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丘岳  穆重怀 《侨园》2015,(1):18-20
中日甲午战争的开端始于朝鲜,但在中国的甲午战争研究中朝鲜所占的分量又不大,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本文的标题使用半岛之名,概是结合朝鲜半岛的前世今生以命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提到的朝鲜一律指1895年以前的朝鲜国家,与今日的分置状态没有过多的联系。甲午战争由镇压朝鲜的东学起义而起,最终又以包含朝鲜摆脱与清朝的藩属关系获得独立地位的《马关条约》的签署而结束。其间事机万变,纷乱扰  相似文献   

2.
在朝鲜劳动党的领导下,朝鲜在新千年到来之时出现了令世人关注的新气象,经济渡过了最困难时期,朝中关系有了重大进展,朝韩关系出现可喜的缓和景象,朝美、朝日关系出现松动迹象,朝鲜与俄罗斯和欧盟的关系得到恢复和发展。这些新气象表明,朝鲜主体社会主义仍在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8)
春秋时代,君臣伦理受到严重冲击,最极端的情形是弑君。在《左传》所载多起案例中,弑君者都面临一个选择困境:当君不君时,臣何以为臣?孔子主张有条件的、相对的君臣关系,面对君臣伦理失范的现实,他要求臣要臣,君要君,君臣各守自己的本分,以维持合作关系。孟子认为君的权力来源于天,却要通过民,据此他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当君不君时,则君自动失去为君的资格,臣杀之则不为"弑君",只是杀一个独夫民贼而已。这样,春秋时代的君臣伦理困境,就被孟子从理论上给予彻底解决。当然,孟子的理论并不是为了替春秋时代的"乱臣贼子"们辩护,而是为了支持他的仁政主张,这是应当着重指出的。  相似文献   

4.
作为布什政府重要外交攸关方的伊朗和朝鲜,进入2008年都在等待和观察未来美国新政府的言行或政策岁末年初,伴随美国2008年大选鸣锣开战,与美国对外政策息息相关的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又出现戏剧性变化。原本缓和态势明显的美国与朝鲜关系出现拖延迹象,朝鲜在核问题上已经放慢有关步伐。伊朗几年来迫切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而年初以来反而降低了改善关系的调门,近日甚至还出现了伊美两国舰艇在霍尔木兹  相似文献   

5.
烽火托孤记     
正一边是日本关东军的围追阻截,一边是东北抗联朝鲜族游击队母子的骨肉离别;烽火激荡,铁血托孤,汉族兄弟为了保护游击队之子的安全,面对日伪敌特威逼利诱,巧于应酬,倾囊打点,陷入赤贫也在所不惜;汉族兄弟为使朝鲜族孩子免受饥苦,自家多年节衣缩食,最终把游击队之子抚养成人。汉族乡亲的义举,都是为了兑现当初对朝鲜族游击队的一声承诺:"放心吧,再苦、再难我也能把他养大!"托孤救孤,体现了中华民族血肉相联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4)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看待君臣关系各有不同,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在一脉相承的同一派系中也是有所不同的,孔孟在看待君臣之间的关系上就有所不同。比如孔子只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孟子却说"君之视臣如手足、犬马、土芥,则臣视君如腹心、国人、寇仇"。这是由于他们各自关注的重点及其时代背景的不同导致的。  相似文献   

7.
朝鲜第一次参加了7月27日 在曼谷举行的第7届东盟地 区论坛会议,并成为该组织的第23个成员,这是朝鲜外交上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欢迎。 近年来,朝鲜遭到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与此同时,美日等西方国家又利用朝鲜“核问题”、“导弹问题”不断向朝施压。在新的形势下,朝鲜自去年以来调整外交政策,频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在改善朝鲜半岛北南关系、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谋求发展同西方及其他国家关系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日趋活跃的外交为提高朝鲜的国际地位和影响,推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5)
朝鲜战争已结束60余年,国内外研究这一问题的学者们,针对毛泽东出兵朝鲜决策的原因按不同维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围绕中国国家利益;从地缘与战争实况;中、苏、朝关系及中美关系三个方面入手,对影响毛泽东抗美援朝决策的主要因素进行梳理分析,同时对《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一书中的部分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以期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进而得出更加客观和接近历史真相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古之帝王,临御万民,富有四海,为天下主,统治百姓,是其核心。洪武九年,朱元璋在总结了以往的治民经验时明确提出了君臣吏三者关系的观点:“自古天下之治乱,在于君臣能不能驭耳,君能驭臣以礼法,臣能驭吏以体上,故治由此始。若君不能  相似文献   

10.
平壤专电 2月19日,是朝鲜北南关系史上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是朝鲜北南第六次总理会谈的第一天,会谈中,朝鲜政务院总理延亨默,南朝鲜国务总理郑元植分别宣读了由金日成主席和卢泰愚总统批准的朝鲜《北南和解互不侵犯、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及《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在热烈的掌声中,两位总理交换了这两个文件,并从即  相似文献   

11.
以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首相佩尔松为团长的欧盟高级代表团5月初访问了朝鲜,开启了朝鲜与欧盟进行高层对话的大门。朝鲜与欧盟在新世纪之初的这次沟通一举跨越了数十年来双方关系不正常的历史,为双方在各个领域建立面向新世纪的双边关系奠定了基础,有助于促进朝鲜半岛和平进程、维护地区局势稳定和推动国际关系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朝鲜扼东北亚咽喉,其独特的国情和地缘政治使其在地区和平与安全事务中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殊地位。欧盟与朝鲜在历史上没有直接发生过冲突,但一些欧盟成员国曾卷入朝鲜战争,并在战后同美国一道对朝鲜实…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冷战格局的打破,朝鲜半岛的形势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朝鲜北方针对国际局势缓和的趋势,及时调整了对外政策,在处理朝鲜北南和周边国家关系中,表现出灵活的态度。一方面积极推进北南对话,同时努力促使朝日关系正常化,并力图打开朝美关系的僵局。今年9月朝鲜北南方同时加入联合国后,推进了朝鲜半岛局势的缓和。朝鲜北南之间虽然分歧依然突出,但共识也已初露,在开展对话的同时,经济  相似文献   

13.
汉城专电 6月1日至4日,韩国总统金泳三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4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作为总统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也是他继去年11月访问美国、今年3月访问日本和中国之后,完成其4强外交战略的重要一环。 韩国于1990年9月同前苏联建交,1992年,同俄罗斯签署了《大韩民国与俄罗斯联邦基本关系条约》。由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与朝鲜有特殊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关系,根据朝俄友好合作和互相援助条约,朝鲜在受到外来侵略时,俄罗斯自动介入。俄罗斯在发展同韩国关系的同时,也维持着同朝鲜的关系,推  相似文献   

14.
明季东林党人提出的"君臣分治"主张,是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重要议题,研究者们认为,刘宗周是东林"君臣分治"主张的代表,然而,对刘宗周政治思想的研究较少,更缺乏对刘宗周奏疏等政治文献的第一手材料的考察。这就有必要回到刘宗周的奏疏,以文献为依据,考析其君臣分治思想的脉络,厘清其分治理念提出的时间与表述方式,以及其将分治理念上升为政治纲领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初夏,朝鲜大地一片令人赏心悦目的绿色。应朝鲜中央通讯社的邀请,新华社代表团经历短暂的旅程,对这个毗邻的兄弟国度进行了一次为期半个月的访问。这次访问的最大特点就是,一如走亲戚那样,使我们感到无时无地不沉浸在感人的至谊深情之中。  相似文献   

16.
徐晓楠 《学理论》2013,(29):226-227
中国的皇帝通常用官僚体制对抗贵族政治,同时频繁应用"私人"官僚系统对抗公共官僚系统。这是中国政治史的一个特色。官僚系统角色的这一戏剧性,在清朝尤为突出,通过梳理清代官僚系统的演进与分化,说明官僚系统与皇权的互动及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7.
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核查作用不可或缺。在驱逐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并宣布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四年多之后,朝鲜向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发出访问邀请,显示朝方愿意恢复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关系。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3月13日和14日的朝鲜之  相似文献   

18.
平壤专电 在国际形势正发生着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不失时机地调整外交策略,其活动日趋活跃。这对实现朝鲜北南方的和解、缓和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促进东北亚和亚洲的和平与安全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积极发展同亚洲国家的关系是朝鲜外交的一个重点。去年以来,金日成主席第39次访问中国,使朝中两国的传统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朝鲜其  相似文献   

19.
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均是表示一种与自身文化相契合的亲近感,前者的主体主要是宗教信徒,后者主体则是民族成员,二者分别对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保持不同程度的亲近。在朝鲜族社会发展历程中,基督教从传入至今已经一个多世纪,对朝鲜族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交融与改变。将存在于朝鲜族社会的宗教认同和民族认同与延边朝鲜族基督信仰状况相结合进行互动分析,有利于深化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王文 《党政论坛》2009,(14):28-29
目前,中国民间对朝鲜的好感度已经下降到历史最低点。种种事实表明,朝鲜的所作所为正在伤及其在中国社会积累了数十年的正面国家形象。中国民间情绪的转变及其对中朝关系的影响,应该引起朝鲜当局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