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英俊 《重庆行政》2010,12(2):73-75
2010年2月,城乡建设部在编制的《全国城镇体系规划》中,将重庆、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确定为国家五大中心城市。重庆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是继国务院3号文件后,又一次将重庆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重要规划,为重庆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是构建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大战略举措,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开县的历史性跨越。本文试从宏观角度,对全速打造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提出以下建议。一、以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前提。提供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要把开县建成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必须从开县实际出发,对渝东北区域性商贸中心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为实现渝东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宏伟目标提供战略支点。一是从开县商贸业发展水平看,开县常年集贸成交额6.23亿元,商贸从业人员5.8万人,占全县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的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省委、省政府为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全面推进了“一主两副”(武汉市为主中心城市,宜昌、襄阳市为副中心城市)的城市建设发展战略。宜昌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更好地服务湖北的发展大局,决定在“十二五”时期着力将宜昌建设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4.
河流 《重庆行政》2011,(5):57-58
2007年,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花落重庆。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十分明显。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区域、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道难题。笔者以江津区为例,积极探寻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实践。作为重庆市六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江津区地处重庆西南长江之滨,距重庆主城42公里,  相似文献   

5.
蒲永朝 《今日海南》2010,(11):38-39
在海南开始步入发展快车道这样的大背景下,西部地区的开发建设和加快发展,需要有一个中心城市来带动。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总体架构下,省委把儋州定位为海南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这一定位无论在外延还是内涵上都需要儋州在实践中进一步拓展和提升。因此,儋州要紧紧围绕"依托洋浦、服务洋浦、发展儋州"的理念,进一步理顺与洋浦之间的体制机制,科学谋划儋州的发展,加快推进海南西部中心城市建设,辐射带动海南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广西区域经济的发展,总体布局上应实施点轴发展战略,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省会城市和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城市为中心,作为广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使区域生产要素从中心城市向四周扩散,从而  相似文献   

7.
王作安 《重庆行政》2010,12(3):15-17
建设"森林重庆",是重庆市委三届三次全委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是改善城市面貌、促进对外开放的环境工程,更是以人为本、建设生态文明的民生工程,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的经济工程。近年来,合川区紧紧围绕建设中国知名旅游城市、重庆区域性中心大城市、重庆最美丽城市"三大奋斗目标",将实施森林工程作为贯彻落实“森林重庆”战略部署的主要抓手,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努力打造山水绿城和谐相融、人文历史温蕴厚重、城市风格鲜明的宜居宜业之城。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2,(6):2-F0002
2011年8月20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从省域层面确立了淮安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和政策,更加坚定了淮安人民科学发展、跨越赶超的信心,一座富庶美丽幸福的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9.
《中国统一战线》2012,(11):10-10
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撰文指出.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是省第十次党代会赋予宜昌的重大历史使命。面对宏伟目标,必须凝聚广泛共识,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以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作风、一流的工作成效,不断开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新局面。树立一流标准,就是要紧紧围绕全省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10,(5):F0003-F0003
“西部车城、节能之都、绿色资阳”——四川资阳鲜明提出打造三张响亮的城市名片。 资阳市2000年12月建市,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之一。是四川省唯一同时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1.
邬剑刚 《世纪行》2011,(2):41-41
(一)构建具有湖北特色的中小城市发展格局 一是要客观分析我省中小城市建设面临的实际,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推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不断优化空间布局。二是要立足于推进我省城乡一体化.着力发挥中小城市对城镇发展和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构建资源节约、  相似文献   

12.
徐建华 《青年论坛》2010,(4):104-108
在山东省“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中,烟台作为“一体”东部的重点城市和“北翼”的连接地带,要依托“一体两翼”,抓住机遇,突破发展中心城市经济,这是提升烟台区域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一环。为此,一是创新思维方式,实现从行政区属到经济区域的转变;二是放眼区域经济,实现中心城市的准确定位;三是搞好科学规划,推进中心城市六区的融合;四是抓住五个领先,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经济。  相似文献   

1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沈阳打造立足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辐射全球的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深入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也是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沈阳要从持续优化消费环境、以数字赋能消费创新发展、提升城市消费国际化程度以及打造对接国际的消费制度和消费政策等方面发力,把沈阳建设成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动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罗德刚 《重庆行政》2011,13(1):47-48
一、十一五重庆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回顾十一五期间,重庆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创新。设立6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其余34个区县城市,建设100个中心镇,形成以主城区为依托布局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网络,实现大城市带大农村。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实现政资分开;放权区县,以利统筹城乡和扩大开放。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心城市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已经确立了九座国家中心城市,这些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肩负着时代使命,对区域经济、区域城市群发展具有引领作用。国家中心城市应具备历史特色、时代特色、世界特色这三大核心特色,为了更好地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特色"塑造,应强化责任与使命、推动产业创新、培育特色城市文化,从而让国家中心城市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陶文昭 《传承》2012,(1):95-95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同时我们也要赋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新的时代内涵,走科学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黄南 《群众》2023,(5):20-2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南京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商贸优势较为明显,尤其是2021年以来,随着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南京加快新经济、首店经济以及消费载体的建设,为扩大内需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8.
《重庆行政》2011,(4):I0017-I0020
江津区作为重庆市六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乡、区域、贫富三个差距并存。江津区委、区政府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作为统筹城乡一体化、“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和新的路径,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务实民生。  相似文献   

19.
李道辉 《重庆行政》2010,12(2):30-32
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打造独具特色的重庆主城卫星城,是江津城市发展的宏伟目标。近年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江津始终以世界的眼光和国际的标准规划城市、发展城市,高起点、大手笔,组织面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规划设计方案的项目近20个;近三年区财政每年投入规划编制经费3000万元以上,基本实现了主城区范围控规与重要区域城市设计的全覆盖和镇、  相似文献   

20.
刘承锋 《湖湘论坛》2009,22(1):28-30
湖南要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需要各地发展特色经济。怀化作为后发展地区,必须扎实做好构筑区域性现化商贸物流中心这篇大文章,开辟怀化构筑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的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