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本文报道了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亡1例。本例研究表明,现代尸体影像学方法对于脑血管病变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建议作为新冠肺炎相关神经系统损伤死亡案例检查的常规方法。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52岁,既往体健。2023年1月某日,感染新冠肺炎后被人发现死于出租屋内。由于家属拒绝尸体解剖,为查明死亡原因,在尸表检查后对其进行了全身高分辨率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和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PMCTA)。  相似文献   

2.
Xia J  Zhang LL  Chen XS 《法医学杂志》2007,23(6):447-449
气体栓塞是一种较多见而又威胁生命的医疗操作并发症,在法医学实践中也时有所遇,但易被检验者所忽略;也常因尸体放置较久而给法医学检验和鉴定带来困难。在此综述了静脉气体栓塞的病因、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的意义及注意事项,认为超声心动图、CT和MRI等现代成像技术在气体栓塞的临床诊断和法医学鉴定中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初步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脑梗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例脑梗案例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讨论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陈旧性脑梗或急性脑梗的系统诊断能力。结果 PMCT可用于陈旧性脑梗塞区域大小、部位和形态的记录,死后变化引起的脑组织密度改变无法完全掩盖生前陈旧性脑梗死。PMCTA能进一步满足狭窄、闭塞脑动脉血管的精准定位,通过观察狭窄闭塞血管对应供血区域是否出现低密度梗死灶,可用于是否存在急性脑梗(<24 h)的判断。利用尸体影像学单一方法判断脑血管狭窄闭塞的原因尚具有挑战性,未来通过影像学引导进行尸体脑病变血管的精准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望解决这一难题。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尸体脑梗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将其作为法医尸体脑血管病理学检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4.
<正>在利用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1例缢死尸体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损伤。为明确上述损伤性质,作者对该例尸体影像学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回顾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现代高分辨率PMCT和多期PMCTA,在本例缢死者胸腔积血出血源和椎体离断力学机制分析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某男,87岁,于家中自缢死亡。在进行常规全身高分辨率PMCT检查时,意外发现死者存在大量胸腔积血和椎体离断。为探查胸腔积血出血来源和分析椎体离断形成机制,进一步对死者进行了多期PMCTA。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尸体影像学方法在肠穿孔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2例肠穿孔(和4例对照案例)的尸体影像资料(PMCT和PMCTA)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尸体影像学方法用于肠穿孔的诊断能力。结果 PMCT对于肠穿孔引起的游离气体、液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时还可观察到腹盆腔低下部位的脓性分泌物,PMCTA能够发现肠穿孔部位造影剂的渗漏,因此可用于穿孔部位的准确定位。结论 尸体影像学方法(PMCT和PMCTA)在肠穿孔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可以作为法医学肠穿孔诊断或解剖前穿孔定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 对高度腐败的无名尸体复原面貌进行身源识别,历来是法医工作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应用理化方法尽可能消除面部软组织的腐败液、气体,使呈巨人观肿胀的面部软组织恢复到能够辨认的程度。一、材料与方法取一具儿童尸体置室温31℃自然腐败呈巨人观状态。取离体尸体头部,经颈总动脉插管灌入脱水剂(饱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方法 对满足研究条件的25例机械性损伤死亡案例进行回顾性研究。以全身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PMCT)检验的骨折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尸表检查对于不同解剖部位和不同骨折类型的灵敏度大小。结果 尸表检验仅发现不足1/2的骨折,且极易造成3个解剖部位(肩胛骨、椎骨和骨盆)和3种骨折类型(线状非完全性骨折、线状完全性骨折无错位和局部凹陷性骨折)的漏诊。结论 尸表检验用于骨折检查的灵敏度较低,引入现代尸体影像学检查可有效改善这一现状,以提升法医学尸体检案质量。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8岁,某日上午11:00许被发现死于其租住屋内。因其死亡突然,家属要求尸体检验。1.2尸体检验尸表检查:全身未见机械性损伤痕迹。尸体解剖:全脑质量1 380 g,脑底动脉可见脂质斑块,前交通支见约0.4 cm×0.3 cm大小的动脉瘤破裂,伴多发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区位置和大  相似文献   

9.
初步建立经颈内动脉介入注射造影剂的尸体脑血管显影方法。经颈总动脉TERUMO 6F鞘管穿刺置入颈内动脉后,分别采取单侧和双侧动脉注入碘造影剂,经CT扫描获取脑部血管图像。单侧颈内动脉显影剂注射后,仅显示同侧大脑内动脉血管走行;双侧颈内动脉显影剂注射后,可获得较完整的脑血管影像。双侧颈内动脉介入方式注射造影剂可以获得较好的尸体脑血管造影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上颌窦积液在溺死尸体中的影像学特征,探寻其形态特点及在死因诊断中的价值,为溺死虚拟解剖研究提供客观证据支撑。方法收集北京市公安司法鉴定中心2019年进行死后CT检查的案例154例(溺死者31例,非溺死者123例),均经全身多层螺旋CT扫描后进行临床影像学专家双盲阅片,对影像学表现中有上颌窦积液的尸体进行上颌窦穿刺,统计上颌窦积液检出率,并在3D DICOM工作站测量上颌窦积液的CT值及积液量。结果溺死者上颌窦积液检出率为100%,形态为水平液面,量为1.2~11.2 m L,CT值为6.08~19.02 Hu,平均值为12.85 Hu;非溺死者上颌窦积液检出率为19.51%(24/123),形态为波浪样或毛刺形,其内可见气泡,量为0.4~13.4 m L,CT值为23.68~77.75 Hu,平均值为42.08 Hu。两者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死后CT检查的方法,观察和测量水中尸体上颌窦积液的形态及CT值,可作为溺死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尸体腐败是指尸体受腐败菌作用,组织分解消失的过程。由于法医学对尸体腐败的研究不够多,尤其是实验性的研究不多,故腐败发展的程度与死后时间的相关规律还远未完全被人们所掌握,要据此推测出较准确的死后时间比较困难。尸体腐败最早的表现是在右下腹部皮肤出现污绿色斑,即腐败绿斑,简称尸绿。春秋季节的尸体,通常在死后24小时左右出现[1],夏季10小时左右出现,春秋季节1~2天,冬季3~4天[2];尸绿发展至全身(尸)有需要10~12天的[3],也有仅需3~5天的[4]。腐败时产生气体,腐败气体在各组织器官中不断增多形成腐败气肿,使尸体…  相似文献   

12.
魏清春 《法医学杂志》1996,12(3):151-152
本文根据我室12年所检验的11例栓塞死亡的尸体,结合4例具体案例,对几种栓塞的临床表现做了简要概括、对不同条件下栓塞的形成机理、致死原因及简要注意事项等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尸体断层影像学(post-mortem cross-sectional imaging,PMCSI),也称虚拟解剖(virtopsy)或解剖画像(Ai),是法医学的革命性技术。较国际而言,我国PMCSI领域发展相对缓慢。进行系统的PMCSI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对于厘清国际PMCSI发展整体概貌和制定我国PMCSI发展战略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2013-2019年PMCSI领域下27个专业术语不同组合进行在线文献搜索,并对文献的年份、作者、研究领域、发表杂志、作者单位、发表国家等系列指标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世界PMCSI发展迅速:PMCSI已成为国际法医学的研究热点;瑞士、日本和英国PMCSI研究位居世界领先地位;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尸体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尸体磁共振成像三个领域研究最为深入;PMCSI研究已得到相关学界的认同;法医日常检案中普及PMCSI是世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0年CT首次应用于死后尸体检验以来,不断有学者对其在全身尸体检验中的价值和优势进行探讨。CT用于解剖前的系统检验,对解剖有指导作用,可以与解剖所见互相印证,有时还能弥补解剖检验的不足。本文综述了CT技术在尸体检验中对死因分析、致伤方式推断和个体识别等方面的主要应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提示CT技术与其他学科联合应用将在法医病理学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缢死尸体与其他死因尸体的PMCT影像,探讨真空现象在缢死案例中的应用。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且死因为缢死的尸体影像和其他死因的尸体影像进行对照,观察胸锁关节、锁骨周围软组织、椎间盘内以及舌骨周围软组织内有无气体密度影,观察舌骨有无骨折。结果缢死组舌骨骨折、舌骨旁软组织内真空现象、椎间盘内真空现象、胸锁关节内真空现象、锁骨周围软组织内真空现象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真空现象并非是物理意义上的真空,而是由组织内的气体聚积形成;真空现象在椎间盘中部出现可作为尸体缢吊时椎体受重力影响过度纵向拉伸的依据;真空现象在软组织中出现可以作为软组织受周围外力作用的依据或者肺部过度通气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1案例资料朱某,女,42岁。某日因交通事故致全身多处疼痛,以“右枕部头皮下血肿、肝破裂”收治入院。1.1病历资料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右枕部皮下有一3cm×3cm包块,触痛明显,腹部皮肤未见明显外伤异常。右季肋部、剑突下压痛(+),肝区叩痛(+)。CT示(图1):肝周、右结肠旁沟、盆腔积液;腹部B超示:盆腔积液,肝右叶局部回声增强。术前行“肝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肝右动脉血管见团块样不均匀染色;急行“肝右动脉介入栓塞术”,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术后复查见肝右异常染色血管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三维螺旋CT对尸体进行检验,探索其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诊断能力及其优势,同时积累尸体CT检验的经验。方法对机械性损伤致死的10例尸体在解剖前行全身CT检验,随后在CT诊断的指导下进行尸体解剖,比较两者在损伤的诊断、显示效果方面的差异。结果尸体CT检验可以清晰显示身体各部位骨折及体腔内出血的三维形态特征,而且可以敏感的检查到全身各部位的积气,对于非常规解剖暴露的部位,在解剖前行CT检验可减少骨折的漏诊;对软组织内出血、器官破裂等未能形成明显X线密度差异的损伤,CT检验效果欠佳。结论对机械性损伤尸体的检验,CT有其特殊的价值,可作为尸体解剖前有效的补充,避免损伤的漏诊;对于某些无法进行尸体解剖的案件,CT检验所见可作为死亡原因判断以及致伤方式推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使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技术对高坠伤的损伤特征进行观察分析,并通过对高坠伤的分析和观察重建高坠过程,从而探讨MSCT在分析高坠伤案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真实的高坠伤案例为对象,分别运用MSCT平扫、三维重建技术对尸体进行全面检查,联合运用系统尸体解剖分析高坠伤死亡方式等特点,比较尸体解剖和MSCT在获取损伤信息方面的差异。结果MSCT扫描结合三维重建,发现全身多部位骨折以及肝破裂,尸体解剖与影像学检查结果相对应,推断死亡原因为高坠致全身多发伤。结论 MSCT在高坠伤案件致伤方式分析中可作为传统尸体解剖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不同类型案件中的死者进行死后尸体CT扫描和常规尸体解剖,探索PMCT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7例因不同原因死亡的个体进行全身PMCT扫描,随后进行系统的尸体解剖,通过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分析PMCT与传统尸体解剖在不同类型案件中应用的优点和不足.结果 在7个案例中,尸体上总共检出67处阳性发现.其...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某男,23岁,因"右侧颜面部红肿、发热伴皮肤改变及畸形20余年,加重4年余"入院治疗,诊断为右侧颞面部动静脉畸形,入院后第二天在全身麻醉下行"双侧颈动脉-双侧颈外动脉造影+右侧周围动脉栓塞"治疗。术中患者突然血压下降,最终经抢救无效死亡。1.2病史摘要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侧颜面部有"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