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优彩 《求知》2008,(7):14-15
今年1月~4月主要价格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通货膨胀压力呈现上升趋势.我国正面临着近12年来最严峻的通货膨胀威胁。4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达到8.5%,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2.1%.涨幅连续3个月超过20%,继续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力量。1月-4月.在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带动下.我国CPI同比升幅除1月为7.1%外,后3个月都超过了8%。尽管4月CPI比3月有所回落.且猪肉、鲜蛋等前期涨幅较大的食品价格出现趋稳迹象,但未来几个月的通胀形势仍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世界看中国     
《侨园》2011,(1):64
中国开始反通胀"保卫战"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中国政府宣布将采取有力措施限制各类食品和棉花的价格上涨,并增加已经实行了价格管理的燃料的供应量。中国消费品价格上涨主要限于食品和能源,政府决策者希望不要再扩大范围。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全球性问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经济必须高度警惕滞胀风险1、通胀显著上行,风险加大从物价指数上看,从2009年3月起,物价指数大幅攀升,大宗商品的市场价格同比上涨,其中食品价格上涨较快。从目前看,食品价格的上涨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从动态来看,非食品价格已经连续5个月维持升势,今后非食品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值得关注。成本增加推动物价上涨,如果需求并未增加,高物价低需求必然导致滞胀。  相似文献   

4.
目前,越南经济面临以下五个主要问题:第一,超过两位数的通胀率。越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升12.17%,高于2010年12月的11.75%(2010年全年通胀9.19%),创2009年2月以来的最大升幅。通胀的主要压力来自三个方面:食品价格高企,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导致的国内总需求过热,越南盾的大幅贬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目前的通胀,是由输入型通胀、食品价格上涨推动的结构型通胀,以及由工资推动的成本推进型通胀复合形成的。这三类通胀的共同特点,都是首先诱发企业生产成本上涨,企业为保住利润水平,以提价方式向市场释放成本上涨压力,归结起来就是成本推进型通胀。中国可能将长期忍受通胀问题既然目前的通胀是由输入、食品价格上涨与工资所推动的成本推进型通  相似文献   

6.
2011年1季度我国CPI同比上涨5%,食品价格持续攀升是引领CPI上涨的主要动力,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扩大对CPI上行也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一段时期CPI上涨压力仍较大。宏观调控应以稳定物价为首要任务,着力解决结构性物价上涨背后的深层次问题,切实有效地管理好通胀预期。  相似文献   

7.
物价上涨备受高层关注,全年CPI有望控制在4%以下;高层强调对当前经济形势既要看到持续向好的基本面仍未改变,也要充分认识从偏快转向过热的危害8月8日,央行《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通胀的压力在加大,"目前,前期粮食和肉禽蛋价格的上涨已逐步传导到下游食品加工、餐饮行业。因此,有必要高度关注价格传染问题,防止价格全面上涨。"  相似文献   

8.
通胀是流通中的货币相对于生产供给增长过多。分出诸如输入型通胀、成本推动型通胀等类别,不但逻辑上讲不通,还可能分散治理通胀的注意力和关注点。所以,治理通胀的政策指向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坚决而稳妥地收缩货币、增加生产。治理通胀的货币指向和价格指向,究竟有什么分别呢?在日常生活里,人们常常通过物价的上升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价格上涨引起的通胀压力加大,中国稳定价格的一系列临时干预政策,成为全球主动治理通胀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1996年和2003年之后实施的第三次临时价格干预,前两次分别是治理物价高涨和应对"非典",这次则是为了防止全面通胀。"针对1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对部分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拉美国家在厄尔尼诺现象(损失100亿美元以上)和亚洲及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经济又一次陷入困境。在对外贸易方面,由于亚洲和俄罗斯的金融危机,国际初级产品比如石油、食品、矿产品需求不旺、价格下跌,严重地影响了拉美国家的出口收入;亚洲国家的货...  相似文献   

11.
1996年我国治理通货膨胀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卢自民抑制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是当前全国上下共同关心的问题。1995年,我国抑制通胀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15%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这对我国深化改革,发展经济,促进供需平衡,稳...  相似文献   

12.
番茄红素功能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铁军 《学理论》2009,(14):34-34
番茄红素(lycopene)是一种天然食用色素,在有效预防各种疾病防癌抗癌、抗衰老等方面,显示其多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作用。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食品添加剂委员会(JECFA)和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为A类营养素,并被50多个国家和地区作为具有营养与着色双重作用的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  相似文献   

13.
遏止通胀地方亦应有所作为尽管通胀成因复杂,其中交织着长期性和全球性诸多问题,但在防止通胀向全局性转化的过程中,地方并非全然"无能为力"。年前,本刊记者在江西调研时发现,控制物价过快上涨,除加强宏观调控外,需要地方和基层发挥微观和中观层面作用。作为农业大省的江西,尽管前一段通过强化价格督察,动用1500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等举措稳定物价,避免了价格过快上涨(南昌物价涨幅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排  相似文献   

14.
徐连仲 《求知》2011,(7):17-19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已经进入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阶段,这与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前期我国经济高增长、高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也与90年代后期和本世纪前几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运行特点不同,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将是现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价格涨幅在3%至5%将是正常的运行态势。  相似文献   

15.
收紧货币不是万能的,它当然不能解决通胀的深层次问题,但想要抑制通胀不收紧货币却是万万不能的。收紧货币并不直接作用于物价,而是针对资产泡沫,资产价格一旦下行,通胀、人民币升值压力等问题都会自然消退。当前调控通胀的重心是收紧货币以抑制资产泡沫由于中国通胀长期性的经济逻辑是:货币→资产→物价,调控的关键在于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食品价格上涨不是通胀压力的根本原因当前粮价上涨主要由于以下因素:首先是粮食生产成本的上涨。今年,大多数省市都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这意味着人工工资的增加,而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业中劳动工资成本上升也非常明显。另外,今年以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出现普涨局面,自然会在农产品价格中有所体现。其次,今年前7个月,整个农业处在极端不利的气候条件下,尽管其对主要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比较有限,但会令人产生秋后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从而吸引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产品收购、储存、营销等领域,使得农产品价格上升。第三,农产品价格上升  相似文献   

17.
王天义 《理论视野》2013,(11):28-33,63
自然资源理论价格研究是关于自然资源定价的基础性研究。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可以得出,自然资源理论价格由自然资源产权价格+社会生产价格+生态补偿价格(包括代内补偿价格和代际补偿价格)构成。  相似文献   

18.
与价格波动较大的2004年相比,今年价格上涨多为特殊原因引发的短期现象,近期价格仍会上行,但未来不会出现严重通胀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8,(24):36-37
美国:多层次“一揽子”监管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分为联邦、州和地区3个层次,主要监管机构有20多个。在联邦层面上,负责食品安全的机构主要有:卫生与公众服务部下属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及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农业部下属的食品安全和检验局(FSIS)以及动植物卫生检验局,还有环境保护署(EPA)与全国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州和地区机构的职责是配合联邦机构执行各种法规,检查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和销售点。  相似文献   

20.
徐连仲 《求知》2011,(4):14-16
当前,市场价格及其走势是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从:2011年前两个月价格运行状况看,过去两个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保持较高水平,短期内价格涨幅将继续保持相对的高位运行,但通胀压力不会明显加大,预计下半年价格涨幅将会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