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芬芬  曹冬月 《人民论坛》2010,(12):132-133
影响外语学习效果的因素分为三大类:学习者个人因素、学习过程因素和环境因素。通过讨论学习者个人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指出只有在充分了解学习者各自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帮助学习者找到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最终取得外语教学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外语习得的最佳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敏 《思想战线》2011,(Z1):422-424
个体差异是指学习者个人因素或自身特征的差异影响第二语言的学习,主要包括年龄、学习动机、认知风格、学习策略等因素。但其中年龄因素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外语学习低龄化的今天,是否学习得越早越好,最好从胎教做起呢?通过对关键期假说的分析和研究,文章谈论了外语学习的多个关键期,在不同的年龄,外语学习都有不同的优势。同时,外语学习可以提早教育,但是不应过早,大概在三岁以后,只要在不同的关键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外语学习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影响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的诸多因素中,学习动机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习者的努力程度和各种语言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本文对外语学习动机过程模式与归因理论进行简要概述,认为将两者相结合,能激发外语学习动机,将对外语学习产生良好效果。最后提出鼓励正确归因,提高外语学习动机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斌 《桂海论丛》2005,21(4):92-94
文章认为由个人因素造成的障碍是影响成人学习外语的主要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有心理障碍、记忆障碍和学习障碍。据此,对成人外语的学习与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杨峻 《前沿》2012,(10):122-124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入学初期的日语专业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观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入学初期的学习者更加注重发音学习、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对母语的依赖性较大。同时,学习者对发音、语言形式要求严谨,强烈重视通过实际的交际来学习外语;他们在承认课堂上应该以教师为主导的同时,又认为外语学习可以不完全依赖教师。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了在日语教学初级阶段的教学工作中需要留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峻 《前沿》2014,(3):150-152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外语学习者受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不适合参加小组活动。文章对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并从小组活动的特点和中国学习者语言学习观念的特点上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现行的小组活动并不适合中国学习者的特点,中国学习者完全有接纳小组活动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顾征 《青年论坛》2011,(3):146-148
外语听力焦虑作为语言学习者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对学生的听力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查分析研究,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学生确实普遍存在外语听力焦虑问题;学生使用外语听力策略与外语焦虑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因此,英语教师应该重视高职院校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通过创造友好和谐的教学环境,加强英语听力学习策略培养等方式,缓解学生的听力焦虑情况。  相似文献   

8.
敖登 《前沿》2007,(2):68-69
一般,我们都认为英语的习得受学习者的天赋、年龄、环境以及动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天赋与年龄是难以改变的,但他的学习则可以通过自身的调整和外界的(比如家庭、社会、学校等)正确引导而起变化。可以这么说,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好外语的前提。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把动机分为两类,即内在动机和外加动机,或整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如何使英语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在英语习得中占主导地位,使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加强对他们的英语素质教育,是摆在我们每一位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潘蓉  谢燕 《前沿》2013,(22):129-130
外语学习由最初的语言学习目的变为一种交流平台或工具.许多学习者希望借助外语来了解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知识,而并非单纯地满足于掌握一门语言.本文从体系主义和形式主义对日语语言交流形成的障碍角度,对语言交流模式的改革进行了两方面阐述,探讨如何消除体系障碍促进学习者的语言表达以及沟通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和教学法角度来看,自尊、学习动机及焦虑等情感因素对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着影响,而且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相互关联。在教学中应调动学习者的情感因素,教授学习者学习和运用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可以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萍 《八桂侨刊》2004,(6):24-25
有研究表明,学习者对目的语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他们的目的语学习成就,肯定的态度会导致学习的成功。在中国,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对他们的汉语学习成就是否也会有如此大的影响?本文想在国外有关目的语文化的态度对外语学习的影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与分析,探讨印尼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与他们的汉语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袁曙光  张静 《青年论坛》2002,(4):105-106
作者在本文中就成年人的外语学习的障碍问题 ,揭示了学习者的动机、心理因素及克服障碍的方法 ,并从心理学的角度 ,提醒成人学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 ,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必须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 ,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与自卑心理 ,进而出现逆反心理 ,导致教育失败。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本文中就成年人的外语学习的障碍问题,揭示了学习者的动机、心理因素及克服障碍的方法,并从心理学的角度,提醒成人学校外语教师的教学方法,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充分考虑培养学生的学习要求、学习技能和学习方法,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情绪与自卑心理,进而出现逆反心理,导致教育失败.  相似文献   

14.
王淑君 《青年论坛》2010,(2):135-137
语际迁移一直是外语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迁移是个复杂的概念,对它的研究不应仅停留在静态层面上,更要从动态角度进行深入探究。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干扰的同时,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学习者应充分发挥母语的正迁移效应,加快外语学习进程。  相似文献   

15.
杨峻 《前沿》2013,(20):140-143
在外语学习中,语言交际是促进外语学习的重要手段,是小组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本文以笔者在大学日语精读课堂上开展的小组活动为对象,对学习者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了分类,并对其中出现的语言交际的实态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实施小组活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个人学好外语的关键因素是提高自身的听力水平,就象幼童在学习母语时,首先是听懂,然后才会开口说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听到一个成语叫“十聋九哑”,真是这样,聋子并不是不会说话,因为他先天聋,听不到别人说话,所以找不到发音的感觉,自然就成了哑吧。听,还能增强语感,提高说、读、写、译的能力。近年来,人们对听力在外语学习和交际中的作用有了新的理解,对听力教学在整个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更为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什么是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学习者怎样才能提高听力理解力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对听力训练的…  相似文献   

17.
外语自主学习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语教学中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被证明不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因此,在以语言运用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轴心的外语教学改革中,自主学习的概念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影响学生外语自主学习发展的内外因素,为探究外语自主学习发展的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个性化学习和相互学习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态势。基于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学习共同体,通过对六名熟手型外语教师的反思日志分析和课堂教学的观察,归纳了专业学习共同体对熟手型外语教师在自主发展意识、教学自主和发展自主方面的作用和成效,探究了熟手型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结果表明,基于课程建设的学习共同体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和学术研究等方面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个人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焦虑是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情感表现,是影响语言学习者二语习得效果的重要情感因素。语言焦虑有性格焦虑、暂时性焦虑、情境焦虑以及良性焦虑、损性焦虑之分;导致语言焦虑的因素有两类:个体化因素和过程化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识别语言学习者语言焦虑的部分外在表现特征,采取如下应对语言焦虑的相关策略:树立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讲究课堂言行举止。  相似文献   

20.
杜小红 《理论月刊》2004,(10):78-79
本文借助多媒体网络在外语学习者语言输入和输出方面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来研究二语习得,试图为 二语习得研究打开一个新的视域。这对提高中国外语学习者的输出意识和输出能力也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