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在当今民事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与为法院提供司法鉴定意见的社会鉴定机构及其鉴定人就相关鉴定问题频起纷争,一度还衍生出暴力事件.追根溯源,鉴定纠纷起源于民事司法,是民事庭审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功能失灵与民事纠纷的案件结构等多重因素共同诱导的结果.然而,国家提供的公力救济与当事人寻求的私力救济皆证明,脱离原审法院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事实上都进退维谷,而且促使鉴定纠纷扩大化.鉴定纠纷不单反映民事司法问题与鉴定技术问题,它也是当事人双方深层社会矛盾的表现.所以,国家应对鉴定纠纷,就应树立"复合解决/治理"的理念与体系,但关键在于实现民事司法解决鉴定争议的制度功能;同时,基于当事人强烈的制度需求,国家也应重塑合理可行的鉴定纠纷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
裁判文书是表明法院对其审理的案件处理最终态度的惟一载体,是法院裁判案件、维护法律尊严、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文书。它既体现了司法权威与审判独立,也体现了法官的办案质量、执法水平与判案能力。裁判文书的质量关系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法院的形象,关系到当事人服判息诉和社会安定。通过裁判文书,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和社会各界可以了解法院是如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了解法院解决纠纷的理由。从这个意义上说,裁判文书是能否实现司法公正和法院具有司法权威和公信力的晴雨表,承载了整个社会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3.
刘军 《法制与社会》2012,(8):114-115
在司法实践中,我们经常能遇到对于当事人争议的纠纷内容,由于我们不具备专业知识,而无法得出结论或不好判明结果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是申请法院委托具有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对所争议的问题进行专业司法鉴定,这时,鉴定机构所出具的司法鉴定结论便成为了影响案件胜败与否的关键性证据。在建筑工程质量、工程款纠纷、医患纠纷、侵权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等类诉讼案件中,司法鉴定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纠纷的类型也开始多样化、复杂化。许多纠纷涉及人数众多的当事人,在解决此类型纠纷中,不仅要注重效率,也要考虑纠纷解决的社会效果和实体争议的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多数人共同侵权问题一直被法院作为普通共同诉讼案件分别立案分别裁判,这种方法不仅不利于办案效率的提高,浪费司法资源,也有可能造成裁判不统一,影响法院的权威。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一审诉讼中,当事人主张的法律关系的性质或民事行为的效力与法院根据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不一致的,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可以变更诉讼请求;当事人坚持不变更诉讼请求的,法院应当驳回其起诉,而不应作出实体判决;法院径行对当事人未予主张的法律关系作出裁判,既是代替当事人行使起诉权利,又剥夺了对方当事人的抗辩权利,构成程序违法。  相似文献   

6.
【裁判要旨】对法院委托的鉴定结论不服而起诉鉴定机构要求确认鉴定结论无效,实际上是将国家的司法行为纳入民事案件的受案范围,这不符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立案时应不予受理,错误受理而进入诉讼程序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相似文献   

7.
张亚琼 《人民司法》2012,(12):78-81
【裁判要旨】劳动争议案件经过劳动仲裁后,劳动者一方在起诉期间领取仲裁裁决的全部款项并向用人单位写明服从仲裁的行为属于不起诉契约。原则上不起诉契约具有合法性,但在劳动争议纠纷中,法官应对不起诉契约的效力秉持审慎的态度。在不起诉契约存在意思表示瑕疵的情况下,法院应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意思表示瑕疵进行救济,进而否定不起诉契约的效力。  相似文献   

8.
纠纷的"一次性解决"是在民事审判中实现"案结事了"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次审判做到纠纷的全盘、彻底解决,不仅减少了当事人的讼累,降低其寻求权益保护的成本,而且节约了司法资源,维护了司法权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当前的司法实践中,部分案件对当事人的诉求直接裁定驳回起诉,或在判决中对当事人的特定诉求不予处理,要求当事人另行解决,这些裁判虽然在司法统计上完成了一件案件的审理,但在实际效果上未能彻底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当事人不得不反复诉讼,纠纷一次性解决的目标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9.
CAS体育仲裁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伴随着人类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发展,体育纠纷与争端也日益增加。通常体育纠纷的当事人能够运用的纠纷解决方式有:第一,向体育联合会所属的国内国际机构请求解决;第二,向适当的有管辖权的国内法院起诉;第三,适用体育仲裁方式解决。第一种方式在国内国际体育机构做出裁断后,并不能阻止当事人继续向法院起诉或提起仲裁。第二种属司法介入的方式,但由于体育运动本身的性质及其规则的专业性,要求对体育纠纷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案例启示:司法鉴定是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行为,鉴定机构与当事人之间并未建立任何法律关系,当事人因认为鉴定意见错误而起诉鉴定机构的,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基本案情]2007年,李某某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宣告其父李某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法院依法定程序委托A鉴定研究所对李某的行为能力进行鉴定,并依该鉴定研究所认定李某"精神发育迟滞(轻度)……民事行为能力受限"的鉴定意见,判决宣告李某为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