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公众参与意识的提高,网络热点事件越来越受网民关注,同时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也相伴相生,网络非理性舆论与网民心理息息相关。通过分析研究"杭州飙车案"这一网络热点事件所引发的非理性舆论,可以总结归纳出宣泄心理、相对剥夺感、刻板效应、猜忌心理、匿名心理以及从众心理这几种典型的网民心理是产生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根源。  相似文献   

2.
非理性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有理性也就有非理性。虽然作为一个哲学概念,但非理性在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也多有关注。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问题,非理性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非理性因素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差异;二是非理性因素影响了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青年大学生可因疾病、性格、刺激、逆反、定势等产生非理性因素类型,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成效有可能产生影响。我们的教育中,要有一个关注非理性的视角,并用这样的视角来考察分析大学生的一些现象,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调查发现,在网络舆论场中,网络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有着直接影响,与其爱国价值判断正相关。朴素而激进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爱国行为的普遍性特点,娱乐化色彩突出、欠缺严肃性,行为表达时有盲目是少数民族大学非理性爱国行为的主要表现,社会环境和民族成分是其非理性爱国行为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性爱国,有必要提升其网络素养,把握网络舆论工作主动权,并形成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  相似文献   

4.
王桂玲 《人民论坛》2010,(3):100-101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普遍建立和逐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阵地,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5.
在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对网络具有很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往往会导致大学生非理性情绪蔓延、道德行为失范等负面问题的产生。因此,针对大学生情绪网络集群风险的出现,应结合大学生自身的特征,在全媒体时代大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情绪引导等"微方式"以进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网络热点事件显示了网络舆论对现实政治的巨大影响力.一方面,作为公民参与的一种形式,网络讨论具有不容否认的积极功能,它在监督公权力、反思社会道德、推动公民参与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另一方面,网络讨论中的群体极化、非理性宣泄、暴民式司法干预等负面效应裹挟其中,使人们不能不对网络舆论和网民群体抱有疑虑甚至不信任.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网络舆论所具有的这种矛盾现象呢?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校园网络的普遍建立和逐步完善,校园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着重要影响。搞好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阵地,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8.
谭德礼 《中国青年研究》2012,(6):100-102,91
以网络技术为存在前提的网络交往应该引起足够的伦理反思。网络交往在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信息资源、精神交流和宣泄渠道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侵蚀着大学生的幸福感,冲击着成长中价值观的选择。正视以网络交往为背景产生的网络文化的亚文化现象,引导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中树立科学的幸福观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9.
杨晓婷  杨丽英 《前沿》2014,(17):170-172
自媒体的广泛使用,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面对日益发展的自媒体平台,高校存在对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估计不足;自媒体平台建设与管理滞后;对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缺乏教育与引导等问题。如何在自媒体的环境下创造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开辟新途径,让先进的主流文化占领高校网络文化主阵地,并最终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健康、和谐的发展,成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0.
《传承》2016,(9)
网络上传播的信息、思潮及观念等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大学生缺乏网络素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挑战。因此,充分发挥高校在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成为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批评的活跃。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跟帖、论坛微博,或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一个表情,都可以对大事小情发表意见表明态度。这其中,也出现了大量非理性批评,比如地域间的攻讦谩骂,对某些当事人的跟风指责,甚至是幸灾乐祸,在网上并不少见。这样的情绪宣泄,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维护学校稳定的重要途径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课题。文章分析研究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意义,探索了高校网路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管理理念、管理机制、队伍建设上提出了提升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隽 《楚天主人》2012,(8):39-39
生活在今天的中国,我们经常能感受到批评的活跃。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网络跟帖、论坛微博,或长篇大论,或三言两语,甚至一句话、一个词、一个表情,都可以对大事小情发表意见表明态度。这其中,也出现了大量非理性批评,比如地域间的攻讦谩骂,对某些当事人的跟风指责,甚至是幸灾乐祸,在网上并不少见。这样的情绪宣泄,很难说有什么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较大,所以,如何实现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正能量引导,发挥其积极作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基于对浙江农林大学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可知大学生在求学时期,因特有的个性和思想发展,在网络舆情方面有价值判断能力模糊、网络自律差、网络从众心理强、上网追求"新奇刺激"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加强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避免盲目跟风,加强大学生网络空间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发挥"网络意见领袖"舆论正能量引导的作用,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取正确的主流信息,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监管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与冲击。针对校园网络舆情具有的隐匿性与张扬性、集聚性与即时性、丰富性与多元性特点,研究从观念认识和手段方式两方面对新媒体视野下校园网络舆情问题的破解提出了管理对策,对有效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高校网络舆情的监督和引导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青年是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要制造者和推动者。青年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动因主要源自于社会正义感、诉求利益、宣泄情绪、获得认同和从众心理。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青年群体表现出强烈的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心理需要,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呈现出轻信与质疑的矛盾性,网络表达带有随意性和非理性倾向,思想和行为易受暗示等心理特征。而关注负面信息的心理偏好、消极的刻板印象与心理归因、群体认同和群体极化、负面情绪感染、去个性化等,则是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化进程的重要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迈进了信息时代。信息数字化技术给人们提供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方便、快捷的同时,它以网络微信、QQ、视频等独特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依附着这种新的形态,随着以群为单位作为平台的新的交往方式深得大学生们的热捧,大学生网络社团如雨后春笋。这种有别于传统大学生社团的生存现状如何?怎样引导其发展?通过对大学生的调查,了解大学生网络社团的生存现状:大学生网络社团吸引力强,但成员不稳定;虚拟的社团成员,游于管理边缘问题;边缘社团的边缘管理问题。为确保大学生网络社团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高校必须:创新管理观念;建立管理机制;优化大学生网络社团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学生在网络政治参与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网络信息识别的弱辨性、网络政治参与的利我性、网络政治参与的非理性和网络政治参与的虚拟性等。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针对这些问题,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完善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素质;加强"三观"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规范意识;建立畅通的网络言论交流平台,完善政府回应机制;积极鼓励大学生政治实践,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李平 《民主与法制》2010,(24):68-68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社会生活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社会矛盾纠纷的关联性、敏感性、对抗性不断增强,个别人甚至采取非理性、极端的方式来宣泄情绪、发泄不满。近期以来发生的一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和广受社会关注的案件,让我们记忆犹新,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对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20.
高华  张艳亮 《人民论坛》2020,(14):116-117
面对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一些大学生常常在网络世界中宣泄负面情绪,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蛊惑而成为"键盘侠"。要让大学生"键盘侠"走出局限、回归现实,引导他们"走下网络、走向操场";合理释放压力,参与社团活动;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本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