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指出,法国中央集权制的不断强化与传统社会自治共同体的衰败,这两者间的互动互促关系是"旧制度"与大革命形成的内在机理。这一观点是相当有道理的。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有效的城乡自治传统,是中世纪法国封建制稳定存在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基础。而这一基础被动摇之日,也就是法国封建制度解体之时。历史地看,成功的人类文明都需要有广泛而有效的社会自治作为自己的基础,而社会转型成败的关键在这个意义上,维系于社会能不能因应时代变迁而更新自己有可能落伍的自我治理形式。传统的社会自治如何实现自我超越,是托克维尔留给我们的一个后续性课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托克维尔对大革命前旧制度演变过程的考察,从代理问题的角度分析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因果关系。法国自路易十四开始加速强化中央集权,这个过程对法国原有的社会治理机制造成全面破坏,此后王权对社会各个层面的统治不可避免地产生严重的代理问题,结果导致社会矛盾全面激化,从而最终引发大革命。大革命的爆发正是旧制度的代理问题耗尽了社会所有的良性资源以及路易十六的改革来得太迟、太慢所致。  相似文献   

3.
张铭 《理论视野》2013,(4):29-34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将影响革命的长时段原因与短时段原因结合起来,力图找到一种能理解大革命起源的阐释原则。这一努力使托氏在大革命造成的社会断裂背后,发现了历史自身内在连续性;在大革命带来的冲击的背后,发现它的创新极为有限。对处于社会转型中的"后发国家"来说,法国当年的困境具有自己的"现代性",而书中体现的方法论与立场所具有的"超前性"也使其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读雨果的《九三年》可以感受大革命的暴风骤雨、血雨腥风,读《旧制度与大革命》则可认识法国革命前的政治,而这往往是被人所忽略或遗忘的.  相似文献   

5.
甘正气 《团结》2013,(1):52-54
2012年年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主持听取专家学者对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的座谈会时,向与会专家推荐了法国历史学家、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王岐山为什么要推荐这本书?这本书里究竟说了什么?  相似文献   

6.
法国有两位伟大的作家,各自写了一部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伟大作品,他们就是雨果(1802—1885)和托克维尔(1805—1859),雨果的《九三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均是作家生前最后一部有影响力的著作,和各自代表作(《悲参世界》与《论美国的民主》)相比,篇幅和知名度都要小,但都是被低估的巨著。  相似文献   

7.
法国近代发展的历程伴随着暴力和冲突。自由、平等和博爱这三个法国大革命所产生的三个硕果并没有真的成为保护法国人民的福泽。从1789年起,法国在历经了近两个世纪的冲突后,最终在第三共和国时期达成了妥协,实现了大革命中所提出的政治主张。托克维尔作为法国大革命的反思者,在《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这两部书中对民主、自由和平等进行了阐释,剖析了法国独特的历史文化,运用比较的方法,在全球视野的背景下看待法国问题,使得第三共和国的政治家们完成了从街垒到议会的嬗变。  相似文献   

8.
托克维尔一方面是一位著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另一方面他非常热心地支持当时法国在海外——特别是北非阿尔及利亚地区——的殖民和扩张政策,这一"矛盾"即所谓托克维尔的"阿尔及利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近年来托克维尔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主流的以詹妮弗·皮茨(Jennifer Pitts)为代表的"自由帝国主义"论者认为,托克维尔的帝国立场在最终的意义上与其严肃的政治理论不相契合。这一解释角度具有很大的缺陷。事实上,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在托克维尔自身的思想中,自由和帝国二者之间并没有那么大的矛盾,而这二者的结合更应该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托克维尔的自由概念,而不是简单地认为这是一个错误。  相似文献   

9.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对法国君主专制的具体分析中,勾画出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一些共同特点:它以社会资源的某种"自由流动"、特别是小土地所有制为主要经济基础,以对"全能国家崇拜",以及民众的自私、精神"碎片化"为思想文化基础,以中央集权的官僚制为组织手段与制度要件,进而形成一种没有法律、制度等"正式约束"的君主集权。本书可谓一部研究专制集权制国家类型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英美文官制度建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英国1854年对"恩赐官职制"旧官吏制度的改革,创立了西方最早的文官制度.美国1883年对"政党分赃制"旧官吏制度改革,确立了美国文官制度.英美文官制度建立后,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并且与各自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传统文官制度模式.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科学技术革命开拓了广阔的社会事业范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强化了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政府干预经济活动和管理社会公共事业的扩大,使政府活动内容趋于复杂多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英美传统文官制度暴露了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为了加强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11.
唐斌 《行政论坛》2011,18(3):18-22
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其政治制度移植的思想主要蕴涵在《论美国的民主》这部学术经典中。这一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实践与他个人的政治抱负相结合的产物。在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看来,托克维尔的政治制度移植思想凸显了移植而来的正式制度与本土非正式制度之间的紧张关系,两者需要持续的融合。这一思想对中国的启示在于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重视政治制度移植的必要性与相容性,正视传统政治文化的历史继承性,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2.
朱沅沅 《理论视野》2012,(11):61-63
将小说《双城记》置于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之中,结合狄更斯的创作经历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爆发原因的分析,探讨狄更斯对法国大革命的理解,解析他所塑造的有争议的革命者和群众形象以及他对大革命所持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外曾祖父在大革命中被送上断头台亚历克斯·德·托克维尔生于1805年,出身法国穿袍贵族,相对于佩剑贵族,他们主要出任文官。托克维尔家是法国“世族”,历史可以上溯至12世纪,其先祖参加了征服者威廉入主英伦的黑斯廷之战,获得了在诺曼底的封地。  相似文献   

14.
"行政国家"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托克维尔以来的政治理论家已经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国家内部的行政机构在历史因素的作用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与复杂性;这一趋势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大强化,行政开始包裹政治。当代的行政学家将这一公共行政领域的发展趋势称之为"行政国家"现象。某种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已经是行政国家。人们针对行政国家的问题,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政治的方案与管理主义的方案。迄今为止,没有真正有效的方案可以解决行政国家问题。  相似文献   

15.
程建锋  张志超 《学理论》2009,(10):70-71
玛丽·雪莱的代表作《弗兰肯斯坦》中的怪物因处处受到歧视而反抗主人、反抗社会、报复人类,最终自焚而死,这折射出了法国大革命中革命群众由于旧制度的极端不平等所引发的对平等的矫枉过正式的关注,以至于对社会展开血腥的报复。本文从怪物反抗的原因、需求和疯狂报复等方面对法国大革命进行了别样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张琳 《理论视野》2013,(9):21-25
从五四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早期。在充分肯定早期传播在整个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历史功绩和地位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并分析当时的历史局限。受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不够、理论准备不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和思想体系的认识不全面、理解欠准确,对俄国和日本人诠释的马克思主义缺乏理性分析和思考这几个方面的局限。这与后来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中的某些现象有着紧密关联。指出其历史局限和不足,并不是要苛求前人和挑剔历史,而是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当历史的航船行进到重要转折关头,往往都会出现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浪潮。一波又一波思想解放的浪潮荡涤了那些阻碍社会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旧制度、旧事物,从而不断地将历史的航船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市化正在经历着一场重大的制度变革,许多旧的制度安排需要逐步摒弃和淘汰,一系列新的具体制度有待于建立和完善。研究和探寻这一历史巨变中有关户籍制度的障碍,既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制度创新难题。  相似文献   

19.
"大一统"的社会整合机制作用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必然性,是人的历史活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产物.从1978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又一个制度创新的历史时期,和两千多年前不同的是,这次的制度创新不仅是要解决吃饭的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如何富强的问题.正因为如此,这一次的制度创新也不可能仅仅在自身的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产生的社会机制的作用而运行.改革开放20多年的实践,在引入的西方的社会分工机制的推动下,中国传统的"大一统"社会结构正在和已经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托克维尔在对美国新英格兰乡镇自治的考察中建构了以"身份平等"为意义表达的"民主"内涵,并提出专制化倾向的问题域。这一问题在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表现为制度文本中的民主精神难以在实践中实现,民主制度外缘式推进模式面临本土化等。"民主"社会专制化问题根源于自治主体缺乏美国新英格兰乡镇自治所具有的乡镇精神。求解"民主"社会专制化问题的关键在于培育村民的公民精神。通过嵌入式自治制度提高村民自治的广度、深度和效度,使村民在村民自治中体验到合理利益的满足的效能感,将这种效能感升华为我国独特的"乡镇精神"——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