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自然主义作家之一,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嘉莉妹妹>撕破了资产阶级"温文尔雅"的假面纱,真实地表现了美国社会的残酷和虚伪的本质.而另一位在美国自然主义文学中不可忽略的小说家杰克·伦敦,擅长写动物寓言,在他的多篇以动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当中,主人公曲折坎坷的经历象征着人类社会人们的生存斗争史.<野性的呼唤>是他的动物小说中重要的一部.这两位自然主义作家身处美国的19世纪末期,19世纪90年代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垄断阶段,这个时期贫富两极分化明显,有钱人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的劳动人民却挣扎在死亡线上.同时,"美国梦"的破灭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绝望的情绪之下.一种更为尖锐的现实主义出现了,那就是自然现实主义.而德莱塞和杰克·伦敦正是这批决心打破豪威尔斯所主张的文学应该表现生活中微笑的一面的论调,把社会残酷和矛盾的一面表现在读者面前的年轻作家中出色的一员.  相似文献   

2.
《嘉莉妹妹》中男女主人公的沉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莉妹妹》是德莱塞的第一部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小说向我们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截然不同的命运。嘉莉从不谙世故的农村女孩逐步成为百老汇红极一时的演员。而赫斯特伍德则从一位声名显赫的沙龙经理堕落成乞丐,最终在穷困潦倒中自杀。通过这一描写,作者旨在陈述自己的自然主义思想。诸如摇椅的意象贯穿小说的始终,象征并预示主人公的必然命运。  相似文献   

3.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文学中一位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作为小说家,他的作品受到许多褒贬不一的评价。批评者说他文笔沉闷,冗繁而夸张,甚至有时语句欠通。然而,他以文学创作上的巨大成就弥补了这些弱点,因为他是第一个掌握了现代美国本土气息的小说家,也是第一个使自然主义的家世小说具有悯色彩的小说家。他以惊人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塑造了具有针砭意义的人物形象,使他的小说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同时,他以自然主义的创作手法,摆脱了美国文学中的“文雅传统”。正是这种思想性与自然主义创新手法的统一,使德莱塞将美国的小说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他的《嘉莉妹妹》和《美国的悲剧》堪称文学创作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浅论爱伦&#183;坡侦探小说的叙事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作家。作为侦探小说的鼻祖 ,他创立了这种样式小说“罪案-侦查 -推理 -破案”的基本的叙事模式。侦探主人公解构式的破案思维 ,使小说叙事带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爱伦·坡模式”成为后世侦探小说创作不可逾越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莱塞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期。德莱塞视客观真实为创作的最高法则,突出人物的生存意识和欲望本能,强调环境对人物的决定性作用。而《嘉莉妹妹》就是其自然主义特征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6.
一、总论《乞力马扎罗的雪》(TheSnowsofKilimanjaro,下简称《雪》)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的一篇意识流小说。这部小说一反海明威通常采用的结构紧凑写法,在叙述现实即死亡逼近和得逞的主线上穿插了若干段以插叙、倒叙和象征为主要形式的意识流叙述,两者交汇贯通,形成了形式和意识的完美契合。难怪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马尔科姆·考利认为《雪》是海明威最有才艺、最有造诣的短篇小说。二、意识流手法的运用《乞力马扎罗的雪》叙述的是作家哈里生命中最后一天的生活,他到非洲狩猎旅行,不慎擦破了腿又没有及时治疗,以…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坛极具个性的一位现代主义小说家。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父权制的工业文明社会中男人与女人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基于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其小说《儿子与情人》中自然与三位女主人公:莫莱尔夫人、米丽安和克拉拉,在符号上互为象征、融为一体;在经验上共历磨难、饱经摧残;在地位上沦为"他者"、被动失语的相同经历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劳伦斯是一位为自然和女性而创作的作家,具有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8.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相隔两百多年 ,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 ,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中 ,既借鉴了《乌托邦》 ,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9.
<被遗弃的韦泽渥老太太>是美国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运用意识流手法的一部杰作.意识流手法使这部小说成为意义开放的作品.打动我们的,不仅仅是主人公坚强不屈的性格特征,而是人物心灵的丝丝颤动.我们读完了故事,却觉得没有读完.故事嘎然而止,却似乎留下了许多想象的余地.  相似文献   

10.
阿弗拉·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拉·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相似文献   

11.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是英国小说家亨利·菲尔丁对18世纪英国小说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但200多年来,这部小说的语言研究一直受到冷落。其实,作为欣赏和理解一部小说及其作者才华的手段,文体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2.
《红与黑》是一部通过爱情故事而写成的政治小说,更是作家对大革命以来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对人的处境及心灵进行历史和哲学的研究成果。小说主人公于连"英雄梦"里的核心成分是自我实现,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夹杂着世俗野心与名利欲望。他曾有意仿效伪君子的伎俩,但最终保持了心灵的纯洁。于连的慷慨赴死,在人文意义上就是人类的自我拯救。现实人生的悲剧,赢得的是在生命激情中完善的高贵人性。  相似文献   

13.
西奥多·德莱赛(1871~1945)的长篇小说《美国的悲剧》(1925)是一部卓越的现实主义巨著。书中以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从纯洁走向堕落毁灭的事实,展示了“发财梦”如何摧残人的灵魂和“文明”的法律如何毁掉人的肉体,,进而反映了资本  相似文献   

14.
中央党校出版社最近将推出《权力转移》一书。该书是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的一部新作。该书是作者继《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两部著述之后,新近推出的第三部系列著作。这样,托夫勒就完成了他以宏观的方式描述人类社会近40年变迁的三部曲。该书今年11月一出版,就被美国《新闻周刊》、《世界箴言》等权威期刊率先介绍,引起  相似文献   

15.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是美国19世纪文学中的经典小说。主人公海斯特历来得到人们的同情,被认为是无欲无求、一心改过的典型,本文从双重性角度,主要探讨她性格中叛逆的一面。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克莱恩的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是以战争为背景的一部成长小说。并不宜简单地将其定位为某种主义的文学流派的产物,而是主人公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过程,起初他只是自然主义的附庸,在一次次的迷茫与抉择中,他渐渐在外力和自我的斗争中呈曲线地成长为一个存在主义的英雄,即意识到最大的恐惧来自于对自身怯懦和懦弱的恐惧而非死亡;忧郁和延宕于是否要打破当前本我的存在去塑造自我甚至是超我的存在的抉择中;最终在可为的范围内去塑造自我甚至是超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艾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出色地继承前辈南方黑人女性文学的优秀传统,将主人公茜莉塑造为一个重要的象征,用来揭示黑人妇女所受的双重压迫,即既受白人的压迫,又受黑人男人的奴役.由此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作为两条并列主线架构起这部颇具批判意味的现实主义小说,进而沃克就解决这两大社会问题做出了积极的开拓性探讨,提出了其著名的妇女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9.
李颖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6):204-204,206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身上红字"A",不仅具有广泛的文学象征意义,更具有深刻的社会象征意义,对小说的主题和作者的人生理论的展开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西方的恐怖小说起步较早,发展完备,美国的斯蒂芬.金是顶峰作家。中国的则起步较晚,但近年来逐渐兴盛,李西闽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恐怖小说作家。他们的作品《黑暗的另一半》和《血钞票》有共同之处,也有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恐怖主题,气氛和意象的不同,这种差异性的原因在于文化背景,文学传统和读者接受方面,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恐怖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