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月20日,8位学者获邀参加国务院再次组织的立法座谈会,讨论的条例草案名称也由去年12月16日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拆迁补偿条例》,更名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专家透露,新条例草案中,“拆迁”的概念即将成为历史,并由“搬迁”的概念取代(1月21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2.
易靖 《公民与法治》2010,(22):17-18
今后,强制拆迁拟全部由法院作出裁决,行政部门不再决定是否强拆。新拆迁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新版中,“行政强拆被取消”。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征收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拆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废,全国范围的“拆迁新政”由此开始施行。新政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将强拆的权力从行政部门剥离,而统统给予了法院。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简称《征收条例》)公布并施行。上述“条例”实施后,曾代理过江西宜黄拆迁命案、本溪张剑拆迁命案等多起暴力拆迁案件的著名律师王才亮发现了一个怪现象——  相似文献   

5.
因“暴力拆迁”和“暴力抗拆迁”等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召开第三次拆迁条例修改专家研讨会,提出要抓紧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6.
甘妮娜 《法制与社会》2010,(11):161-162
2001年6月6日国务院第40次常务会议通过,2001年11月1日起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是目前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所适用的条例。该条例在近十年的城市房屋拆迁中发挥了重大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一些上位法的相继颁布,其缺陷和不合时宜的部分也日渐突出,所以,如何更好的完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下简称“条例”)就成了国内众多专家和学者热情关注和激烈讨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7.
新法速递     
《法律与生活》2011,(1):64-64
“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行政法规出台前两次公开征求意见,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8.
资讯     
《中国律师》2011,(1):97-97
我国就新“拆迁条例”二次征求公众意见 2010年12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稿)》全文,再度就新“拆迁条例”立法征求公众意见。  相似文献   

9.
有人问:“唐福珍可否成为孙志刚,促进修改城市拆迁条例?”现在,这个疑问已经有了肯定答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和安置纠纷也相应增多。解决此类纠纷的法律依据是1991年3月22回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然而,在执行《条例》的规定时,存在着明显的法律漏洞,给解决拆迁纠纷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从立法上完善。一、《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内容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在城市房屋拆迁中,对被拆迁人的土地使用权是否应当给予补偿的问题,《条例》在拆迁补偿和拆迁安置的有关规定中,明显的持否定态度。如《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规定:‘“作价补偿的金额按照所拆房…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2月中旬,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公布了向社会征求车船税法草案意见的结果.被称为“新拆迁条例”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草案也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这两部立法草案关系到公民的重大权益,社会极为关注.民主立法因此成为近期热议的公共话题。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你办《关于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有关问题的请示》(黑政法发[2004]14号)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实施房屋拆迁,并需要对被拆迁人补偿、安置的,适用本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本条例所称拆迁人,是指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的单位”;第六条规定:“拆迁房屋的单位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根  相似文献   

13.
北大法学学者称法制办该举动为“比较积极的回应”;人民日报评论呼吁彻底修改条例 2009年12月14日,建言全国人大审查拆迁条例的五名北大法学学者接到邀请,参加明天由国务院法制办举办的座谈会,研讨《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主要法律依据是2011年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自实施以来在实践中依然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其中就表现为拆迁入在拆迁过程中无视破拆迁人的权益,致其物权以及人身权和行政参与权、知情权等法律权利受损.本文通过分析被拆迁人权益保护现状及拆迁制度在法律方面的缺陷,提出立法要从完善征收程序、科学界定“公共利益”以及完善拆迁补偿安置制度着手,以求更好地保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马怀德 《中国法律》2010,(3):2-3,58
房屋拆迁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问题,2010年2月国务院公布了《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和补偿条例》”)的征求意见稿,条例草案的规定有一定的进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时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宪法根本大法的地位落实不到位,“阳春白雪,和者盖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现象相当严重。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级组织,不执行“红头文件”(尽管有些红头文件是错误的)有人过问,不执行宪法却没人过问。比如,一些地方的拆迁条例,“合法”地授予某些行政机关强制拆迁的权力,这些机关在拆迁过程中,遇到“钉子户”,竟然动用公安机关强行带人、扣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房屋拆迁案件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樊万里,毕晨当前房屋拆迁案件的现状目前,在审判实践中房屋拆迁案件所适用的法律只有国务院制定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该条例对拆迁中的补偿、安置问题只作了原则性规定。如《条例》第二十条规定,拆迁补偿...  相似文献   

18.
城市房屋拆迁已演化成当代中国最易激发矛盾、引起冲突的领域之一。法律法规的“软肋”折射出城市发展与私有财产权保护问关系的扭曲。剖解地方政府的拆迁动力,GDP政绩、土地财政、利益驱动等都是主因,在拆迁条例修订的同时,  相似文献   

19.
欧木华 《法人》2010,(1):11-11
r据日前报,新拆迁条例拟有四大变化。但比较明显的事实是,新拆迂条例对地方政府有很多“禁止”、“不得”的规定,却相对缺少明确的惩戒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办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协议公证中,经常送到既不是拆迁入,又不是被拆迁人的“第三人”要求就房屋拆迁相关的有关协议进行公证的情况。对城市房屋拆迁中涉及第三人的公证事项进行总结和探讨,无论是对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确保房屋拆迁的顺利进行,还是深入研究这一领域办证规律,正确行使国家公证机关的职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办证中遇到的情况,就这一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专家学者和同仁。一、第三人及办理涉及第三人的公证本文所称的“第三人”,指城市房屋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