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3,(3):59-59
近日,全国首个地震实用性烈度速报台网在河北省唐山市开始试运行。至此,唐山己拥有测震台网、地震烈度台网、地震前兆台网、地震分析预报、地震应急指挥、地震通讯网络6大防震抗震技术中心,成为国内防震减灾技术最先进、学科最健全、系统最完善的城市之一。据介绍,该台网服务于地震应急救援,主要应用于震后黄金救援期,可针对突发性地震发生后的致灾程度、规模、重点进行地震预警,  相似文献   

2.
李平 《中国减灾》2007,(3):22-23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至今仍未能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在其被蒙上一层神秘而恐怖的面纱之后,会在部分人中谈“震”色变。1984年5月21日,我国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地震时和地震后由于人们对地震持恐惧心理,在震区附近的南通、镇江、扬州、南京、无锡等地的部分居民中引起忧虑,因而常将一些非地震的声响误认为又地震了,出现了上百人次的跳楼事件,并造成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3.
地震海啸的发生在地震的诸多次生灾害中海啸的致灾能力、成灾范围、灾害程度有时都比地震本身大得多因此地震次生海啸灾害应当特别加倍防范。地震次生海啸通常简称为地震海啸或简称海啸。发生在海底或海岸附近的地震造成海底大幅度隆起或大幅度下沉或海岸大规模山崩坠入海中都能产生海啸(火山喷发、台风、核爆炸等也可产生海啸〉。不是所有的海底地震和海岸地震都可以引发海啸只有震级较大的地震才有可能引发海啸。据日本的资料统计6级以上地震引发的海啸才可致灾。地震是否引发海啸还取决于发震断层的类型平移走滑断层不会发生海啸倾滑断层…  相似文献   

4.
一提起地震,人们首先会想起山崩地裂、房倒屋倾、人员伤亡、满目疮痍的惨痛场景,对地震充满了恐惧。但随后往往又觉得地震发生的概率较低,便心存侥幸,忽视地震危害。这不是应对地震的科学态度。地震预报是个世界难题,现有科技水平还很难做到准确预报。因此,我们要正视地质背景条件,采取预防为主、积极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地震后,伤残人员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多种多样。地震伤残人员的心理自我调整,对于减轻心理痛苦,维护心理平衡,战胜伤残、尽快适应地震伤残后新的生活很重要。地震伤残人员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地震后,伤残人员的心理行为应激反应多种多样。一部分人在伤残后某一时期内,会出现很兴奋、激动的情绪,如不停地哭、不停地诉说,浑身发抖,做噩梦,失眠,愤怒,地震灾难现场画面常在脑海里出现,并伴有强烈的恐惧情绪。另一部  相似文献   

6.
王斌 《中国减灾》2013,(1X):52-55
<正>为什么要观测地震宏观异常?地震之前出现的动物、地下水和天气等宏观异常是至关重要的地震前兆,认识地震宏观异常是研判短临地震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明确"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地震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群众把观测到的一些异常现象向地震工作部门或机构报告,可以弥补专业地震监测台网的不足,也有助于提高群众防震减灾的意识,有利于  相似文献   

7.
"现代日本不是一个时常遭遇灾难与紧急状态的国家,而是一个由灾难与紧急状态催生的国家。"新加坡大学教授、历史学家格里高利K葛兰西在《日本:地震之国》的导言中这样说。地震与其说是灾难,不如说是苦难。地震带来的,远不只是死亡。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日本俗话所说的四件最可怕的东西是"地震、火灾、打雷、老爹",前三项都和自然灾  相似文献   

8.
何飞  陈苏阳 《中国减灾》2013,(13):36-37
建立我国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我国的地震具有频率高、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地区差异明显等特点,这些特征决定了我国地震的广泛性和严重性。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大量城市和许多重大工业设施、矿区、水利工程位于受地震严重危害的地区。历史上中国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0月30日,保山市昌宁县发生5.1级地震,地震波及到了大理州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承保区域中的永平县,造成该县民房直接经济损失4400余万元。地震发生后,诚泰保险公司、云南省州地震、民政部门以及地震保险共保办第一时间赶赴灾区现场查勘。11月18日,总计753.76万元的地震保险赔款一次性全额转入大理州民政局指定赔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3,(9):28-29
近年来,全球大震巨灾频发,特别是2004年印尼地震大海啸、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海地地震、2011年东日本地震大海啸等一系列大震巨灾,造成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防震减灾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国内外地震灾难经验教训均证明,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防震避险技能的高低,对震后能否科学、高效地开展自救互救,挽救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我受国务院委托,就调整2008年中央预算,并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的议案作如下说明: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四川、甘  相似文献   

12.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我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中段东侧,是一个中强地震频发的地区,为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三峡库区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年三峡水库蓄水至156米后,库区防震减灾任务将更加艰巨。为贯彻落实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地震机构和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加强领导,建立和完善地震工作机构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务院关  相似文献   

13.
今年5月,中国地震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新疆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和全国地震部门对口援疆工作的总体要求、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新疆吐鲁番地区地震局地震监测基础能力薄弱,地震应急处置能力落后,设备、信息系统建设不能适应地震突发事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国家之一。由于我国的地震多数属于大陆地震,地震活动具有震源浅,频度高、强度大且分布极广等特点,加上我国人口众多,建筑物抗震性能差,公众的防灾意识淡漠等不利因素,地震成灾率极高。根据专家们对地震大形势的研究预测,本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地震形势。在此期间,我国大陆地区将进入7级地震频发,甚至有8级以上大地震发生的危险。我省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震情。  相似文献   

15.
2003年2月24日10时03分,新疆喀什地区发生6.8级地震。受灾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灾区人口超过60万,灾害最严重的是巴楚县的琼库尔恰克乡、色力布亚镇、阿拉格尔乡。地震造成400多万平方米房屋破坏,268人死亡、4000多人受伤、2058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十几亿元。党中央、国务院对巴楚—伽师地震非常重视,应中国地震局的要求,派遣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值班分队紧急出动,赶赴灾区实施紧急救援。紧急救援队是在1999年土耳其地震和台湾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组建的,温家宝同志亲自为救援队授旗。国家紧急救援队由搜索人员、营救人员、地震专家…  相似文献   

16.
<正>有3场地震可称为中国地震研究的拐点事件,邢台地震开启了中国地震研究之门,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地震工作者欣喜若狂,认为距离准确预报地震已经不远了,但接踵而来的唐山大地震又粉碎了人们的梦想。海城地震被中国地震界视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准确预报的强震,联合国迄今为止只承认了这一个准确预报的地震粲例。根据有关部门的估计,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使可能导致超过10万人死亡减到1300多人。  相似文献   

17.
正地震威力巨大、破坏程度极高,地震监测预警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地震预报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无法实现,建设地震预警系统便成为各国地震科学发展的现实需求。本文概述了地震预警的原理与中国地震预警技术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地震台网的建设现状和晋江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信息发布平台进行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地震灾害频发,其中不乏多个巨灾,像中国的2008年汶川地震和2010年玉树地震、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等均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严重经济损失,如何准确及时地进行地震灾害早期预警、建设完备的地震预警系统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临的一个主题。日本政府采用的地震预警系统主要利用电磁波与地震波、地震纵波与横波的速度差来实现地震发生后的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19.
地震基本参数及其活动情况主震基本参数2003年2月24日10时03分在新疆巴楚—伽师县之间(北纬39.5度、东经77.2度)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5公里。余震情况截止到2003年3月16日19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地震台记录到余震4941次。其中6.0—6.9级地震1次,5.0—5.9级地震4次,4.0—4.9级地震37次,3.0—3.9级地震355次,2.0—2.9级地震1549次。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能够定出震中位置的4级以上余震序列资料分析,这次地震的余震分布主要沿北西方向展布,在北东方向似乎也存在着余震分布的优势,主震和较大的两次余震(2003年2月29日发生的5.5级…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后,我国正在全力抢救灾民。历史上虽然古人不了解地震的真相,对地震的认识笼罩在阴阳五行、天人感应等学说中,也没有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