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经常面临如何适用行政规定的问题,然而现有的理论与实践并未给出正确的答案.不同的行政规定在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具有的地位也不尽相同.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以是否超越权限、是否违反法律的规定为标准审查行政规定的合法性.人民法院于裁判时可引用行政规定作为裁判说理的依据或者裁判的依据,惟不得仅引用行政规定...  相似文献   

2.
行政审判实践中法律、法规的适用一般比较容易把握,但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如何参照适用,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而要区分不同的情况来对待。  相似文献   

3.
行政审判的法律依据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时所适用的程序性法律规范和实体性法律规范。目前,人们对程序性法律规范的适用已基本达成共识,即主要适用行政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没有具体规定的,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另外,对复议前置及法定起诉期限等程序性问题有特别规定的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也是行政审判的程序性法律依据之一。相比之下,人们对行政审判应依据的实体性法律规范争议颇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审判的范围十分广泛,而且前国内又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法法典,导致了行政审判所依据的法律规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本…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中必须依据行政法规、参照规章以及规章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但是我国司法实践中对于规章以外的其他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适用比较混乱,理论上没有明确的地位,导致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有适用的必要但又缺乏适用的准则。文章从辨析行政规范的名称入手,通过分析不同学说,从新的角度界定行政规范在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的重要依据,国家应立法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适用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本文认为,在行政法律规范对行政管理事项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时,行政规范性文件可以创设新的权利义务;在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上,上级行政机关的行政规范性文件高于下级行政机关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人民法院应承担起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之责。  相似文献   

6.
目前实践中行政机关对“黑名单”的运用有增加甚至泛化的趋势,但现行法律、法规、规章中并没有关于“黑名单”的直接规定。经分析研究,我们认为,行政“黑名单”应主要体现预警功能,实践中运用行政“黑名单”应把握从严慎用原则,运用力求有据可循,避免泛化。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26条规定,“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的,为共同诉讼。”第55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以上条文分别提出了“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和“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这两个概念,但是并没有对其进一步加以解释,因此,如何准确理解这两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关系到人民法院和被告能否正确适用?这两条规定。为此,本文试就这两种具体行政行为作一初浅分析,以期能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一、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和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特征 1.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概念及其特  相似文献   

8.
行政赔偿调解制度在我国现行行政复议法中找不到它应有的一席之地 ,并且在行政复议法的前身行政复议条例中更有着明确的规定 :“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依此逻辑 :在法律没有例外规定的情况下 ,从“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前提条件中 ,必然进而得出“行政复议程序中的行政赔偿同样不能适用调解”的结论。可是 ,在我国现行的行政复议法中 ,没有像行政复议条例那样对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作了禁止性的规定 ,这是否意味着行政复议不适用调解的立法政策所松动 ?不言而喻 ,若遵照“法律保留”原则 ,行政机关行使公权力必须有法律明文授权依据 ,即“…  相似文献   

9.
部门和地方政府行政规章在调整民事经济法律关系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调整民事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依据,特别在当前我国法制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适用部门和地方政府行政规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协议不局限于行政诉讼法例示性的规定.行政机关对相对人不履行协议的,可以通过行政非诉执行程序解决.行政协议案件应当同时适用行政法律规范和民事法律规范.针对行政协议中行政机关的违法或者违约行为,人民法院可以作出相应的判决.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政府颁布的<上海市房地产抵押办法>(1999)包含大量民事规范,而且许多与<担保法>不一致或者是<担保法>未规定的内容.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章本质上乃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不是立法行为,因此,<上海市房地产抵押办法>(1999)中包含民事规范属越权(即使该规章有符合实际需要的一面),该办法不能作为法院进行民事审判的依据,该办法由上海市人大制定、颁布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2.
法律、法规作为行政审批的依据在理论界已被广泛接受 ,在实践中得以具体运用。规章及规章以下的部分规性文件在行政审批中的适用 ,则是我国行政管理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行政审判实践中涉及到多阶段行政行为的诉讼逐渐增多,特别是在房屋拆迁行政许可的诉讼中,当事人对前置行政行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是否予以受理以及受理之后应如何裁判,要视其提起诉讼的阶段而定.若已进入审查阶段,人民法院可将前置行政行为视为一种证据,依据证据规则的客观性、合法性、关联性标准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4.
试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者依法强制执行”。这条规定表明:除法律规定的某些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强制执行权外,其余行政机关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均由行政主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政机关要想获得行政强制执行权,必须要有法律而不是行政法规、规章的授权。由此可见,我国立法者对法院强制执行权的授予是概括式的、综合式的,而对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的规定,则是列举式的、单一式的。这反映出立…  相似文献   

15.
我国人民法院行政审判是规范、监督公安行政执法的主要途径,为妥善解决公安行政争议,增进当事人与公安机关之间的理解与信任,使之促进公安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以公安行政诉讼为视角,深入分析人民法院行政审判中发现公安行政执法案件存在的问题,树立能动司法,积极拓展审判职能,延伸司法服务的理念,提出实现行政审判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对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审理与执行,是法院审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的主要依据。但上述法律规定较为原则,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伴随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颁布施行,涉及房屋征收与补偿的非诉行政执行案件将大量涌入法院,使法院在审理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时面临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规则之失下如何受理、审理和执行非诉行政执行案件是当前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 13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 ,依照本法实行人民陪审员的制度。”陪审制度 ,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 ,吸收人民群众代表参加 ,与审判员一起参加案件审判的制度。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刑事案件 ,除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由审判员独任审判外 ,均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陪审制度作为我国审判组织的一种形式 ,是我国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 ,自从我国 1982年颁布第一部《刑事诉讼法》以来 ,陪审制度就被纳入法律之中 ,它对保障各级法院的审判质量、切实…  相似文献   

18.
行政审判中适用法律法规之我见刘保国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五条、第三十二条,第五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判行政案件中,适用法律、法规问题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适用法律、法规问题;二是人民法院通过审理行政案件后作出的裁判文书中...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作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应的学术概念,是政府重要的行政行为,它被现行有效的行政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地从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予以排除。目前为止,虽然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明文规定可以对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附带审查,但是这样的规定依然改变不了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不足以及对行政主体行政行为监督不力的状况。所以,新行政诉讼法应当将所有的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继续修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然有所必要。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行政立法机关在制定行政规章时注重公众的口头与书面的沟通与咨询,1946年国会通过的《联邦行政程序法》确立了行政立法过程的公众评议制度,它的确立与政府机关寻求行政规章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诉求有关,在实践中基本遵循通知、评议及回复这样的过程,但这种程序主要适用在实体规章的制定过程中,而且通常将这种程序的适用纳入司法审查制度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