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勇 《天津律师》2005,(4):52-52
向法院呈递的诉状、答辩状或代理词的核心功能,是说服法庭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向法庭呈递的法律文书的评判标准就必然是说服力,职业律师毕生执业,只有具有说服力的写作技能与日俱增,方可体现自己的价值。其实在律师起草的诸多法律文书中,比如律师函、律师意见书、谈判建议、仲裁申请书等。  相似文献   

2.
论律师法律服务之主体性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申 《法学》2004,(3):55-60
律师职业与执业主体之间的关系只有通过以谋求为生计的经济目的相连接 ,才能使律师真正成为一种行业。在法治社会中 ,律师只能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零售商。由于律师法律服务的市场性 ,它除了遵守法律的一般规则之外 ,还必须遵守市场交换的一般规则。在律师服务制度的构建与运作中 ,当事人承担着“高投入、高成本、高风险”。因此 ,为了充分发挥律师法律服务、帮助的功能作用 ,就应当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当事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引发全国关注的李某某涉嫌强奸一案李某某的新律师发表声明欲替其做无罪辩护,有专家称犯罪嫌疑人李某某的新律师违背职业伦理。
  为犯罪嫌疑人辩护是律师的天职。稍具法律知识的人都知道“无罪辩护”和“认定无罪”是两个概念。律师选择“有罪辩护”还是“无罪辩护”是职业自由。在李某某案的案情基本没有疑点的情况下,选择对其进行“无罪辩护”实际上很有可能产生令犯罪嫌疑人刑期加重的反效果,这只能说李某某家人的选择实在不明智。人们因此而迁怒于律师的“职业伦理”,是没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作为一名好律师,不仅应具务高尚的人品、精湛的业务,还应该能写出漂亮的法律文书,这里所指的[漂亮]就是要求法律文书要严谨规范任何法律事务都离不开表达,而法律文书是其中最正式的表达形式。制作法律文书是律师最常见的工作之一,从诉讼代理中的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辩护词等诉讼文书,到非诉讼代理中的法律意见书、台同‘函件等,都是律师法律文书的具体运用。一份严谨、规范的法律又书,不仅可以使当事人体会到律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扎实的法律知识基础,并由此而增强对律师的信任,还可以增强说服力、杜绝由于表达上…  相似文献   

5.
正如歌德所言,“在限制中才能显出名手,只有法则给我们自由”,律师被称为“戴着镣铐跳舞”的职业。但需要明确的是,律师在受到经济运行规则制约,即受那些经济“镣铐”的束缚时,律师必须戴着它们一起“跳舞”。问题是,律师。要戴着什么样的镣铐跳舞?  相似文献   

6.
认识《中国律师》,源于我的职业,走近《中国律师》,则是被她那充满着活力,洋溢着激情的朝气所吸引。每当打开带着浓浓墨香的扉页,总会被她的标题所震撼:“律师,一个遗憾的职业”,似乎道出了我的心声;“轻轻地,我走近你”,短短的话语,亦是我发自内心的同感;“因为我们正年轻”,则使我深深感受到了年轻的《中国律师》,正用年轻的心和年轻的力,意气风发地走向新时代。……借着柔柔的灯光,静静地走进《中国律师》为我展开的世界,那一份愉悦,只有细细地品味;那一份满足,只能慢慢地享受。我喜欢改版后的第一版块,“主题与中…  相似文献   

7.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来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最近,司法部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发出通知,要求在法律服务行业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教育引导法律服务从业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法律服务中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将胡锦涛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和我们律师职业的工作特点、律师行业的现实状况相结合,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切合实际地融合进律师职业、融入到律师的执业行为中去。因此,笔者认为律师职业应该具有以下荣辱规范: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职业独立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在法学界出现了“律师学”这样的词汇,那么,律师学能否成为一个学科,不仅要解决律师学建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还要能够为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律师业的实践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也就是要解决律师职业领域的一些基本问题。有鉴于此,本文从律师职业属性出发,对律师职业领域的诸多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提出在我国确立律师职业独立的职业原则和职业道德,以期丰富刚刚起步的律师学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9.
张思之 《中国律师》2002,(11):61-61
律师作为专业人士,是一种职业化身份。律师作为职业,总会也最易在精确把握、周密描述身历亲经事物的基础上,“析万物之理”,从而传达他对客观世界(事物)的认识,表达自我。真理就在其表达中为人们所理解,所接受,从而体现出力量。律师的辩护词和代理词就是这种表达。因此,它必然地蕴涵着律师的才能、水平、风骨、品格乃至气度,集中地反映着作者的世界观。读《郭国汀辩护词代理词自选集》,会得到一种启示:律师的辩词不宜局限于或者侧重于论证执业的实践过程,仅止于表现为“我做了”;重要的是要能表现出作者的“我在想”。一个勤…  相似文献   

10.
要想准确理解已经开始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就必须恰当回答“个人信息为何值得保护”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答案经常与“隐私”的价值关联在一起。但是,对隐私的理解,主要被一种“隐私并不具备独特价值”的化约论所统治;因此,只有击败化约论,才能最终证明隐私的价值独特性,也才能最终说明隐私为何值得保护。击败隐私化约论最主要的理由是,如果认为隐私不具备价值独特性,那么对任何特定个体而言,就只能提供“我是我”的对待,而这种对待将会带来贬损、甚至否认“我是人”的结果,这将会严重损害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1.
实现梦想     
律师是我少女时就有的梦想。当我梦想成真的时候,暗自立下誓言:做史良那样的大律师,十几年过去,我距离自己的目标仍然很远,但我乐此不疲,追求并快乐着。几乎所有的女律师都是经过一番拼搏方取得执业资格,但从业的道路走起来并不轻松,没有哪一个客户因为你是女律师而降低对你的要求。我们想“与时俱进”,只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付出的精力和代价往往更大。选择了这个职业,就意味着远离了养尊处优的生活。事实上,律师业是非常适合知识女性发展的行业。律师职业所需要的思维敏捷、善言辞、善交际等基本素质,许多女性都天生具备。而且…  相似文献   

12.
时下大家都在热烈探讨律师专业化问题。殊不知.大家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律师本来就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职业.是一个目前我国入门要求标准最高的职业.也是一个竞争最激烈风险最大的职业。正是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和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才呼吁或逼迫律师在专业的基础上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无论是业内业外.无论是专家学者,也无论是客户媒体.都要求或希望律师成为专家学者。于是.“专家律师”和“学者律师”便是当前使用率最高的最时髦的词汇。  相似文献   

13.
按《民法通则》规定,律师担任民事诉讼代理,必须在委托合同的基础上,依据当事人在开庭审理前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授权委托书睐行决代理权限。但是,律师在民事代理业务中,往往忽视使用《授权委托书》这一法律文书。常常是法院明确提出向法庭提交授权委托书时,代理人才补办;如果法院不提出要授权委托书,代理人则用《委托代理合同论之。这本就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法律文书,而且《委托代理合同》中关于授权范围写得笼统,很不规范。鉴于这种状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种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9条明确规定:“授权…  相似文献   

14.
张亚军 《中国司法》2008,(5):102-105
律师的社会地位 在丹麦,律师是一种自由职业,这就意味着任何人只要符合特定的条件都可以成为律师队伍中的一员。因此,这一行业与其他所谓的“自由”职业,如审计师、会计师和地产代理人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丹麦执业律师的正式名称是AD—VOKAT。  相似文献   

15.
一、律师的资格律师资格是一个律师职业生涯的起点,只有取得律师资格的人才能以律师的身份执行律师职务。由于律师是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专业人员,必须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道德水准。取得律师资格应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因社会制度、法律教育程序、律师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一般都比较严格。特别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律师资格的取得规定了严格的程序,其中有许多规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英国将律师分成大律师和小律师两种。1974年颁布的《英国小律师法》规定,取得小律…  相似文献   

16.
谢佑平 《中国司法》2008,3(1):52-55
律师职业,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职业,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律师在协助社会主体认识法律权利、正确行使法律权利和救治被侵害的法律权利,促进社会法律秩序的建构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当我们用法哲学的眼光来审视与律师职业相关的若干社会条件时,我们不难发现,无论过去或现在,社会条件不同,律师职业的外在样式和内在机制表现便存在差异。因此,研究律师职业与不同社会条件的关系,揭示其内在规律,对于推动我国社会环境的改造,促进我国律师职业的改革和完善,使其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入世”将对中国律师业带来空前的冲击,对起步较晚的中国律师来说,是挺身面对,还是退而回避?对此,参加全国律协“WTO与中国律师业”研讨会的律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回答当然是前者。用一句律师的话说就是,“如果我们中国律师还想继续做下去的话,就要与更强的对手竞争,这样才能使自己很快强起来”。 有竞争才有市场 自由贸易是一种竞争机制。“入世”后,中国律师首先面临的是挑战。欧美不少大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不俗表现已向我展示了实力。而我国对律师的重视只有十余年的历史。在规模上国外所一般几百名律师较为常见,而中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0,(12):5-5
在法学院校开展律师教育,有助于转变法科学生就业观念。目前法学院学生在就业目标选择上,还存在过分看重公务员职位的现象,而明确选择律师职业的学生比例还不高。从律师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法官、检察官以及公务员,是法律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推动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遏止司法腐败,也有利于解决法律人才分布不平衡现象。法官、检察官及律师等都是法律职业共同体中的平等一员,法律职业的准人途径是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既然具备这个统一的前提,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之间的人员流动应当具有适度的开放性,允许高素质的律师进入到法官、检察官队伍,畅通法律人才的流动和交流渠道。  相似文献   

19.
陈卫东 《中国律师》2000,(10):12-13
一、参加现行律师资格考试的专业化资质要来存在缺陷律师资格,是公民从事律师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提供法律服务所应有的身份特征。由于律师业是向社会提供专业性法律服务的高智力行业,与行业特点相适应,各国都规定了较高的专业化行业准入标准。在英国,律师有初级律师和高级律师之分。无论高级律师或初级律师,其取得职业资格的条件都十分严格。在英国,取得高级律师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具备一定学历。原则上必须是一名学士,并且必须是伦敦四大律师学院的成员,完成学术与职业训练,得到律师学院的认可。(2)必须是规定的…  相似文献   

20.
韩旭 《法学杂志》2023,(1):144-157
律师庭外言论具有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性质,它是律师在庭审中言论的延伸。律师对庭外言论具有更高的注意义务。律师庭外言论具有不同于普通公众言论的特点,包括监督性和补偿性、权威性和公信性、误导性和煽动性、猜测性和评论性。正是由于具有上述特点,有必要对律师庭外言论进行规制。律师的职业身份要求在庭外慎言;律师庭外言论较少受到监控;律师庭外言论具有更强的传播力;庭审实质化改革使律师庭上言论对裁判的影响加强。律师庭外言论应当遵循如下规则:内外有别规则、当事人利益至上且经其同意规则、品格免提规则、禁止过度披露规则、避免自我炒作规则、反制规则和司法主体适度隔离规则。舆情并非真正民意的表达,“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非以舆情为中心。庭审实质化改革背景下,律师应将意见发表在庭内,而不是搞“庭外辩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