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必须从分析农民工犯罪原因入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要依法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建立解决农民工工资问题的长效机制;建立合理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从文化教育和预防打击等方面采取措施遏制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2.
城市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通过对弱势群体的农民工生存状态的关注,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日渐成为城市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的农民工犯罪而言,它显现出更为鲜明的特点,犯罪原因也更为复杂。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应该从源头预防、流动过程预防、再犯罪预防等三方面综合展开,而国家和社会积极采取措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是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最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4,(11):94-94
胡雪梅、卜平、梁征在《青年探索》2014年第2期撰文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犯罪日渐成为城市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传统的农民工犯罪而言,它显现出更为鲜明的特点,犯罪原因也更为复杂。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应该从源头预防、流动过程预防、再犯罪预防三方面综合展开,而国家和社会积极采取措施,满足新生代农民工合理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则是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最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给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但这一群体的出现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因此,从社会和公安机关两个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犯罪问题、探索控制和预防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群体的治安问题对社会秩序的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农民工犯罪具有群体性和年轻化特征。要帮助农民工建立新的社会网络,使他们适应城市环境。要开展法制教育,使农民工知法、守法,能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应该对农民工采取实名登记、属地管理、集中居住等管理方式,实现其身份的显性化,改变其边缘地位。同时,要从社会保障、政治民主等方面改变农民工的弱势地位,保障其权益。  相似文献   

7.
民工权益保障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人们同情弱者的心理,以"跑长途"的方式,即以应聘为名,打着民工维权的幌子,结伙向招工企业索要钱财,严重扰乱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秩序。从义乌等地近年发生的"跑长途"犯罪情况看,该类犯罪现象的成因可以从民工、企业和社会三个维度加以剖析。作为我国农民工犯罪的一种特殊类型,要防治"跑长途"犯罪,就要充分认识农民工的群体性、过渡性等特点,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思路来解决农民工问题,通过促进就业、维护权益、改善管理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犯罪。  相似文献   

8.
社会学视野下的农民工犯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成文  傅健 《理论月刊》2007,(11):162-165
农民工犯罪的社会学研究主要存在三种社会学理论视角,即结构紧张理论视角、社会控制理论视角和文化冲突理论视角。从结构紧张理论视角来看,我国在社会转型中出现的一些结构性因素影响和遏制了农民工用合法手段来实现其奋斗的目标;从社会控制理论视角来看,农民工自身的社会因素和城市提供的犯罪目标和犯罪机会较多,从而客观的提高了农民工犯罪的机率;从文化冲突理论视角来分析,由于纵向文化冲突、横向文化冲突和阶层文化冲突使农民工的价值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因而导致农民工犯罪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本文以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罪犯为调查对象,描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基本特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生活状况进行流动前后的对比调查。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原始背景、城市社会交往状况、城市社会的接纳程度及自我身份认同是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重要社会成因。这些社会成因是政府制定相关政策、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城市农民工犯罪现象的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当大多数人把农民工犯罪归之于其个人品质的同时 ,也必须注意到犯罪现象背后的非个人因素 ,包括社会的不公正、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农民工合法权益遭受侵犯和对农民工正当权益保护的乏力等问题。可以说 ,农民工的正当、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 ,是解决农民工犯罪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李锡伟 《公安研究》2010,(7):44-48,60
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犯罪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社会、经济、心理、文化冲突等方面的因素,促使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产生。公安机关应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的行为特征、团伙作案特征、文化程度和年龄特征及犯罪目的性特征,加强社会面的治安管理,提高动态环境下治安控制能力,防范新生代农民工犯罪。  相似文献   

12.
犯罪现象是在犯罪主体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变化的,具体的变化特点则蕴涵于不同的犯罪主体和社会环境之中。作为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农民工阶层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样,围绕农民工阶层也出现了诸多社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犯罪就是一个方面。在我国社会和农民工双重转型过程中,农民工犯罪也呈现了明显的规则性变化,而这些规则性变化则渗透着农民工与社会之间的结构性的作甩。由此,预防和减少农民工犯罪也应从这些结构出发,着眼于农民工整体发展战略来构建犯罪控制体系,避免就犯罪论犯罪的片面倾向。  相似文献   

13.
“八成犯罪农民工幼年系留守儿童”谁该反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民工犯罪的这些特点,再次呼唤我们的有关部门,该为民工多点做些什么了。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谢建社披露了基于广东三大监狱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调查的最新数据:农民工罪犯中九成以上在26岁以下,八成犯罪的新生代农民工在幼年时期被留守农村无人看管。其中侵犯财产犯罪占81.0%,性犯罪也已经成为二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是在"新生代农民工"队伍不断壮大、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尚存、就业日益严峻等社会背景下发生的社会问题.课题组通过对上海市市属各监狱在押的"新生代农民工"罪犯的抽样调查,分析了这个特殊群体在性别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社会经历、外出动因、就业、认同与归属等方面的社会特征,归纳出他们具有"团伙犯罪明显"、"犯罪动机简单"、"犯罪年龄低龄化"等8个犯罪特征,并就他们犯罪的原因及如何防止"新生代农民工"犯罪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见证人和建设者,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从基本权益的实现程度上看,农民工是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没有得到充分落实。保障农民工权益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标志。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缺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反映,是劳动异化的表现,违背"以人为本"的要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我国需要以维护全体公民的权益为根本原则,逐步建立严密的法律体系,将社会保障纳入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从而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6.
城市农民工的犯罪时间有诸多特定性。农民工进城工作的次数越多,犯罪的比例就越低。农民工第一次犯罪的时间与进城时间长短成反比,进城时间越短则犯罪比例越高。农民工的犯罪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凌晨,这与其盗窃及抢劫犯罪较为突出有密切的关系。农民工的犯罪还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节后返城与“大秋”前返乡期间呈较高状态。农民工对犯罪时间的选择一般较注重犯罪的机会,而城市居民的犯罪则更注重犯罪的收益。  相似文献   

1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改善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从农民工的实际情况出发,现就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伤保险权益维护工作。要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依  相似文献   

18.
<正>(9月16日—30日)9月20日,常务副省长梁桂在专题研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时强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是一项民心工程,必须"常常抓""抓常常",切实维护好广大农民工合法权益。要找准定位、持续发力,积极推进长效机制建设;要尽快建立综合网络监管体系,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对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行动态监管,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联防联治工作格局;要抓住关键环节,建立行之有效的保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回流农民工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宇刚  陈如超 《前沿》2010,(8):93-96
2008年金融危机作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经历的影响最大的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它促使国内犯罪状况迅速产生变化,其中回流农民工犯罪问题尤具典型性。因此,笔者运用相关统计数据对金融危机中重庆市回流农民工的犯罪情况及其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回流农民工并未对该地区的社会治安、法制秩序造成重大影响。究其原因,是重庆市政府与重庆市公安局积极运作福利——惩罚型社会控制模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工伤维权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关于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国家极为重视,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农民工工伤方面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欠薪问题多是生活问题,而工伤则更多的是生存危机。实践中,工伤农民工的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工伤维权也成为中国农民工面临的不容忽视的难题。应采取措施,完善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