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乡村振兴战略对广大基层领导干部在新时代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要优化保障基层干部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基层干部选任标准和考核培养机制,建立健全基层干部激励关怀机制,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2.
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是新时期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源头工程",是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巩固党的基层政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战略措施,是新形势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各级组织部门应当在统一选调思想、改进选拔方法、强化对选调生的基层锻炼和加强对选调生的领导与管理四个方面着手,促进选调生的健康稳健成长,推动选调生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通过对四川省三个地区的调查发现,在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社区)“两委”换届后,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各地区之间还是存一定差异。与此同时,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中还存在待遇保障和奖惩激励不足、权力赋予与责任承担失衡、资源调动和人员配置低效、文山会海与务虚事务繁多等问题,亟须提高待遇保障,强化奖惩激励;赋权增能提效,落实容错纠错;资源下沉强基,人岗匹配增效;减少形式主义,增强为民实效,从而建设高素质的现代化基层干部队伍,使其敢担当、有作为、出实效。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升广大基层干部的公共服务动机、保持基层干部在一线的服务热情和动力,是新时代公共管理实践中一个迫切且现实的重要议题。棘手问题挑战作为锻炼与培养基层干部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其公共服务动机的路径之一。为了验证两者关系,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究了不同类型棘手问题对基层公共管理者公共服务动机的影响以及公共价值偏好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棘手问题挑战正向影响公共服务动机,公共价值偏好正向调节了两者关系,外源性棘手问题对公共服务动机的促进作用更强,公共价值偏好对内源性棘手问题的调节效应更明显。研究结论对保持和激励基层公共管理者的公共服务动机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立企业家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理论上讲,要解决好监督可与激励的关系。从实际情况看,企业家制度应包括企业家的选拔制度、使用制度、竞争淘汰制度及生成培养制度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利川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强化选拔、培训、激励、管理等有效措施,培养造就了一支素质较高、能力较强、相对稳定的村党支部书记队伍。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在企事业单位,作为各项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执行者的基层干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某些工作的成败,这就使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提高培训效果、提升干部整体队伍素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基层干部培训的效果,为企业发展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呢?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一、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提高基层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的制度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缺乏相关的考核激励制度,其直接后果一是培训人员开…  相似文献   

8.
王文学 《工会论坛》2004,10(4):85-85
职称评聘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重要措施之一 ,是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激励的一种手段。职称评聘工作主要有促进人才选拔培养、正确导向和激励、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竞争意识、调节人才队伍结构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小企业人才管理方面的缺失,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屏障:中小企业在人才选拔上有一定盲目性;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员工培训、薪酬待遇等方面欠缺有效机制;中小企业领导素质有待提升。中小企业应选择合适的方法选拔合适的人才;要善用情感激励、荣誉激励、物质激励和事业激励;提升领导者的战略意识、文化素质及政治素养。以此推动中小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生力军。随着非公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瓶颈制约了非公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本文试对非公经济组织人才引进、培养、评价、选拔、激励存在的政策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些政策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道德领导力是最深刻、最持久、最触动人心的领导力。基层干部作为党政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领导力结构主要包括追求理想,敢于担当;以民为本,深入基层;率先垂范,务实清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提升基层干部道德领导力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主要措施有完善选任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健全考核体系,科学公正考评;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岗位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勤廉自律;注重培养关心,形成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对巩固和壮大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提高办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存在着领军人物缺乏、培养选拔机制不完善、缺少评价体系等问题。推进重点人物重点培养和分层培养,健全培养、选拔、使用和举荐机制,制定科学的履职考核及激励办法,为党外代表人士脱颖而出搭建平台,是当前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我国各地各部门不断加大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一系列高层次人才专项工程,既有效地激励了高层次人才,又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人才。  相似文献   

14.
道德领导力是最深刻、最持久、最触动人心的领导力影响因素。基层干部作为党政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常态下,其道德领导力结构主要包括追求理想,敢于担当;以民为本,深入基层;率先垂范,务实清廉;爱岗敬业、开拓创新。提升基层干部道德领导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主要措施有完善选任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健全考核体系,科学公正考评;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完善制度法规,加强岗位监督;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勤廉自律;注重培养关心,形成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党外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培养和输出党外干部的重要源头,其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结合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31所高校统战部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阐述了加强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的重要性和新时期高校党外干部的特点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培养选拔高校党外干部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今后培养选拔高校党外干部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按照这一要求,宜城市委改革创新,着力推行四个转变,促进党内关爱帮扶工作深入健康开展。  相似文献   

17.
体制、机制决定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要培养石油企业急需的新经济时代高技能人才,必须从健全高技能人才工作体制着手,着重完善高技能人才的使用、选拔、激励三项机制,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必须遵循高技能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通过技能鉴定、岗位练兵、技术比赛、人才评聘四项基础,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搭建广阔的舞台和成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做好高校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基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而高校历来是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源头,因此.做好高校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至关重要。面对高校培养选拔党外干部中出现的问题,要积极探索其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党的统一战线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乡镇是最基层的政权组织,乡镇党政“一把手”是我们党执政的前沿“指挥官”,直接关系到我国基层政权的稳定。按照十八大报告“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要求,顺应当前深化经济社会改革发展新形势,应建立健全选拔培养、考核激励、监督管理相配套的工作机制,着力加强乡镇党政“一把手”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0.
将管理学的先进理念引入公安人才建设,是队伍建设的重大课题。分析管理学的几个效应对人才认知、培养、选拔、使用、牵引和激励等方面的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公安队伍建设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