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排空 《北京观察》2009,(5):63-64
建成于2008年的国家大剧院位于人民大会堂西侧。外观来看,这是一座银色的巨大建筑,犹如倒放的贝壳。大剧院的外围被水色荡漾的人工湖环绕,湖水如同一面清澈见底的镜子.托起这个巨大而晶莹的建筑.波光与倒影交相辉映。  相似文献   

2.
刘国平 《北京观察》2002,(11):12-13
北京中山堂地处天安门西侧,中山公园内,原名社稷坛"拜殿",始建于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该大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休息或遇风雨行礼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晓沙 《台声》2008,(3):80-87
2008,凝聚着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悠久的文化、热情的市民、神奇的建筑将会吸引全球的目光。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每一天都在发生新变化,美国《商业周刊》曾经评选出当代中国十大新建筑奇迹,北京就占据了其中的七席,国家体育场、国家游泳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国际机场、中央电视台新大楼……它们的出现,给充满历史厚重感的古都增添了蓬勃的生机,让这座世界名城更加具有时代的新气息。北京奥运工程,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地标。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朝气和活力,打造着一个新北京。2008年8月8日在一天天临近,北京,正在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台声》2008,(9):86-96
夺目的奥运会,将北京推向了世界,与此同时,全世界也来到了北京。 他们的眼中,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北京?是挑战建筑概念的“鸟巢”,还是游泳圣殿的“水立方”?是威严伟岸的天安门,还是风挽柳荡的什刹海?是巨形“蛋壳”的国家大剧院,还是扭曲“斜塔”的中央电视台新楼?是老字号云集的前门大街,还是遍布古玩的潘家园?是渗透着东方神韵的首都机场新航站楼,还是平民百姓生活写照的四合院?  相似文献   

5.
舒乙 《北京观察》2010,(12):38-41
<正>北京有不少知名的藏式建筑,有的已是北京城公认的标志物,如集印、藏、汉风格于一体的白塔寺白塔和北海白塔山上的白塔,有的则是著名的名胜古迹,如五塔寺里的五塔金刚宝座和碧云寺里的五塔金刚宝座,有的是皇家寺庙的主殿,如雍和宫的主殿法轮殿和福佑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这些建筑物都有明显的藏式风格,是藏文化在内地传播的不朽见证和永恒载体。  相似文献   

6.
天安门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天安门广场是首都北京的中心,占据了全城最主要的位置。因此,天安门广场的构思首先取决于政治功能,从立旗杆,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到国庆工程无不反映了政治需要,无不由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等最高权力机关决策;一些重要问题如广场太小,建什么内容建筑,也都是由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经济的重要性迫使城市建设者更多地关注突出旅游功能,即在城市发展规划与项目筛选设计上更充分更有效地满足旅游者的观赏、游乐与求知等需求,从而不但能广泛吸引四方游客,而且能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城市建设在以下六个方面必须予以优先安排。1、标志性建筑。在中远程旅游市场上,必须凭借鲜明而又独特的旅游形象才能招来客源。城市旅游形象的视觉识别通常就是一个或几个标志性建筑,如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与凯旋门,悉尼的海中歌剧院,北京的天安门,上…  相似文献   

8.
正实践证明,如果不重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必将导致丧失文化个性的"无国籍"城市的出现,即所有城市呈现相似的建筑模式和街道景观,使人们难以寻找区域的特性和固有魅力。北京城从元、明、清三代的建城史,就不同于西方城市自由聚集发展的历史。北京建城的突出特征就是有完整的设计思想和规划,整体的文化内涵和整体的人文环境,足以说明北京旧城从开始建设就有整体性,用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棋盘式街道、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以及众多布置得当的坛庙、府邸、居住区,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每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都会深情地凝视着屹立在广场西侧的那座宏伟建筑——人民大会堂。这座代表中国人民政治活动中心的标志性建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首都人民为庆祝建国十周年敬献的一份厚礼;是工人阶级发挥聪明才智、辛勤劳动的丰硕成果;也是代表新中国那个时代工程建筑技术水平的精典杰作。  相似文献   

10.
郭伟  林晨 《福建乡土》2011,(6):52-53
我从10岁起至今已经无数次地走进北京。北京在我的心中绝对是“神圣”的,在全世界所有的华人心中,北京都是至高无上的。我相信在世界上没有任何城市能取代北京在一个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我爱北京,是孩童时从一首歌的歌词中认识她的,歌词是这样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相似文献   

11.
“你对政治改革的前景如何估计?”许多路过天安门广场、北京火车站的工人、农民、干部、学生在去年十一月一日这天,接受了无记名的访问卡.这是中国社会调查所在北京十五个繁华的街头,向百万流动居民近行的有关政治改革的随机抽样民意调查.而这天在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里正在举行着有历史意义的大会——中共十三大,即将通过今后开展经济、政治改革的蓝图.这次调查有效答卷  相似文献   

12.
孔繁峙 《北京观察》2017,(10):10-15
随着古都北京再次成为中华民族的国家首都,古都城市的历史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中轴建筑也失去了其原有的历史功能,但古都中轴线作为民族文化遗产,却得以保护并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北京城中轴线及其建筑,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及历史文化,与我国延续数千年的古都城市发展史一脉相承,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独具魅力的古都城市营造体系,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孕育的一种特殊的文化成果。它是我国  相似文献   

13.
神州大地     
《台声》2006,(12):4-5
北京推出“网上空气质量地图”;价廉物美受欢迎60%的美国人喜欢中国商品;世行公布中国内地城市投资环境排名 杭州荣膺榜;北京公布旅游“十一五”规划天安门将建观光车站点;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中国居81位属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4.
林荃 《今日民族》2003,(5):37-39
古塔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中颇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它既展现在城市、乡镇,也展现在郊野,形成独特的风景线。因此,我们在城镇建设、改造与规划时,不能不关注云南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形态多样的古塔文化。追寻古塔文化在云南,历代建筑的佛塔、风水塔很多,仅大理地区就有一百多座,保存下来的古塔也有40多座。从全省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4项,著名的古塔就占4项,它们是大理市唐代、五代的崇圣寺三塔、昆明市宋代大理国地藏寺经幢、西双版纳州景洪南宋曼飞龙塔、昆明市明代金刚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9项中也有许多古塔,如大姚县唐代白塔、…  相似文献   

15.
《北京观察》2000,(9):1
北京是一座有着3400多年建城史的六朝古都,文物古迹比比皆是,特别是皇城、王府、四合院,构成了古城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也形成了它凝重的传统文化积淀。随着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短短20年间,北京城立交纵横、层楼迭起,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已初具规模。然而,在城市改造的过程中,我们曾不断听到、看到、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保护古都风貌与建设国际化大都市,这两个同样响亮的口号却似乎有着不同内涵的城市发展诉求。矛盾的焦点就是“拆”与“留”,对于四合院来说,表现得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孤本"原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或指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手稿或拓本。如今,在轰轰烈烈的城市改造中,青岛借助这个城市特有的孤本--所剩不多、可以代表城市历史风韵的建筑或街区,修旧如旧,成功地使它们成为这个海滨城市的文化招牌。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气势恢宏,高大雄伟。中国许多重大的政治决策都是诞生在这里,它在人们心目中无疑是一处神秘的殿堂。依然是那样的巍峨的风采,但改革开放的政策给这座庞大的建筑物也带来了悄悄的变化:大会堂不再是单独为政治活动服务的神秘殿堂,它为中外游客和各类会议敞开了大门。去年以来大会堂在继续为社会团体、商社企业的宴会服务外,其综合服务开发中心还承包酒楼,建饮料厂,培训厨师,年获利几十万元。眼下他们正在筹备广告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从这些变化中,人们不难看出,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正在出现兴办商业、服务业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对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规划保护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规[2004]36号)精神,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优秀近现代建筑普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优秀近现代建筑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随着我市城乡建设迅猛发展,许多优秀近现代建筑由于没有得到政府认定,也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致使一些优秀近现代建筑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为了认真做好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普查,搞好普查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旧建筑是中国乡土村落文化的代表,当前研究多从建筑美学与城镇化建设的角度谈及少数民族旧建筑的保护、改造与利用,很少考虑到少数民族建筑与乡村聚落空间的公共关系,围绕建筑文化空间的保护治理来探讨少数民族旧建筑的社会关联性,对其民用结构的濒危改造提出了全新思路,反思民族视觉元素保留中历史文化细节的遗落,认为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景观的再生利用提供了现代人"反秩序生活"的宝贵经验,指出纪念少数民族旧建筑所凝聚的人类自然生存能力并使之启迪城市生活是少数民族旧建筑保护、改造与利用的根本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0.
圆中国梦     
《台声》2017,(17)
<正>634.在台湾海峡上建一座世界第一长的类似于港、珠、澳跨海大桥的"世界第一桥",来缩短两岸亲人间的距离。这是我最大的梦想。——石悦清华大学桥梁建筑专业学生635.战酷暑,应高温,把伟大祖国的每一座城市美化好,让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有一个理想的安乐窝,是我们每个建筑工人毕生践行的目标。——石玉硕中国建筑总公司北京公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