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大学时,我们用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的写作训练。导语是什么?导语就是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提炼最核心的东西。在你的导语当中,尤其文字的书写,讲究五个W应该是全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1987年,我大三,用五个W的写作模式,一个非常精炼的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白岩松老师今天下午一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上了5个小时的课。"我一直以为这是金科玉律,但是过去这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相当多的新闻导语的时候,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导语,不再是五个W完整的导语,而变成了  相似文献   

2.
世纪转型期的现代新闻传播对受众的关注,直接影响着新闻写作的发展趋向。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新闻导语写作对受众审美心理的关注表现各异。作为新闻与美学的交叉视野,这种对受众审美的关注越来越引起新闻传媒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张彩霞 《求索》2011,(11):214-216
论文从语言学与新闻学交叉研究的视角,根据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新闻语境的概念及分类进行研究;并对新闻语境的动态生成规律做了深入地探讨,提出新闻语境“是辨证的、交叉的和动态的”;进而研究了新闻语境的“场”效应的理论。在此基础上,论文还对中美新闻语境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研讨了全球化时代我国如何运用新闻语境增强新闻传播效果的论题。  相似文献   

4.
导,即导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力争做到新颖独特,切不可随意;导语要简短凝练,切不可冗长占去许多时间;语音要抑扬顿挫,语速要缓急适中,具有节奏感、美感;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导语方式有开门见山式、复习巩固式、漫画式、问题式、歌曲式、故事式,新闻式等等。设,即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新、趣、近、情的特点。"新"指新颖,具有时代感,如最近发生的事件,尽量避免用  相似文献   

5.
聚合新闻是否侵权,需判断在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的系统缓存上存储其他新闻网站文章的导语或"缩略图"是否构成侵权,以及其使用的深度链接是否构成侵权。鉴于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的上述行为是其发挥搜索引擎功能必不可少的要件,且聚合新闻服务提供商还采取了网络上通用的"robots.txt"文件等技术手段,其行为也符合"默示许可"和"转化性"使用等标准,应认为上述行为属于版权法合理使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文章认为,案例消息导语具有事件性强、悬念性强、时效性不强的特点。一般有叙述式导语、结果式导语、悬念式导语、概述式导语、评论式导语、背景式导语等六种基本写法,并对这些写法举例进行了论述。文章还对案例消息导语写作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公安研究》2010,(9):91-92
陈历幸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2期撰文认为,关于政策与法律在制定主体和程序、文件形式、调整和适用范围以及稳定性等方面存在差异性的观点均存在若干难以克服的缺陷。政策与法律都是由数量众多的语句所组成的,只有特定的规范性语句才能成为法律规范,政策中语句的语句类型则没有限制,从语句逻辑类型的角度,  相似文献   

8.
我国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语言学规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语词的模糊性为现行法律体系提供了自我延展的空间,同时也导致法律本身的不明确性。为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立法机关在起草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应当防止偏见,谨守语词的平白意义,并深切考量语词、语句和语境的关联性。上述要求共同构成我国法律文本中模糊语词运用的语言学规则,但这些规则仅构成一种指导性规则,而非强制性规则。  相似文献   

9.
阅读报纸或听广播,其中有些新闻看了标题或听了导语后,就被深深吸引,感到非看或非听不可;而另一些作品却引不起兴趣,以致不愿多看或多听。这是什么原因?除了写作技巧等因素外,采访得法便是成功的起点。凡有人存在的地方,都有心理现象。采访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正是采访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它是新闻采访学与心理学、社会学相交叉的一门很值得探讨的边缘科学。  相似文献   

10.
深深海峡情     
在我的旧文件夹中,有一份珍藏30年的《中国新闻》,其中《故乡的怀念》一文是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发表时我在江苏无锡市各界人士座谈会上的发言稿改写而成,后来被中新社收入《海峡有限情无限》一书。文中那寄托着绵延多少岁月思念之情的语句——“有时,我觉得故乡离我那么远,因为与她来往断绝,音讯不通已30年;  相似文献   

11.
课堂导语的三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导语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能否处理好这一环节。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影响。如何讲好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导语呢? 1.内容上,要承上启下。课堂导语的直接目的在于引出该课时的教学内容。好的导语必须能成为联结新旧知识的桥梁,通过它学生可以把握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知识间的逻辑层次及整体结构。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导语时,首先要挖掘新旧知识的内在逻辑,使导语导在点子上,让学生有顺理成章的感觉。要切忌无的放矢,使学生莫  相似文献   

12.
彝语社会语言学研究概况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彝族社会语言学研究分为起步阶段和初步发展阶段。70年代以来,广大学者注重把族的历史文化与语言相结合,拓宽族语言研究领域,取得显著实绩,促进了社会语言学和民族语言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导语:都市办公族总是忙于工作而忘记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白领群体是个特殊的群体,来看看影响白领身体健康的十大元凶吧!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欲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不可不悉心研究课堂教学的语言技巧。导语术导语亦称引子,其作用恰似一出戏剧的序幕。导语要自然流畅,凝炼生动,要  相似文献   

15.
高中政治试卷中的客观题分值一般占整张试卷的一半左右。客观题考察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题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笔者结合日常实践中客观题的解题思路,总结了一种新的解题方法——语句分析法,在此与老师们进行探讨和交流。语句分析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分析题干的语句成分实现简单、快速选出正确选项的方法。在日常解题中,常见的语句分析法有三种,即:语句结构分析法、语言色彩分析法和语句缺失成分补全法。一、语句结构分析法语句结构分析法就是指通过对题干语句的结构分析,弄懂题干的真实意思,从而得出正确答案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6.
索绪尔的意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剑波 《求索》2011,(11):116-118
索绪尔重视意义问题,在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探讨了何谓意义、意义的确定、意义的类型、意义的变化以及意义的社会性等,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个逻辑较严密的整体,与他的价值观、语言符号的任意观、共时与历时观、句段关系与联想关系等理论观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深刻领会这些理论观点有助于我们把握其理论精髓,指导我们的语言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叫她祥林嫂"这类表称呼义的句子的结构如何分析,学术界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双宾语句,一种认为是兼语句,一种认为是同位短语作宾语的句子。运用语言学的理论,采用比较、移位、替换、提问等方法,分辨上述三种观点所涉及的句法结构的异同,弄清相关句法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变换规则,评价上述观点的得与失,最后得出结论:这类句子可称之为双宾外延重合句。  相似文献   

18.
要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阅读兴趣,需要发挥政治教师的主导作用,方能产生兴趣并形成习惯。我在两年来的教学中,尝试着采用了一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1.导入新课,弓l人入胜。兴趣是形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想让学生对新知识有一种“想知道”的心情,在课始的导语中,就要精心设计出能吊起学生“胃口’地悬念来,以激发其阅读欲望,这样去阅读兴趣就是显得较为浓厚了。如在学习初二教材中“资本家是怎样发财致富的”这一内容时.在导语中我先引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身体瘦弱,宴会上,一个胖富翁讥笑他:“…  相似文献   

19.
黄曙光  陈建生 《求索》2007,(9):198-200
自从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以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就成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定律”。然而。按照认知语言学理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在现实与语言之间存在“认知”这一中介,即“现实-认知-语言”,语言符号是人类认知的结果,因此,是有理据的。本文从语言符号的起源和现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非任意性问题两方面论证了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语言符号是非任意性的。  相似文献   

20.
<正>课程标准倡导大单元教学,为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有力支持,以体现思政课教学的一体化,建构综合性课程。单元教学整合,既是课程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行动的“刚需”。我们要以整体教学思想优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科资源和作业设计,切实提升教学效果。1.整合单元导语,精准制定目标。教材的单元导语以素养立意,顺应学生发展特点,分段分层展示教学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提纲挈领。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读、思、悟进行单元整体预学,领会单元的核心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