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的缺失根源及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存在概念内涵不清、运行中的缺位和利益虚化等制度缺失,其根源在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建构的历史理性的缺乏、物权理论研究指导观念的偏差和农民负担急需减轻的政治压力。扭转物权法理论研究中指导观念的偏差,对作为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农民集体”以民事主体理念予以构造,设计“农民集体”获取其拥有的土地所有权之利益的法律方式,并以作为“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民之个人利益的保护为最终目标,是针对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缺失的根源而妥当解决该制度缺失的务实之路径。  相似文献   

2.
农村集体“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是广大农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焦点.直接关系到农民的根本利益和农村社会稳定。10月17日,肯纪委向媒体通报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的l7个典型案件,50名基层党员干部已分别受到严肃查处。  相似文献   

3.
农民“议会”作为农村村民自治的最新成果,在南京市六合区展开了有声有色的实践,经历了一步步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起来,形成了一系列运行有效的机制。农民“议会”背后,有着主客观原因,这些因素构成了力的平行四边形,有力地推动其发展壮大。农民“议会”在推进农村现代化中起着政治社会化和农村社会组织化的作用,值得推广。但农民“议会”的发展还需要面对和克服一些阻力,还需要以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依托条件,只有这样,农民“议会”的“星星之火”才可以燎原。  相似文献   

4.
作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股份制”改革看似给乡村社会带来了颇具内在矛盾的多重影响,实则在具体社会情境下,与其他宏观结构因素一起,共同导向了城镇化这一后果。在郊区农村,这项改革一方面导致了农民-农村关系的“金融化”转型,使农民的集体权益脱嵌于其对村集体的行政依附,为他们的城镇化迁移创造了新的机会结构;另一方面,农村股份制隐含的独立法人资格为村集体强化组织能动性提供了制度支撑,而股息分红的压力也使得这一类城市周边农村成为专注于土地经营的市场法人主体,嵌入当地土地城镇化的实践场域中。由此,郊区农村股份化成了城镇化机制的一部分。来自农村一端对城镇化机制的能动塑造也启发我们去反思城镇化研究中的过度“城市中心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建立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都依赖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正确看待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三农”问题解决中的作用,正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路径选择是解决“三农”问题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6.
在改革与发展的新阶段和实现农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国农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加快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理论武装,进一步从思想和观念上解放农民,也就是如何通过积极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这方面,郑州市上街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针对富裕后的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重点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突出抓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了“农村政策法纪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教育”活动。通过两个文明的合力,促进了上街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由此而形成“上街现象”。就此,中央…  相似文献   

7.
孙守春  季丽新 《理论前沿》2009,(17):15-16,28
在推动农村政治发展过程中,要自觉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政治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为此,要处理好农民组织化水平与农民政治参与水平的关系、农民政治参与水平与农村政治制度化水平的关系、农村政治制度化与农村政治社会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的重要施政着力点,地方政府的具体路径选择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点之一。说到底,在农业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实质上就是解决农民进城的问题。无论哪个学派从哪个角度来考察,都无法否认农村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民的城镇化,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主体。学术界在研究如何推进城镇化时,多是站在政府的层面上以俯视视角进行研究。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农村的城镇化问题不可能解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发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动员令。在《报告》中,针对农村问题,做出了“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继续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利益”的决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如何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关系,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海南省考察工作时指出:农村开展“三个代表”的学习教育活动,要“着眼于提高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着眼于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着眼于维护和发展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能否把农村的“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来,让农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关键是要把江泽民同志“三个着眼于”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