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海荣 《前沿》2013,(8):56-57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其个人成就中最被称道的就是他在北大任校长时期开创了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思想,由此不难看出蔡元培的德育思想具有深厚的底蕴。基于此,笔者试就蔡元培德育思想体系中的个人道德修为为论述的着眼点,通过对其在个人自我道德修为的价值理念进行论述,旨在为深入研究蔡元培德育思想以及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修养及价值观做些有益的研究论述。  相似文献   

2.
北大,是蔡元培和马寅初成就事业的摇篮。挥之不去的北大情缘,也成为他俩深厚情谊和北大历史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安兆东  王宁 《春秋》2013,(4):47-47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政治活动家。他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极力整治北大腐败的学风,在学生中发起成立各种学会、研究会,把学生的精力和兴趣吸引到研究学问上,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提倡科学和民主,使北大学风大为改观,成为3K Ilt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在五四运动中,北大学生多人被捕,蔡元培极力营救。当时临朐籍学生李复昌正在北大法科读书。李复昌字元一,号亚东(1895-1973),柳山镇后疃村人。少年聪慧,品学兼优。1916年考人北京大学法科,祖父修符赋诗送行。诗日:分科大学设燕京,送汝负笈列众  相似文献   

4.
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林荣 《传承》2010,(4):42-43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虽然"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在现代的延续,但是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亦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学生与教工出入极不方便。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于1916年12月22日从上海到达北京,准备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为了改造旧北大,他决心聘请一批有真才实学又富有革新精神的教员。他认为陈独秀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决定聘请陈任北大文科学长(即文学院长)。12月25日,蔡元培就到陈独秀所住的前门中西  相似文献   

6.
五月间的北大百年校庆,其纪念之隆重,之热烈,令海内外人士刮目相看,难以忘怀。笔者虽不是北大学子,也为此盛况而欣欣然。但在欢快之中,又念及于10年前去世的爱国老人梁漱溟,并由此联想到当年任北大校长伊始便破格任用24岁的梁漱溟的蔡元培。由于笔者在梁漱溟最后26年岁月中与其交往密切,深知倘若没有蔡元培当年对梁漱溟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这只北大"旁听猫"得益于北大的旁听传统。北大旁听传统由来已久,自从蔡元培校长主校北大以来,北大允许旁听逐渐成为北大约定俗成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艾红玲  张福臻 《前沿》2013,(15):175-178
蔡元培对北大学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任北大校长期间,对北大的旧学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如充实和调整师资队伍,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注重个人道德修养的提升,严明学校纪律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蔡元培的这些改革措施在今天高校学风建设中仍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元 《北京观察》1999,(5):15-17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80周年。毛主席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五四运动”就是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发生的。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此中国翻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我的祖父马叙伦先生在“五四运动”发生之前正在潜心撰写他的学术巨著《说文解字六书疏证》。在北大仍取教书不问别事的态度,可是“平地一声雷”把他也卷入到“五四”运动中。那年他才34岁。马叙伦先生在1947年所写的“我在六十岁以前”回忆中,描写的当时“五四运动”中他的经历,是“五四运动”真实的写照,尤其是北大教师在这次运动中的态度,从一个侧面反映和评价了“五四运动”。现摘录若干。  相似文献   

10.
<正>一距离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的学生爱国运动已经九十五周年了,我们照例得纪念,论理得大纪念。可是,什么是"五四运动"呢?"五四运动"之名自然得自于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为反对日本强占我山东权益的爱国游行。然而,对今天的我们来说,"五四运动"的范围和意义要远大于此。这突出地表现在"五四"数年前的"新文化运动"与"五四爱国游行"紧密地捆绑在一起。1931年,罗家伦在口述五四运动时,就从蔡元培掌校时期  相似文献   

11.
陆茂清 《传承》2010,(25):38-39
蔡元培于1917年1月初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当时的北大,正处于"晦雾时期"。虽然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但校园里封建官僚习气依旧,腐败生活作风如前。蔡元培以革命家和教育家的气魄大力整顿创新,其中的一项举措便是组织"进德会"以挽奔竞游荡之恶习。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学今年纪念建校100周年.总是让人想到老校长蔡元培先生、蔡元培1940年在香港病逝一蔡墓就在香港仔的“华人永远攻场”。填场依山而建,墨绿色的云石碑上,闪着金字“蔡子民先生之墓”,为叶遐庵所书。前些年就有人在人民日报副刊上发表文章,建议以萧红墓由浅水谱迁回广州之例,将蔡墓迁回现北大校园,然无人作出回应。近年在香港的文化人尤其是北大校友中,也有这样的主张,他们总觉得一代宗师的老校长,遗骨“沦落于香江一隅”,使学生和后死者于心不安,希望能归葬北京大学,与曾执教燕水大学后来病逝瑞士的美国记者斯诺之墓在未…  相似文献   

13.
薛锋 《中国人大》2013,(15):51-52
1918年1月19日,由校长蔡元培倡导成立的北京大学进德会正式宣告成立,此时刚好是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的第二年。与某些大学校长有所不同的是,蔡元培既没有急于给自己弄房子、车子和票子,也没有急于给自己弄一级教授、两院院士、博导之类的学位和职称,而是在全校教师员工中倡导创办起北大进德会,积极提倡进德,与社  相似文献   

14.
<正>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所写的一本哲学书送给蔡元培,希望换取来北京大学读书的机会。某次,两人见面,蔡元培不等梁漱溟发问,主动说:"你的大作《究元决疑论》我拜读过了,有胆识,有立论,见解独到。我这次到北大当校  相似文献   

15.
百年英烈     
邵飘萍(1886-1926) 浙江东阳人,中共党员.1911年任杭州《汉民日报》主编.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开始独立办报生涯.后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1919年5月3日,到北大发表演说,号召学生奋起救国,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轫者.1926年因发表文章揭露张作霖统治的种种黑暗而被捕,后被杀害.他是中国传播马列主义、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先驱之一,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中国新闻理论的开拓者、奠基人,被后人誉为"新闻全才""乱世飘萍""一代报人""铁肩辣手""快笔如刀".  相似文献   

16.
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五四运动爆发后,段祺瑞集团对北大教授中具有进步思想的或赞成苏俄革命的都称之为"过激派",更视陈独秀、李大钊等为"过激派"首领。  相似文献   

17.
何佐 《今日浙江》2004,(23):44-45
历史悠久、闻名中外的北京大学,其前身是创办于1898年的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她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百余年来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振兴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任北大(包括京师大学堂)校长共28位,其中有8位是浙籍人士。他们是嘉兴的许景澄、桐乡的劳乃宣、诸暨的何燮侯、吴兴的胡仁源、绍兴的蔡元培、海盐的陈大齐、余姚的蒋梦麟、嵊县(现为嵊州市)的马寅初。许景澄许景澄(1845-1900),字竹筠,清同治进士。1900年清廷任命许景澄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兼礼部左侍郎,又任京师大…  相似文献   

18.
决策者说     
《今日浙江》2014,(9):4-4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这是习近平在校园观看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时同朗诵者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 马占成 摄  相似文献   

19.
邵飘萍是一个集新闻记者、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家三种角色于一身的新闻奇才。1918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邵飘萍在北大成立新闻学研究会.并开讲新闻采访课。同时,他还在北京平民大学、北京政法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他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  相似文献   

20.
浅谈民主与科学杨曾艺我们九三学社的前身,是抗日战争后期,在重庆的一些学术界人士组织的"民主科学座谈会"。这个座谈会的参加者大都是五四运动时代的青年人。他们忧虑当时的时势,思以五四运动时代的民主与科学精神,挽救危局,振兴中国。抗战胜利后,座谈会改组为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