此."公平正义"虽然在概念使用上没有逻辑错误,但这容易导致唯"公平"才"正义"的误读.  相似文献   

4.
城市环境趋向好转,农村环境不断恶化这种二元趋势的凸现,提出了我国的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不仅与我国城市中心主义环境法制有关,更与我国农民实质自由严重匮缺相联系。走向城乡环境正义,不仅要消解我国环境法制中的城市中心主义,更要实现城乡居民在政治、经济与社会权利上的平等,并对农民权利实现的保障机制作出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然而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影响其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指出为保护农村环境,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6.
环境正义注重社会成员之间环境利益和负担的公平分配。城市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制度从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两个方面实现了环境正义价值。由于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价值观念的滞后。公众参与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法律实践还存在立法模糊、配套制度不完善、公众与行政机关之间地位不平等等缺陷。因此,公众参与制度应当建立以环境正义价值为主导的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之上转变法律价值观念,提高立法层次,完善参与要素,搭建配套的法律制度。以推动环境民主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城镇化,是我国新农村建设推进的必然趋势,它缩小了城乡差距,带动了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对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理性对待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环境治理,树立农村环保法治理念,考察农村环境法律保护之现状,深入分析农村环境法律保护的问题之所在,从而探究切合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法律制度安排,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即本文意旨之所在。  相似文献   

8.
环境正义运动和理论起源于美国,对美国环境立法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国际上也存在一种环境正义运动,这种运动的理念要求南北国家之间在履行相应的环境保护义务方面实现一种平衡。美国2004年双边投资协定范本和NAFTA第11章中关于环境保护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环境正义的要求,但远未达到国家间特别是南北国家间的环境正义和公平。  相似文献   

9.
程龙 《行政与法》2010,(6):101-103
在现代法律文明之中,程序承载着对于法治、自由、人权等价值目标的功能意义;而程序正义作为一种法律理性价值在公共领域的应用,保障着公民的平等自由,同时也是公民诉讼权利实现的前提之一。在这种意义上,程序正义可以说是现代法律文明的理性价值之渊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的日益改善的同时,农村的环境却日趋恶化。农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正在遭受越来越严重的威胁。城乡之间的环境不公现状已经成为阻碍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障碍,如何通过完善现有环境保护法律,遏制污染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实现城乡环境公平是今后环境保护立法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小城镇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当加快小城镇环境污染集中治理步伐,并实现污染集中治理市场化目标。在市场化过程中,原来的政府和排污企业单一的双方法律关系转变为政府、污染集中治理设施与排污企业三方的多重法律关系,面对法律关系主体和法律关系内容发生转变,现行的与环境污染防治相关的法律制度应当做出适当的调整。本文针对小城镇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制度、三同时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调整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魏月霞 《行政与法》2010,(11):102-104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权利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环境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这表明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民环境权的保护仍存在不足,须认真进行反思,探索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Order comes first in legal values, while laws should maintain the consistency and stability of order. The proposed China's environmental code (Code) shall restate the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legal norms and optimize the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legal ord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bilizing the legal order, common regulations of General Part of the Code should connect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the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laws, determine the legal values of the Code-governing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the foundation and basic framework for each subsequent part of the Code. Therefore, common regulations of the Code should recognize and support the constitution order and bolster the emerging eco-environment legal order relating to the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ey should be coherent, value-orientated, and independent, inheriting the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prevai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RC) and other specific environmental laws, and developing the applicable norms. Specifically, consistently with the legislative purposes, the Code common regulations should recognize the objectives of construction of eco-civilization and pursuit of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is pursuit should be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hould be redefined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ecological value and overall ecological order; the clause on basic environmental obligations and the clause on citizens' environmental rights should be defined with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as the main thread and the multi-player legal relationship as the framework; and 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bligations should be preliminarily delivered with three clauses: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nancial support, environmental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global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4.
论环境标准的法律地位——对主流观点的反思与补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朝霞 《行政与法》2008,(1):107-112
环境标准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规范,也不同于环境标准法律制度。从形式上看,它无构成法律规范所需的完整结构,也无独立的法律效力,故其属性只可属于行政规范性文件,而不应归于环境法的渊源,但环境标准可经法律规范的援引而成为构成该规范的“条件假设”或“行为模式”的组成部分。从而才被赋予相应的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在裁判实践中,环境标准可作为判断环境行为违法与否的法律事实——“超标”或“这标”的依据,但不能单独作为环境行为是否违法的判断准则,违法与否还必须结合相关法律规范的具体规定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即达标不一定合法,超标也并不必然违法。  相似文献   

15.
刘敏 《法学论坛》2006,21(2):22-27
传统法律是建立在以人为主体的、以人类利益为中心的理念之上,人的权益是法律保护的核心。在迄今为止的所有法律中,环境始终处于客体的地位。为了人类不被毁灭,就必须放弃人的生存优先于环境系统存在的观念,赋予环境法律上的地位,把创建人与环境同构法作为在法律上解决人与环境问题的终极目标,实现人与环境的最终同构。同构法建立的主要途径,一是要扩展法律主体,赋予环境“法律人”的地位,使其具有主体资格并以平等的地位与人类签订契约;二是完善诉讼参加人制度,通过创建环境诉讼法的方式,让环境作为诉讼当事人或者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  相似文献   

16.
法律价值冲突曾经对我国的和谐发展产生过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城乡发展不平衡与“公平”、“效率”间的价值冲突有关,地区发展不平衡与“自由”、“平等”间的价值冲突有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与“人权”、“秩序”间的价值冲突有关。妥善协调法律价值冲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法律价值冲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是由法律的本质特征决定的,又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建设法治的历史环境以及制度选择密切相关。妥善协调法律价值冲突,应遵循以人为本、相对位阶、化解冲突和多元适用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尤为突出,其现状已不容乐观。从法律角度分析,造成我国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现状的原因既包括立法层面,也包括执法和司法层面。立法层面表现为,农村环境立法的不完善导致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无法可依;执法层面表现为,农村环境执法的不力客观上放纵了环境污染行为,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加剧;司法层面表现为,环境案件的久拖不决以及不公正的处理结果使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失去强有力的司法保障。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必须完善我国农村环境立法,强化农村环境执法以及加强对农村环境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18.
夏锦文 《法学论坛》2005,20(2):18-23
法律职业化与司法现代化的共同理论语境是现代性理论 ,共同实践背景是法制现代化运动。法律职业化意味着一个经过法学理论熏陶和法律知识传授之法律职业家共同体的形成 ,这个职业家共同体共享法律价值并娴熟于法律技能。司法现代化作为法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倡导并通过现代司法制度确认司法独立、程序正义、程序效率等基本价值准则。法律职业化与司法现代化之间的理论关联可以从法律与经济关系、司法独立与程序正义、司法制度资源供给与分享、法律作为科学学科和知识体系、司法效率实现等多种维度进行分析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