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担当"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中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担当"是"救国",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担当"是"立国",领导中国人民挺起来;改革开放时期的"担当"是"兴国",领导中国人民富起来;新时代的"担当"是"强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日前,在海南三亚市举行的"第57届世界小姐总决赛颁奖晚会"上,23岁的张梓琳凭借"性感、高贵、知性"的独特魅力,从来自世界各地的106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夺得"世界小姐"桂冠,成为中国有史以来首位"世界小姐"。国外媒体如此评论说:"刘翔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的速度;姚明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人的高度;张梓琳让世界欣赏到了中国人的美丽!"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自古就提出了"国虽大,好战必亡"的箴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化干戈为玉帛""国泰民安""睦邻友邦""天下太平""天下大同"等理念世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2)
<正>中国宣布将建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加上已参与行动的3000多人,中国将成为全球贡献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将改变联合国维和的面貌。中国蓝盔25年,为国际维和书写的是"中国担当",贡献着"中国智慧",树立着优良的"中国形象"。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28日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将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率先组建常备成建制维和警队,并建设一支8000人规模的维和待命部队。  相似文献   

5.
<正>"话语"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话语是通过人的自觉活动壮大起来的,话语的每一次在场都确证着人的在场。中国这个"巨人",沿着"中国道路"阔步前行,然而与之相匹配的"中国话语"要么"语力"不足,要么干脆"无话可说",陷入"失语危机"。中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文化的"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今天特别需要用大智慧把它弘扬开来。这里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和",人人都乐于接受而向往的境界;另一个是"不同",那是"时物",那是世界本来的样子,那是创意的源泉,美的出发,充实而光辉的起点。中国文化倾向于不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弄得那么紧张,不主张世界上的事都那么不可调和。"和而不同"是中国人面对这个世界的总原则,也是中国文化贡献给人类的大智慧。"和"的关键,首要在承认不同。如果都相同,就无所  相似文献   

7.
<正>编者按:近代社会以来,西方话语体系就主导着整个世界。当代中国人以"中国道路"成功开辟了"中国模式"的话语体系,但是"中国道路"的国际话语权旁落西方是不争的事实,中国的学术话语则已经陷入"贫困"和"失语"的境地。因此,建构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是主体意识和使命意识正在觉醒的当代中国学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五人获"诺贝尔贡献奖"?一一去年12月27日《新京报》上的这则新闻标题,让人结结实实地"震撼"了一把。因为,如果消息确凿,这将是中国人在104年来首次获得诺贝尔奖项。而且一得就是五人,这能不"震撼"国人吗?及至看完整篇报道,被"震撼"得越高,被"羞辱"得也就越深。其实所谓"诺贝尔贡献奖"不仅闻所未闻,而且跟诺贝尔奖根本就没有一丁  相似文献   

9.
谢韬先生在《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一文中,把"最大修正主义"的帽子扣在"斯大林等人"头上,而把修正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不是修正主义者,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不是修正主义;真正的修正主义者是考茨基等人。不能把修正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当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5,(11)
<正>近几年的"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发展的品质,"一线城市"不再是大多数人的"扎堆选择",平衡生活和发展的关系后,近一半的人希望到"二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仅一成人希望到"一线城市"生活和发展"从现在到今年年底,您会买房吗?"这是"2015中国居住小康指数"调查问卷中的一道题目,结果54.8%的人选择"观望",39%的人明确表示"不买",只  相似文献   

11.
陈明忠说     
《台声》2016,(8)
正参加"二二八"事件抗争,是我自己选择拿枪。七十年代台湾民主运动刚萌芽,我虽然知道坐过牢的人参加这类活动相当危险,但我认为应当为台湾的民主尽力;同时也不愿意台湾继续做美国的附庸,希望中国统一,希望中国富强,希望中国人拥有自尊,不再被人歧视;并且希望在这基础上实现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永远不要再出现人欺负人、人歧视人的不正常现象……这都是我  相似文献   

12.
孔门师生关系是解读中华文化以及中国人心灵密码的重要路径。孔子创办私学,通过"有教无类"无差等的教育来实施文化的拯救;营造自由开明的学术环境,培养"志于道"的"君子儒",造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士",文化获得了独立;孔门师生关系建立在"行其义"的社会责任担当的基础之上,孔门师生以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姿态,播撒道义之火、文化之火,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3.
齐人乔峰 《传承》2009,(17):24-26
一个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却成为中国第一个获得小行星命名荣誉的企业家;一个靠1400元下海的人,却多次跻身《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一个凭借"雕虫小技"的木匠,却完成了从雕刻艺术到雕刻人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张志军 《台声》2014,(10):20-21
<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孙中山先生的夙愿,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夙愿,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夙愿。我们说的中国梦,就是这个民族夙愿的生动表述。中国梦与台湾的前途是息息相关的。两岸双方要巩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基础,深化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这个基础是两岸关系之锚,锚定了,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着眼长远,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总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两岸中国人有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来。  相似文献   

15.
在西周"封建"以及西欧"封建"和五方式论的"封建"之外,还有第四种"封建"的概念,即中国秦至清的"封建",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与前三种封建不同,这种中国式"封建"是中国人用为政治批判的武器,是根据中国社会的特点制造出来的;它是被"污名化"、泛滥化的"封建",是一切腐朽、落后及反动事物的代名词。中国人误解和滥用"封建"的根源,也就是由此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正>调查说明许多人认为,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拥有强大的政治优势;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外关注的"中国模式"的根本在于政治形态,其核心就是中国的政治优势。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谈起政治优势问题,但很多人未必真正清楚中国的政治优势是什么。中国的政治优势究竟在哪里?哪些是真正的优势,需要坚守好保持好,哪些还需要改进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18.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对立德树人尤其是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应认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时代价值,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引导青年学子以批判的眼光学习西方文化,取其所长,为我们所用;应培养青年学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9.
<正>"科学"、"和谐"和"仁爱"的理想和信念,既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信念,同时也构成了整个国家的理想和信念,更铸就了中华民族新时代的精神支撑。什么是改革开放新时代中国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如何塑造这些共同理想和信念?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中国人民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记者 《友声》2009,(1):17-18
<正>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众志成城的一年,是激动人心的一年,也是继往开来的一年。我们共同抗击了年初的特大冰雪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用顽强的意志、执着和爱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坚韧;我们传递和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