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钟瑛 《北京观察》2012,(6):12-14
正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根源在于,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资产的产权量化程度低及产权分布不合理,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化改革。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不仅意味着村民负担的减轻、收入的增加,在更大程度上意味着村民福利的改善。因此,广大农民具有发  相似文献   

2.
吴霞  彭力 《岭南学刊》2001,(1):55-58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多年来辛勤劳动积累的成果,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近两年广东省对农村集体资产的清产核资,全省农村集体资产总额已达4661亿多元.管好、用活这些资产,对于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对广东省的调查,就全省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谈些粗浅看法. 一、广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营运的形式 根据我们 对广东各市县的调查,在多年的实践中,各地对集体资产的营运和管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如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都新英 《前沿》2005,(1):54-56
20 0 0年 12月 2 9日 ,财政部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企业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力措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在内容上作了较大的改动 ,特别是对资产的定义作了重新调整 ,并且扩大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范围 ,资产减值准备由原来的四项扩大到八项 ,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也影响到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者的利益。在此 ,本文对如何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现阶段资产性收入的性质及其产生原因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产收入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地位的变化入手 ,论证了资产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 ,并对剥削进行重新定义 ,阐述了资产性收入在我国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以及对剥削重新定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坛》2014,(9):47-47
韩松在《法商研究》2014年第2期载文《论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土地资产的股份权》认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农民集体成员对集体资产享有股份权是对农民集体所有权理论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单个农民作为集体成员的一分子通过何种途径参与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使中去,分享行使土地所有权带来的收益问题。农民对集体资产的股份权针对的是集体资产,并不是对集体的全部财产。  相似文献   

6.
王昆江  梁素娟 《传承》2010,(24):120-121
自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以来,资产证券化凭借其信用融资、结构性融资和表外融资的优势不断发展,如今也已成为一项被广泛应用和重视的创新型融资工具。结合相关法律制度,阐述资产证券化的含义和特点,并通过分析国外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保障制度,提出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所存在的问题和障碍,以此进行可行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政府以实物划拨和经费投入形成的资产,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接受捐赠、按国家政策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等形成的资产,包括非经营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以下简称政府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源之于民,用之于民,管好用好政府资产,是贯彻执政为民要求的政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国有资源和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管理的意见》(鲁政办发[2007]5号)要求,今后,凡以经济功能为主、以市场效益为主要目标的国有资源的开发和使用,包括国有土地、矿产、海域、场地、水、河道(航道)、砂、石、旅游景点等自然资源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城市公共资源(区位资源)等,在符合国家使用规划和不影响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除公共利益需要外,都要推行有偿使用和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9.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证券化的实质是对未来发生的、可预测的、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基础资产通过证券化运作来发行资产支撑证券。基础资产现金流的可预测性成为资产证券化能否成功运作的核心问题,预测性信息披露理论对构建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理论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资产证券化强制性预测信息披露和自愿性预测信息披露共同构成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美国证券的预先警示制度和安全港制度不适合资产证券化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建立。  相似文献   

11.
白海娟 《前沿》2006,(5):117-118
我国现行公司资本制度是以资本信用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制度规范。实践证明,公司资本信用并不能实现有效保护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初衷。为此,笔者通过分析公司资本,资产和净资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最终得出资产信用才是真正有效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的根本所在。  相似文献   

12.
谈谈对现阶段我国资产性收入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茂松  丁宁 《湖湘论坛》2003,16(5):53-54
一、问题的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之相适应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的分配制度。因此 ,当前居民的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还有资产性收入。所谓资产性收入 ,是指个人或集团凭资产获取的收入。它内容广泛 ,形式繁多 ,主要有银行存款利息、购买政府债券或企业债券的债息、购买股票的股息、创办企业的利润、地租房租、技术转让费等等非劳动收入。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部分收入在居民收入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凭资产获得收入的“有产者”也越来越多。面对这一现象 ,…  相似文献   

13.
追回转移国外的犯罪资产。是国际法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国际司法合作制度新近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结合《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物公约》、《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相关条款的规定,分析实体法、程序法、证据法、司法协助法规则,研究追回资产国际立法初步确立的一整套原则、制度、规则和规范。探讨追回资产国际立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构建了腐败资产的追回与返还机制,为追回腐败资产的国际合作提供了国际法依据。本文结合《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从直接追回、间接追回以及资产的返还与处分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腐败资产追回制度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建立跨部门的协调性机构代表国家在境外提起民事诉讼;促进我国没收裁决在外国的承认与执行;构建资产分享制度。  相似文献   

15.
财产与资产,一字之差。在许多地方农民的眼里,却相距十万八千里,明明拥有不少的财产,却过着穷日子。  相似文献   

16.
国有土地资产是国家依据法律拥有的土地财产,在当前的土地资产营运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侵吞国有土地资产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应明确土地资产产权关系,建立新的国有土地产权制度;建立科学的土地资产评估的理论方法体系,完善和全面实行标准地价、标定地价的公布制度;健全法律法规,强化执法监察,加大对违法用地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17.
杨静 《小康》2011,(10):114
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瓶颈是:海外资产安全难以有效保障。因此,应该尽快建立保障中国企业和公民海外资产安全的制度体系,以此破解制约企业"走出去"的瓶颈  相似文献   

18.
家庭资产与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Q检验方法按照家庭净资产将城镇居民分为三个资产群体,在生命周期理论框架下建立消费模型,比较不同类别资产对各资产群体消费支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收入仍是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制约因素,且随着家庭资产的增加,收入弹性下降而资产弹性上升。因此,政府应该以提高收入水平为主,加速资产积累为辅,刺激消费需求。分不同资产类别进行研究发现,固定资产(主要是住房资产)所占比重较高且对消费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政府在防止房地产行业泡沫的同时也必须引导固定资产保值预期,否则可能会对消费需求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林 《湖北社会科学》2003,(11):123-124
现有的资产评估体系对债权性资产缺乏统一规范和评估方法,导致评估实践中对信贷资产的评估遇到了很多难题。信贷资产评估除了要遵循资产评估的一般原则外,还必须与信贷原则及信贷资产特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董志勇  潘玥 《前沿》2009,(9):64-69
实验经济学自诞生以来,不论是在方法论还是在研究领域上,都取得了较大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后,实验经济学家将研究的范围扩展到了资产市场上。本文主要回顾了实验经济学对资产市场的实验,总结了针对信息有效性、资产价格泡沫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三个方面的实验检验和相应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