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结构的优化与国企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结构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也对企业治理结构与治理效率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畸形发展导致了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的失效。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优化产权比例;加强债务管理,合理设置股权结构;必须从资本结构的优化入手,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以完善公司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2.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上市公司很多是通过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而组建的 ,内部治理结构和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着股权结构畸型、内部人控制严重、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及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和健全的民事赔偿机制、用脚投票“失灵”等问题。要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内外部治理结构 ,必须减持国有股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完善规范的独立董事制度 ,建立完善的经营者评价与激励机制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3.
从企业治理结构看国企经营者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南萌 《理论前沿》2001,(20):30-32
我国国有企业实行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一种现代企业治理结构 ,我们不应该仅仅把目光放在如何协调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如何对经营者进行约束和激励上 ,期望其既维护所有者的利益 ,又顾及生产者的命运 ,而首先要解决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的选择问题 ,只有改革现存的选择的机制 ,换之以高效的市场选择机制 ,才能真正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产权的排他性、可转让性与我国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权明晰化是现代产权制度的核心,要实现产权明晰化,必须实现产权的排他性、可分割性、可转让性和有效保护。而我国当前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是由于国有企业还远没有建立起现代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还存在着种种缺陷。为此,国有企业改革要实施分类改革的战略,构建国有产权有进有退机制,重点构建所有权退出机制和企业控制权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5.
公司治理模式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市场经济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分为内部人治理结构模式与外部人治理结构模式,它们各有利弊,互有异同。根据我国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实状况,将国际发达国家的公司治理模式直接运用于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显得过于草率,我们应依据自身因素建立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我国资本市场。这不仅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取向,也是民营企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存在的主要问题可归结于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存在着重大缺陷。包装式的股份制改革不可能解决存在于公司治理结构间的根本问题。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建立并完善激励监控机制。由于公司各相关利益主体的制约,造成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公司治理中存在不少问题,要结合国有企业实际,完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 ,从现有的实践经验分析 ,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企改革的希望所在。由于赖以存在的背景和条件的不同 ,我国国有企业中建立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与西方所盛行的公司治理结构相比较还有一定的差距 ,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意在分析二者的差距 ,分析并提出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尚存的一些问题 ,为找到合理有效的改革切入点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督体制。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权利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把公司治理结构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一大趋势。而董事会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其运行质量则深刻地影响着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因此,在我国国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董事会建设也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董事会自身的角度阐述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有企业改革一直是我国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重心,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本轮全面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焦点,也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当前约束地方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因素依然是体制机制,突出表现在国有资本管理体制与企业自主经营权之间的冲突。以南京市江宁区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实践探索为样本,发现深化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发展须着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科学合理的容错机制;强化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发展中的市场化取向;重视国有资本与非公资本在文化层面的整合。  相似文献   

10.
论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公司治理问题,随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内容.公司治理机制分外部人模式和内部人模式,两种模式在发展中出现趋同趋势.必须结合我国情况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建立将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紧密联系的、使企业经营者在承担经营风险的同时对应地得到经营报酬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革已走过十多年的历程,但总体效果并不理想。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健全和完善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它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重点。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必然包括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因此,必须加快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以此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党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模式产生了诸多问题,解决的办法不是取消党对国有企业的治理,而是改进党治理国有企业的方式,即在企业内部和外部,对经营管理者阶层广泛开展统战工作,间接影响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行为,从而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4.
建立科学、有效的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和评价体系,是当前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剖析了国有企业治理及其有效性的内涵、特征与特殊性,以"分权制衡、协调发展"为指导原则,将参与国企治理的主要相关方界定为六大主体,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党组织和职工,根据不同相关方所扮演的角色和应该发挥的功能作用,设计开发国有企业治理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指数化评价的原理与方法,建立国有企业治理指数评价的模型,以简明、直观的形式来动态衡量国有企业治理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5.
按共同治理原则构建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公司治理理论在单一委托—代理框架内强调股东主权以解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随着人力资本产权理论、利益相关理论和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兴起 ,尤其是 2 0世纪 8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恶意收购浪潮和反收购立法运动 ,人们对传统公司治理的经济学逻辑产生怀疑 ,共同治理原则开始孕育并日益为人们所接受。按照共同治理原则 ,我国国有企业的治理模式关键是在扬弃股东至上原则的基础上确认共同治理主体 ,建立有效的共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生态警务作为近年来公安机关为生态治理创设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毋庸置疑,其中涉及的上下联动机制、多元主体协作及利益联结机制是对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次重大创新。从生态警务的运行逻辑而言,作为生态治理中的全新治理机制,经历了从治理秩序吸纳到融合互构的过程,在生态警务涉及的多元主体治理中,其资源整合和利益分配也可以通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得以解决,而其治理行动也经历了从行政主导到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过程。鉴于此,我国的生态警务治理需要在完善治理体系、创新工作机制和刻画治理图景上进行深入实践,在引进多主体参与式治理的基础上促进治理势能向效能转化,构建生态警务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是社会保险扩大参保、规范缴费的重要政策工具,但分类治理可能削弱其作用。以2007-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分类治理对国有企业社会保险政策工具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分类治理削弱了国有企业尤其是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政策工具效应,未发现公益类国有企业发生显著变化。动态分析和异质性检验发现,分类治理的影响逐年增强,且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作用更大。经济后果分析发现,分类治理虽然减轻了国有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但并未显著提升其经济绩效。以上发现对推动社会保险事业高质量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创新商业贿赂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商业贿赂的治理机制,但受传统治理理念的影响,商业贿赂治理机制并未凸显独立价值,而治理依据滞后、治理对象标准模糊,治理环节的外在性造成治理措施难以落实、治理效率无法提高的窘境.因此,完善我国商业贿赂治理机制必须着手于治理机制的创新.在更新治理理念、完善治理体制的基础上,明确治理对象,健全治理依据,最终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共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宣告我国迈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全面理论阐述,为破解国有企业治理理论难题、构建支撑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治理体系提供了系统的新理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国有企业治理中,这种共同特征在国有企业领域既表现为对各治理主体间关系这一重大难题的普遍关注,也体现在对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运用上;而中国特色则主要表现为对党组织与其他治理主体关系的深刻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党组织引领的企业治理体系实现了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的根本性超越。  相似文献   

20.
股权结构、治理绩效与国企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是契约的结合体,其内部的股权结构安排 ,直接影响公司价值和治理绩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带有典型的经济转轨时期的特征。由于“计划 +行政控制”的双重作用 ,我国上市公司形成一种畸型的股权结构 ,严重地影响了公司价值和治理绩效。因此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提高公司治理绩效 ,是现阶段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一是要减持国有股 ,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结构 ;二是要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要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股票期权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