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中国人的幸福观塑造着中国人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生活,它既能促进个体人的精神健康,又可以对整个社会和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时代,人类对幸福的理解与追求不同.中国人的幸福观有"安贫乐道"、"知足常乐"、"即色即空"、"国家百姓人民之利"等不同类型.在扬弃前人幸福观的基础上,当代中国人正在追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内在和谐""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一致"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正新年贺词的金句鲜活生动、温润人心,映衬着斑斓的时代表情,折射出当下中国的神韵与气质,呈现出一幅行进中国的动态图景。这是美丽的"约定",也是美好的相遇。连续5年,每到新年前夕,人们总会如期收到习近平主席的新年祝福。"千千万万普通人最伟大""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将改革进行到底""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今年新年贺词刚刚发布,脍炙人口的金句就在网上走红,  相似文献   

3.
新书架     
《乡音》2013,(10):45-45
《中国是部金融史》作者:陈雨露杨忠恕著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教授全新力作,以轻松活泼的语言,从金融视角重新解读中国历史。全书以时间为纲,以朝代、人物、事件为目,围绕金融实践这个核心,用生动诙谐的语言,条分缕析中华文明进程中的盛衰密码和进退定律。无论是"文景之治""开元  相似文献   

4.
<正>1月2日,新年伊始,中共中央隆重召开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台湾问题因民族弱乱而产生,必将随着民族复兴而终结""中国人要帮中国人……"习总书记的讲话非常振奋人心,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隆重昭告。  相似文献   

5.
胡珺  马真真 《传承》2013,(2):84-85
绘画是一种语言,绘画文化词汇呈现绘画发展的轨迹。中国绘画文化词语在其发展中体现了中国的绘画精神和文化底蕴,并由此形成了独特的表达形式与风格,传达了"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神妙能逸"等美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梦"是凝聚共识的最好表述,可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发展观。"中国梦"是改革开放、追求现代化过程的延伸,也向世界明确地昭示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描绘了一幅中国的前景图。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参观讲述中国近百年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历程的"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三个字,道出了全体中国人的心声。为了追求这一  相似文献   

7.
读书     
《当代广西》2015,(2):57
<正>《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陈锡喜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30.00元从语言文化角度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人气"读本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中,常用打比方、讲故事的方式阐述深刻的道理,用大白话、大实话等俗文俚语来释疑解惑,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元素来提纲挈领、纵横捭阖。比如"打‘老虎’、拍‘苍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既形象又深刻,引来百姓一阵叫好。"打铁还需自身硬""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简洁到位,生动有力……  相似文献   

8.
《小康》2020,(16)
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唐太宗李世民说过的一句话,里面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以史为镜,离不开历史,以人为镜,离不开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今年3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与领导干部谈历史》,从"树立正确的大局观、历史观""中国古代社会建设与民族关系""历史是人类的教科书""中国古代吏治及其当代启示""廉政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实践意义""汲取治国理政的历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6,(7)
正央视财经频道"经济生活大调查"的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4年,中国人的平均休闲时间在增加,在岗职工休闲时间由2.13小时增加到2.50小时,平均每天增加了22分钟,平均每月增加了11个小时。中国人用这笔"财富"做了什么呢?"大调查"显示,中国人的消费热点正在从物质产品转向精神产品。2014年之前,中国人的消费热点集中在家电、数码产品和汽车上,而在2014年之后,排在首位的都  相似文献   

10.
正"我们将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转化为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黄文秀的榜样力量感召着我们,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担当作为。""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黄文秀一样的优秀青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不竭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  相似文献   

11.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统编版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探究二。作为整本书的最后一个探究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1.探究主题大。从教材内容看,本节课包含"中国成就""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梦"等一系列宏观主题。2.探究活动多。从实施形式看,本节课提供了多条探究路径,可采用参观博物馆、排演历史剧、查阅资料、访谈家人、阅读文献、收集数据等多种活动形式,从而解决探究问题。3.时空跨度长。  相似文献   

12.
韩晓娜 《传承》2010,(15):24-25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其中包括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基本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3.
资讯     
《人民公安》2021,(7):4-5
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发布3月2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开发布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标识,活动标识由党徽、数字"100""1921""2021"和光芒线组成,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的百年光辉历程。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新一轮信息化驱动融合创新发展浪潮已经兴起,万物互联化、数据泛在化、社会智慧化成为大势所趋,全球已进入以数据资源为核心的大数据时代。面临"数字化转型""数据创新""数字治理"等重大机遇和挑战,党中央提出并全力推进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着力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通过数字治理推动政务和社会数据资  相似文献   

15.
《春秋》2016,(5)
正清末民初,北京城流传着一个顺口溜:"头顶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踩内联升。""马聚源"是帽店,"内联升"是鞋店,"瑞蚨祥"则是山东拥有百年积淀的纺织品零售品牌,由孟传姗创建于1862年(清同治元年)。"身穿瑞蚨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在那个年代北京大众对于瑞蚨祥的喜爱程度。瑞蚨祥中的"瑞"字,是瑞气的象征;"蚨"取其青蚨还钱的寓意,又  相似文献   

16.
浅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其中包括三个基本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如何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三个基本问题.用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寒夜客来茶当酒。"客来奉茶,以茶会友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人际交往中发挥着"和平使者"的作用。福建"天福"茗茶和台湾"天仁"茗茶两大茶叶集团创办人、台商李瑞河先生生于1935年,现年85岁,被很多人尊称为"世界茶王""当代陆羽""和平茶使"。2016年,李瑞河先生完成了一个心愿,把他在台湾南投县名间乡松柏岭的出生地故居重建成一座兼具茶历史文化展示和祭祖等多功能的文化馆,命名为"李氏家园",供民众免费参观。  相似文献   

18.
《当代广西》2014,(19):64-64
正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从2013年起,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美丽中国"的战略任务在广西的具体实践,也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美丽广西的形式的具体体现。为了全面、生动地展示活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当代广西杂志社旗下的广西新一极期刊出版有限公司从2014年10月开始举办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活动内容如下:一、创作主题:以"美丽广西·清洁乡村"为主题,展现天蓝、地绿、洁美的乡村新貌。二、征文内容:重点围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主题,以"清洁环境""美化乡村""培育新风""造福群众"为主要内容,注重文学品味、内容健康、情感真挚、语言清新,反映广西各地开展清洁乡村的成效,挖掘、推介先进典型。三、征文要求:1.体裁:散文  相似文献   

19.
李勇 《台声》2019,(20)
<正>这是一篇考察陈映真"中国情感""中国立场"的由来与价值的论文。作者首先提出了一个有趣且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具备了"日据""本省人""入狱""对大陆当代社会发展的批评"这几个背景"要素"的陈映真,能够矢志不渝,终其一生坚定中国情感与中国立场?论文主体部分即是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作者发现,"白色恐怖"带来的伤痛、鲁迅作品(尤其是《阿Q正传》)的启蒙、家庭环境的影响等,是陈映真少年时期萌生中国情感的重要原因。在陈映真成年后,这一情感又随着阅读左翼书籍、入狱等种种经历得到巩固与加强。论文随后进一步分析了陈映真的思想构造,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且介亭杂文》集里,有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读之觉得颇有现实意义。文章写在国难日亟的1934年。文中又说,中国人过去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在"九一八"日本占领东三省之后,却希望"国联"(当时列强的国际组织)出头伸张正义,结果无济于事,于是有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甚至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普迅对中国人人性分析的深入,至今无出其右。此文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中国人先信地、信物,后信"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