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侨园》2010,(8)
主力:时令果蔬 低碳饮食究竟该吃什么?营养专家认为:时令果蔬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于环保有益,是最典型的低碳食品.时令果蔬中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纤维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比较高,而且易被人体吸收,多食用时令果蔬不仅可以控制体重,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三高"等疾病.  相似文献   

2.
《侨园》2011,(8):32
夏季持续的高温会让人体损失多种营养素,如果不能把这些营养素从食物中补回来,就会感觉身体虚弱。由于夏季多数人胃口不好、主食摄入量不足、消化能力减弱,所以要在粥和汤羹上多下功夫,用营养价值较高的汤羹类来补充营养。具体来说,夏天喝什么汤好呢?下面是健康专家为大家推荐的夏日汤羹和甜品,供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毛发变得干枯。饮食中缺乏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C及锌、铁等微量元素,会导致头发干枯、变黄、脱落等。营养指南:营养充足才能滋润毛囊,养出乌亮秀发。饮食上要保证充足的主食、蛋白质和必需脂肪酸。每天至少吃3两鱼肉和瘦肉、1个鸡蛋、半斤牛奶。有条件者可多吃牡蛎,增加锌的摄入。提早出现衰老症状。营养不均衡会加速皮肤老化、皱纹生长、体力衰退。饮食中丰富的维  相似文献   

4.
正超八成国人维生素摄入不足维生素片"走俏"的背后,折射出国人在维生素摄取上的两大问题。首先,维生素摄取量不足,机体免疫力下降。我国居民主要缺乏维生素B1、B2以及维生素A和D。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80%。其次,维生素摄取方式不当,放弃均衡膳食。多数人在补充维生素的时候,本末倒置,宁愿选择维生素片,而放弃日常膳食的营养摄取。同时,并未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而是跟风恶补,导致维生素过量,  相似文献   

5.
石岩 《侨园》2001,(1):21
问:前不久市侨办、侨联评出了“沈阳市侨界‘十佳’人物”,请问是基于什么考虑要评选“十佳”人物? 答:沈阳市侨务工作对象“一高两多”,即归侨侨眷文化素质高,脑力劳动者多,高中级技术人才多。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宣传他们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先进事迹,激励广大归侨侨眷为沈阳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多做贡献,我们评选了“沈阳市侨界‘十佳’人物”。问:“沈阳市侨界‘十佳’人物”已评选几次?多少人获此荣誉? 答:“沈阳市侨界‘十佳’人物”已评选四次,其中第三次(1997年)评选的是双“十佳”,即老、中青优秀归侨侨眷“十佳”人物。共有50人次获此荣誉。问:这次评选的“十佳”人物有什么特点?与往届有何不同?有什么代表性? 答:前几次评选的“十佳”人物,大多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代表的面较窄。而这次评选的“十佳”人物,代表的面较宽,有专家学者,有在国外留学后回国创业人士,有利用海外亲友为沈阳  相似文献   

6.
衍太太何许人也? 乃《朝花夕拾·琐记》里鲁迅笔下一个活脱脱的东方女性。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孩子们眼里的一位‘大好人’。无论孩子们干了什么坏事、闹出什么乱子来,她都一味鼓励、支持。孩子要吃水缸里的薄冰,她和霭地笑着说:‘再吃一块’、‘看谁吃得多’;孩子们比赛打旋子,她从旁计数叫好,直到孩子旋得跌倒。  相似文献   

7.
记者在内蒙古采访,听政府工作人员对我们讲:有一次,南方某省的几位记者来呼和浩特,提了几大包水果,说是怕到这里光吃牛羊肉,缺乏维生素。在繁华的大街一看,应有尽有,才知道是多虑了。但又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这里怎么看不到牛羊和蒙古包啊? 也许是1400多年前敕勒人斛律金唱的那首北朝民歌《敕勒歌》流传太久、太广的缘故,一提到内蒙古,人们就会很自然地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情景,以为内蒙古除了草原什么也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偏见和误解。  相似文献   

8.
《侨园》2017,(12)
正大凡问从泰国回来的中国游客:泰国什么东西最好吃?回答一般都是:水果。到泰国的第一天,一入住宾馆,就会惊奇地发现,宾馆大堂内会有免费的果汁,通常是芒果汁、葡萄汁、柑桔汁。一觉醒来,当你步入宾馆餐厅时,就会发现除牛奶、面包、炒饭、面条等食品外,还有西瓜、芒果、菠萝、番石榴等水果。这让喜欢吃水果的中国游客大加赞叹。饭食倒是吃得不多,水果却吃了一盘又一盘。其后,你才发现,接下来游玩的几天里,不论在哪个餐厅吃  相似文献   

9.
11.多吃深色蔬菜。深色蔬菜是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的蔬菜。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以上。12.动、植物油混着吃。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加快人衰老,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动物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走进菜市场,人们突然开始踌躇起来:吃牛肉,怕有疯牛病;吃蔬菜,怕农药残留超标;吃猪肉,怕瘦肉精怕注水;在饮食结构中占有很大比重的鸡鸭等禽制品,一夜之间又被禽流感闹得风声鹤唳,令人闻之色变。据说近日来水产品销量大增,但水产品也有激素和污染……我们究竟该吃些什么呢,吃什么才真正放心呢?一时还真有些无所适从。  相似文献   

11.
孔蔑和宓子贱都是孔子的学生,两人一起离开师门,出外做官。一次,孔子去看望孔蔑,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收获吗?”孔蔑说:“没有什么收获,却有三样损失:公务繁杂,穷于应付,以前学的东西派不上用场,都快忘光了;俸禄微薄,处处节俭,人家却以为我吝啬,连亲戚都疏远了;做官的人言谈举止都要象点样子,不能随随便便、嘻嘻哈哈,结果朋友也很少往来了。”孔子听了闷闷不乐,又去看望宓子贱,问:“你从政以来有什么损失吗?”宓子贱回答:“没有什么损失,却有三样收获:学过的知  相似文献   

12.
瞭望哨     
《瞭望》1991,(45)
两种“自我标榜” 湖北 成尚城 在今年夏天抗洪排涝那日日夜夜里,给我印象最深者,是奋战在抗洪第一线的共产党。每当有艰巨任务时,每当有生命危险时,许多人都是大声喊道:“我是共产党员,我先上!”此时标明自己是共产党员,不是为了炫耀,更不是为了多一些索取,而是为了比一般人多吃一些苦,多一些奉献,甚至准备奉献自己的生命。  相似文献   

13.
漫谈普通话     
人这一辈子,一个饮食,一个口音,在小时候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比如饮食,南方人小时候吃鱼、吃大米,走到天南地北都爱吃.陕西的关中人小时候爱咥面、咥馍、咥牛肉泡馍,无论身在国内国外想的还是这一口.我们陕北乃至毗邻的陕甘宁蒙晋相同语言圈的人们小时候爱吃小米杂粮、养麦疙饦羊腥汤,再吃什么川菜、鲁菜、苏菜、粤菜风味,再提什么鱿鱼海参、山珍海味宴席也不解馋、不过瘾、不足劲,甚至梦里都在吃小时候的茶饭一老娘做的粗茶淡饭.  相似文献   

14.
科玄论战的主旋律、插曲及其当代回响(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许正是洞察到张君劢论点中的这些缺陷,科学派当即对其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针对张君劢鼓吹孔孟朱王注重内心修养形成的精神文明以及把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对立起来的观点,丁文江径直反诘道:"懒惰的人,不细心研究历史实际,不肯睁开眼睛看看所谓‘精神文明'究竟在什么地方,不肯想想世上可有单靠内心修养造成的‘精神文明';他们不肯承认所谓‘经济史观',也还罢了,难道他们也忘记了那‘衣食足而后知礼节,仓廪实而后知荣辱'的老话吗?"[52]针对张君劢的寡均贫安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现在寡到什么程度,贫到什么田地,君劢研究过没有?那一年北方遭旱灾,没有饭吃的人有二千万人:卖儿女的也有,吃人肉的也有.  相似文献   

15.
唐珍 《党政论坛》2011,(16):41-41
11.多吃深色蔬菜。 深色蔬菜是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的蔬菜。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天吃一斤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应占到一半以上。12.动、植物油混着吃。 光吃植物油会促使体内过氧化物增加,加快人衰老,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增加乳腺癌、结肠癌发病率。动物油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酸等。  相似文献   

16.
十四大报告说:"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原定为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百分之六,现在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情况来看,可以更快一点.根据初步测算,增长百分之八到九是可能的,我们应该向这个目标前进."为什么要把原定的百分之六修改为百分之八到九?我们能不能有把握地实现这个增长速度?为了争取这个发展速度,我们应当注意什么问题?请看下面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侨园》2011,(10):35
秋天患胃肠疾病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立秋以后,天气虽然清凉,但是苍蝇的活力并不比夏天弱,若吃了被苍蝇污染过的食物,就会因胃肠道感染而发  相似文献   

18.
艺术形式里的程式,和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形式一样,它们的形成和应用,即出场的场合有多样性。30年代初到上海,上海人问我:“饭阿曾吃过?”我在四川习惯地听见的这种应酬话不同,是“吃了饭没有?”所以觉得上海那样的句式很生疏也很奇特。不论这种应酬话因地域不同所形成的差别多么不同,它们的一般性是虽表示对于对方生活的关心,却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如果对方回答:“饭还没有吃过”,问话者未必会说“到阿拉屋里厢吃去”的。  相似文献   

19.
周末晚上聊天,谈起北京某县机关干部下基层,要乡村干部让他们吃"敲门饭",就是工作到哪儿就在哪儿吃饭,碰上什么就吃什么的话题.有人情不自禁地伸出拇指连称"好!新鲜事"! 吃"敲门饭"本来不是什么"新鲜事".记得在编写某市军事志的时候,见到一份材料里就记载着,解放初期的干部下乡都是吃"敲门饭".当时老百姓中还流传着一首打油诗:"事先不把招呼打,饭时碰啥就吃啥,加双筷子加个碗,不是一家胜一家."采访一些老人,他们都记得:"那时候,老百姓管干部吃饭是件光  相似文献   

20.
到基层调查,一位领导诉苦说:他一年365天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基层.听君苦言,着实吃了一惊:现在都在提倡下基层,作为基层领导干部为何常常不在基层?据了解,造成基层领导常常不在基层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