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布里奇顿专电汽车多了,新修的公路长了,干活的人多了,美国兵不见了。这是记者十个月后再次采访格林纳达的印象。上次采访,是为报道格林纳达大选,这次采访,恰逢中、格两国宣布从十月一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为建设新格林纳达而辛勤劳动!”这是首都圣乔治通往中部山区公路旁的一条标语。的确,到  相似文献   

2.
远洋 《瞭望》1989,(44)
最近,台湾当局先后与格林纳达、利比里亚和伯利兹“建交”或“复交”,台湾最高当政者对这张“外交成绩单”自诩“相当满意与高兴”,还虚张声势地说什么“还有很多国家”预期同台“建交”。一些宣传机器连篇累  相似文献   

3.
远洋 《瞭望》1989,(42)
台湾当局经过“一年光景”的活动,于10月9日同利比里亚签署了所谓重新建立“外交关系”的公报。这是台湾当局继今年七月同格林纳达“建交”后,积极推行“弹性外交”,图谋造成“双重承认”,制造“两个中国”,严重损害两岸人民利益的又一严重步骤。 利比里亚政府拒不接受中国政府的劝告,公然违背1977年中利建交时承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原则,做  相似文献   

4.
位于南美大陆东北部的圭亚那合作共和国,虽然是一个面积仅二十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九十万的小国,却能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在变幻不定的国际风云中顶住各种外来的政治、经济压力,坚决为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而奋斗。圭亚那总统伯纳姆曾多次宣布,在当前两霸争夺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圭亚那决不成为任何一方的卒子。圭亚那政府强烈谴责苏联占领阿富汗、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霸权主义行径。圭亚那是不结盟运动的积极成员。几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战事连年不休。前年马岛战争的烽火刚刚消散,去年格林纳达又响起炮声。前年是英国劳师远征,阻挠南美洲的阿根廷收复马岛主权;去年是美国兴师动众,入侵东加勒比一个虽小而拥有主权的国家。这两场战争是当今世界上南北矛盾和超级大国干预在拉美地区尖锐化的反映。两场战争从军事上讲是现代化战争: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出动由其大部分主力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同拥有一定实力的阿根廷军队展开全面的海、陆、空立体战争;格岛战争则是美国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相配合,对一个弱小的岛国搞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6.
1975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开发了一整套对军事行动代号、绰号和演习名称进行自动化管理的计算机系统(缩写为NICKA) ,并一直沿用到现在。这是一个提交、批准和储存美军行动名称的自动化系统。美军事行动代号的命名权属于国防部的24个部、局以及一些司令部 ,它们分别得到一份由两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表。行动代号一律由两个英语单词组成 ,而且第一个单词的头两个字母必须从字母序列表中选出。如1983年 ,美军入侵格林纳达行动称为“暴怒行动“ ,其第十个单词的头两个字母为“UR” ,属于大西洋司令部所分到的字母序列表之一…  相似文献   

7.
巴拿马城专电 美国1989年12月20日突然兴兵2.2人,大举入侵仅有220万人口的巴拿马,将诺列加政权推翻,扶助曾在1989年5月大选中以多数票领先的反对派领袖恩达拉成立“民主政府”。 这是继1965年4月多米尼加共和国、1983年10月格林纳达事件后,美国直接出兵,以铁血手段强行改变一个小国政权的最严重的侵略行动,受到国际舆论普遍关注和愤怒遣责。 美军以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夜袭巴拿马,大肆轰炸扫射,炸毁国防军司令部等多处建筑和民房,滥杀无辜居民,给这个中美洲小国造成空前惨重的劫难。据美方大大缩小了的估计,美军头3天内至少打死280多名巴拿马人,其中220多人是和平居民。受伤者数  相似文献   

8.
上与下方向不同,方位不同,还有地位和荣誉的区别。上天堂,下地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一个上升,一个下降。上是光荣的,下是耻辱的。人上人是成功的,令人羡慕。下人一般被使唤,难免要受气。成绩上升是好事,下降是坏事。上是阳,下是阴。上是炫耀,下是压抑。上,也有不好的,譬如:上火、上当、上瘾。上火嘴唇要起泡,上当  相似文献   

9.
人生隽语     
《民主》2018,(8)
正丰子恺: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柴群虹:有人说,最好的人生,是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从年轻美貌的时光,到白发苍苍的暮年。我和多少人一样也曾那么以为,那么梦想。鲜有人能那么幸运,可以得到这样的人生。我,你,还有许多人,不曾那么幸运。我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10,(17)
<正> 这里有惊惶,黯然,悲痛,这里也有宁静,激昂,喜悦;最重要的,这里有信心这是一组来自震区玉树的特写。这里有惊惶,黯然,悲痛,这里也有宁静,激昂,喜悦。最重要的,这里有信心。地震之后,学校又闻书声朗朗,结古镇又见炊烟袅袅。中国,在玉树的废墟中挺起脊梁。场景一:哀悼日的格萨尔广场肃立,默哀,唯有汽车鸣笛声响彻云霄。劫难之后的结古镇。  相似文献   

11.
湖畔断想     
太阳、月亮是老天的眼睛。永恒不朽。辉煌壮丽。湖是大地的眼睛。永久,除非干涸。温敦平静。都在盯着芸芸众生,幻幻风云。有意,无意?日月站在当代的高度,历史的高度,丰富的阅历,俯瞰全景,洞悉入  相似文献   

12.
新铁 《瞭望》1996,(37)
7月中下旬,素以干旱、荒漠著称的新疆天山山脉,暴发了千年一遇的大洪水。 雨水、雪水、冰水,汇成激流,夹带着泥沙、砾石、滚滚而下。乌拉斯河暴涨了。阿拉沟河暴涨了。洪峰汹涌,横冲直撞。穿越天山腹地,连接南疆北疆的钢铁大动脉——南疆铁路,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和破坏。路基冲毁,桥梁倒塌,扭曲的钢轨不是高悬空中,就是跌落谷底。476公里铁道,有310公里受害,毁灭地段100米以上的就有44处。最严重之处,30米高的路基,竟有430米被洪水扫得荡然无存。真是千疮百孔,支离破碎。 这是中国铁路有史以来,罕见的一次灾害。  相似文献   

13.
京九铁路是大工程,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将为沿线地区经济带来大发展的机遇,读一读来自河南、安徽、江西的报道,真是热气腾腾,今人振奋。过去囿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迟缓地区的百姓,急于摆脱贫困的心情,急如火燎。现在有了京九铁路,真有如虎添翼之感。搞经济建设,需要有这种紧迫的劲头。 但是,经济的发展有内在的规律。符合客观规律,事半而功倍;不符合客观规律,徒劳而无功。因此,愈是机遇在前,愈要冷静思考。何者可行,何者难行,何者当急,何者当缓,要有通盘考虑,要有全局的规划,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将热与冷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求把事情办得更好。这,就是本组专题报道的宗旨。  相似文献   

14.
我佛如石     
佛的本质就是一块石头。当佛还是一块石头的时候,需要经过刀斧和锤凿的敲打,在丁当的声音中,碎屑飞溅。他还是不会喊疼的,他的心也不会流血。在这种无言的痛楚中,石头得忍受着,只有这样才有了人形,有了人性。告别了混沌,佛微笑着,施着吉祥的手印。他似乎说,我们每一个人就像石头。不敲打就不开窍,不经过了苦难这个斧头凿子的敲打,你就没有精神。尽管笨拙,尽管不完美,这也是一种造化了。没有经过磨难的东西,石块还是石块,木头还是木头。你哀叹也没用。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96,(31)
人们应当选择什么样的消费观,是一个古今中外一直有人探索的问题。现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研究这个问题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主张,追求人类的入自然,与环境相谐和,反对挥霍浪费,反对破坏环境。比如庄子,他在书中借别人的口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应有节制,不应无度。当然,他对环境保护有些极端的主张。他讲过一个著名的故事,说南海的天帝曰倏,北海的天帝曰忽,中央天帝曰混沌。倏忽二帝都有眼耳口鼻,唯混沌七窍全无。他们常常到混沌那里去作客,对主人的缺陷深表同情。于是,二君商量要帮助混沌凿出七窍来。一日凿一窍,等到七窍成,混沌也就死了。这里,庄子的主张是明明白白的。但是,几千年来,人类在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完全没有重视他的主张。就是  相似文献   

16.
人生隽语     
《民主》2017,(11)
正邰翠玲:内敛,不是简单的蛰伏,不是一味的等待,而是修身养性,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机会来了,才不至于错过,才能大显身手。刘伶,善藏其锐,才能在乱世独善其身。诸葛亮能内敛,才能隆中对,天下三分,蜀必居其一。古人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社会复杂,人情冷暖,世事洞明,文章练达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之前,你必须懂得内敛。内敛,乃是人生的大智慧,若能参悟,你便领略了人生。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党的组织、党的负责人有点忘记了党的工作。为什么呢?一是认识问题。另外,就是陷于日常事务,忙得一塌糊涂,简直没有空闲的功夫。搞来搞去,实际上最后搞成不但生产无人负责,而且党的工作也无人负责。这种状况,特别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已经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了。一个企业主要是从事生产、经营。现代化大生产的组织和指挥,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七嘴七舌,毫无头绪,每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然不行。另一方面,生产、经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8)
<正>衢州,史称"东南阕里,南孔圣地",与山东曲阜遥相辉映。古老的衢州山水清丽。古朴的民风,原生态的美景,厚重的文化符号,让外来的人体验到温馨和甜美。古城墙,古城门,有着自己独特的记忆。战火烽烟后的今天,依然保持着自己的注解。"走进最美衢州"是此次全国知名媒体副刊采风活动的主题。衢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诸葛慧艳介绍了最美衢州的建设情况,她富有激情的话语、饱满的热情,让大家在初识衢州的同时,感受到一种力量。"最美",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追求。衢州的美,美在生态,美在人文,美在道德,美在生活,美在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0年6月19日晚上8点20分。91岁的柯灵先生在华东医院停止了呼吸。那天晚上,我守在柯灵先生身边。弥留之际,柯老昏迷不醒,从中午,一直到晚上。他以一种安静的方式离开了人间。在病床上,他的身躯看上去那么瘦小,可是,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是博大丰厚,浩瀚无际。在精神上,柯灵是一座高山,是一片海洋,他会长久地留在世界上。耸立在人们的视野中,汹涌在人们的心海里。柯灵先生的一生,丰富而又充实。他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20.
书价越来越贵,出书越来越难,买书的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名著与社科经典,问津者与日俱减。所有这些关于书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忧虑,甚至发出“读书今天不热门”的感慨。书,是经验的积累,知识的结晶。人们仰赖书籍,才能将前人的经验与知识承继下来,从而深化之、发展之、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因此,书籍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人说,“索物于夜室者,莫良于火;索道于当世者,莫良于典”。读书,可以求知,可以明理,可以解惑。正因为这样,世世代代,一切有成就的人,一切为人类进步作出贡献的人,几乎都“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从书籍中汲取智慧与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浓厚的读书风气,是不能振作的。一个国家,没有浓厚的读书风气,是很难昌盛的。从读书之风,很可以觇见世情,推测将来。所以,“读书今天不热门”,就不是细事一桩,值得认真加以探访。探访所得,形成了下面一组文章。这组文章,角度各不相同,涉猎尚不深广,但也大致勾勒出了当前读书风气的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