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吃扁食     
太原、晋中人有个习惯,大年初一吃“扁食”。扁食,即饺子。要在除夕夜里包好,边包边“熬年”,一直到正月初一凌晨。而且整个春节期间家家都以“扁食”为主要食品。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春节吃饺子,含有吉利的意思,称之为“更岁饺子”。人们还把面条和饺子一起煮着吃,叫“银线缠元宝”。吃扁食  相似文献   

2.
大拼盘     
一年两头春:翻开日历,1995年和1996年的“立春”都是2月4日。农历乙亥年开始于1995年1月31日(春节),结束于1996年2月18日(除夕)。这样,乙亥年中包含两个“立春”,  相似文献   

3.
闹春祈福     
周朝 《浙江人大》2012,(Z1):88-89
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中国人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常  相似文献   

4.
除夕     
《台声》2017,(3)
<正>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夜、岁除、大晦日,是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除夕"中"除"字的本义是"去",引申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因而"除夕"便含有旧岁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的意思。台湾人过春节的方式,主要是和福建闽南客家地区差不多。除夕这天晚上要吃团圆饭,也就是"围炉"。在团圆饭前,有的地方还会先祭祖,团圆饭之后就是守岁。  相似文献   

5.
春节之最     
冉燃 《中州统战》2001,(1):41-41
最早的“祭灶”。“祭灶”又名“送灶”、“过小年”,是春节的开始。民谚曰:“腊八祭灶,新年来到”、“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早在先秦时代,古代先民就把祭灶列为五祀之一。最初的“祭灶”是为了祭祀最早发明锅、灶的祖先。 最早的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五,家家扫尘土”。扫尘也称“扫陈”、“掸陈”。据《周礼》记载,每逢过年,皇帝都要下诏“令州里,除不蠲”,即大扫除之意。晋代《拾遗记》载,扫尘的习俗可追溯到帝尧时代。 最早的“除夕”。“除夕”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载,古人在新年前一天…  相似文献   

6.
<正>“麻烦帮拿一下快递。”“请报给我收件人的手机号。”“139XXXXXXXX……”“找到了,这是您的快递,别忘了核实信息。慢走。”…………1月20日下午,距离除夕还有7天,菜鸟驿站盛天果岭服务中心内人头攒动,取包裹、寄快递的声浪此起彼伏。随着春节长假的临近,赶在最后一拨通过网上买年货、寄东西、退换货的顾客络  相似文献   

7.
富权 《两岸关系》2012,(2):36-36
春节到来后,马英九从小年夜起开始其一连四天的拜年活动,共安排了30个行程。除夕除慰问军警人员之外,还与吴敦义一同参加法鼓山“除夕闻钟声”祈福活动,许下新愿。初一,他拜访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资政林洋港,请益“国政”。初二,马循例到苗栗马家庄祭祖兼谢票,也将到新竹褒忠义民庙、新竹天公坛等祈福参拜,并发送新春福袋,还将参加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的新春团拜。  相似文献   

8.
可圈可点     
大款买下新年敲钟权送官员据《国际先驱导报》报道:春节临近, 某旅游公司更加忙碌,他们将协助确定这个南方城市中一座大寺的除夕敲钟权归属。“这个对于寺院来说,基本是无本经营,一年内除了元旦和除夕那两天,其他时候敲钟都不要钱。但是你知道能赚多少吗?元旦卖出去的第一响钟,就是8888 元,除夕的价,只会比这个更高。”据透露, 除了用公款买钟声的行为之外,一些企业已经开始买下敲钟权送给官员。  相似文献   

9.
蒋建春 《台声》2003,(12):20-22
我的祖籍地是台湾。为了赶上我家半个多世纪后的第一次隆重的全家大团圆,去年春节我和妈妈匆匆办好赴台手续,在除夕那天的清晨上路了。我们由北京乘飞机到香港后,因为办理换证的中华旅行社除夕要提前下班,所以又马不停蹄地乘公车赶去市中心把台湾发的通行证副本换成正本,换完证,我们又返回机场,候着华航除夕最后一班飞回台北的班机。“我们兄弟三人已经在桃园机场等着接你们呐!”长途电话里传来大哥激动喜悦的声音。“我们是开车从太鲁阁赶过来的……”。从台北打来的长途电话缓解了我和妈妈在香港候机转机的焦虑和不安。大哥从小被留在台湾…  相似文献   

10.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农历头一年的最后一天(俗称除夕)和次年的第一天(俗称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头一年农历腊月(12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次年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  相似文献   

11.
《精神文明导刊》2001,(3):13-16
农历除夕,正当千家万户忙着挂灯笼、贴春联、欢欢喜喜迎接新世纪第一个春节的时候,几名“法轮功”痴迷者却在李洪志“升天圆满”妖言的蛊惑下,在天安门广场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自焚事件。悲惨的事件进一步暴露了“法轮功”邪教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本质,也再次向“法轮功”痴迷者敲响了警钟:执迷不悟、追随邪教,祸国殃民毁自己。  相似文献   

12.
正工作再忙,回家的方向总不会变。一年一度、周而复始的春节对于郭欢叶来说,就是希望能多陪陪家人。新年即将来临,媒体人依然需要坚守在新闻一线。河北某报社的郭欢叶也是如此,除夕前一天才能回家。工作再忙,回家的方向总不会变。一年一度的新年对欢叶来说,就是希望能多陪陪家人。过年就是"回家"今年的春节如何过?欢叶说除夕、初一和老公在婆婆家一起过,初四回娘  相似文献   

13.
长江新添三艘豪华游轮1993年圣诞节和1994年春节期间,中国皇家公主号游船从上海逆长江而上,分别举行了“平安夜狂欢”和“除夕狂欢夜”的试运行,给长江的冬季旅游平添了几分热闹。从1994年3月起,它将在滔滔万里的长江上投入旅游运营,为海内外人士到三峡...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0,(1):26-26
壮族 分布在广西、贵州、云南、广东等地区的壮族同胞,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家庭还包制1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一年沸腾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今年除夕前,温家宝总理在山东济宁、菏泽与农民一起过春节,穿的是一件绿色羽绒服,样式陈旧,已经显得皱巴巴。有细心人注意到,这件棉衣,就是1995年温总理时任书记处书记时外出视察穿的那一件。连日来,数十万网民为总理的朴素节俭而感动。“向温总理致敬”,“愿总理的简朴作风能感劝整个中国”……大家丝毫不吝啬各种赞美之词。  相似文献   

16.
新语     
《小康》2013,(3):22
弃炮族,指在春节时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以减轻空气污染和减少灾害的一类人群。中国多个城市呼吁,在2013年春节不放或少放烟花爆竹。截至除夕当天,北京共销26万余箱烟花爆竹,同比去年41万箱,下降了37%,集中燃放持续的时间比往年有所缩短。从除夕零时至24时,全市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  相似文献   

17.
新春旧俗     
《台声》2007,(1):22-32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的祭社,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司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社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  相似文献   

18.
在我的记忆中,1980年的春节是我有生以来最欢乐最开心的春节,原因很简单,父亲彻底平反了。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我家一直笼罩在悲凉的气氛中,即便是过春节,也听不到欢声笑语。记得"文革"中有一年临近除夕时,我从外地做工回来,咬  相似文献   

19.
除夕,飞雪飘然而至,漫天飞扬的雪花增添了春节的温馨与祥和。各家各户忙忙碌碌,喜气洋洋,呈现出一派节日团圆的气氛。多少年了,春节带给全家团圆的企盼,总因父亲忙于工作而难以如愿。如今父亲退休了,全家入该过个团圆年了。纷纷扬扬的雪花,唤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一个个飘雪的除夕之夜涌上我的心头……我5岁那年除夕,母亲准备好了年夜饭,全家人欢欢喜喜地坐到桌前,突然唐叔叔披着一身雪花闯了进来,对父亲一阵耳语,父亲立即拿起大衣,对母亲说:“你们吃吧,局里有重要事。”匆匆出门上了三轮摩托,消失在漫漫大雪中……盼父亲…  相似文献   

20.
合和 《今日民族》2005,(1):39-40
藏历年,香格里拉藏族称为“阿达拉斯”,意为僧侣新年。节日从藏历正月初一开始,一般延续一个星期,是藏族最重要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的藏族既过农历春节,也过藏历年,两不耽误。他们把过年,特别是过僧侣新年的第一天视为最神圣吉祥的日子。早从12月初便开始准备各种吃、穿、玩的年货。藏历12月是小月,只有29天,因此,29日就成了除夕的日子。这个时候,干面粉可就派上了大用场。藏民要在晚饭前,用干面粉在灶房的墙上撒上“八吉祥徽”,在大门上用干面粉画上象征吉祥的“万”字,有的还在房梁上画很多白粉点,表示粮食满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