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0 毫秒
1.
对刑法因果关系,学界存在争议,主要有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说两种观点。由于因果关系的必然性与偶然性是相互依存和不可分割的,因而把刑法因果关系分为必然因果关系和偶然因果关系是值得商榷的。刑法因果关系的发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为了正确地认定某一具体的危害行为对其引起的危害结果应负的刑事责任,有必要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根据和条件予以区分。  相似文献   

2.
刑法因果关系是指刑法理论中,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然存在的因果联系。由于刑法因果关系以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为基础,与哲学紧密相联,所以从根本上理解和吃透刑法因果关系的哲学基础,可以帮助我们寻找到解决刑法因果关系理论中许多疑难问题的突破口,起到不可低估的正本清源的作  相似文献   

3.
刑法因果关系在刑法理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实践中由于各种相关事实因素之间相互纠结缠绕,任何理论学说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亦都有难以自团其说之处.大陆法系刑法理论中的条件说虽会导致刑法因果关系认定范围被不当扩大,但在我国的犯罪成立体系下,可以通过实行行为、危害结果、主观罪过有无的判断来合理限缩刑事责任的范围.  相似文献   

4.
因果关系的判断在刑法理论上是一直颇具争议的问题,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判断也存在疑难。在危害行为引起危害结果的过程中,介入了被害人自己行为时,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说,站在客观的立场来判断刑法的因果关系。同时,需要对实行行为本身的危险性、实行行为和介入行为对结果的作用力、介入行为的异常性进行分析,以便从整体上把握因果关系本身的相当性。  相似文献   

5.
一、争论和争点(一 )争论。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 ,理论上学说各异 ,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行为说 ,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人所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 ]第二 ,危害行为说 ,认为刑法因果关系“是以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其主要目的是确认危害的结果是由谁所实施的行为造成的 ,为犯罪构成确立客观方面的要件 ,并和犯罪构成其它要件结合起来 ,确认这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和构成什么犯罪”。[2 ]第三 ,违法行为说 ,认为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的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在安全生产领域中行政监督人员的监督过失往往被以玩忽职守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其行为与最终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之间所呈现的"间接性"使得因果关系的认定出现混乱状态。对此,应当结合玩忽职守罪的特殊犯罪构造,以"三阶判断"考察不作为行为与最终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限制刑法的扩张适用。同时,在安全生产领域应当引入信赖原则,以完善对于非法定免责事由的规范性考察。  相似文献   

7.
驾车碰撞致人倒地后被他车碾压死亡,因介入了第三方的碾压行为,在此情况下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关键在于考查第三方行为这一介入因素的异常性大小,如果介入因素的出现并不异常或者异常性较小,那么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便存在着高概率的刑法因果关系,反之则介入的异常因素将切断先前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刑法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8.
刑法中的监督过失是解决在重大责任事故中现代组织体责任分配的重要理论。在司法实践中,监督过失因果关系的认定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监督过失因果关系具有的多因一果性、间接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使得司法实践中对因果关系的认定变得极为复杂。为解决传统理论以及司法实践在认定监督过失因果关系问题上的困境,应当以客观归属作为认定的理论依据,以危害结果是否能够归属于监督过失行为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一、争论和争点 (一)争论. 关于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对象,理论上学说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行为说,认为"刑法中的因果关系是指人所实施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  相似文献   

10.
对于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无论在理论上采取何种立场,都不得无视当下中国的刑事司法语境。本文围绕相当因果关系说,对其理论沿革进行了梳理,且基于对十个近年典型性刑事判决的实证考察,揭示了以相当说为中心的因果关系理论的实务适用现状。即法院在选取因果关系认定标准时,存在单纯适用相当说、条件说与相当说共用、以条件说替代相当说三种情况。并据此认为,以相当说为中心重构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的认定理论,不仅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实践中也获得了相当的现实支撑。  相似文献   

11.
刑法因果关系论之危机、反思与出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中研究因果关系是为了解决归责问题,因而不能用哲学因果关系的研究代替之。而事实因果关系根本不需要在刑法的领域探讨。刑法所要解决的只是法律因果关系的问题。为了与刑法的宗旨相连,并且坚持因果判断上的客观性,不如将法律因果关系的概念转化为客观可归责性的概念,并借鉴德日有关理论,创设具体的判断规则。  相似文献   

12.
刑法刑事政策化之思想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刑事政策化是指在刑事立法、司法以及刑法学研究过程中必须考量刑事政策因素之影响,并将其作为现行刑法的价值导向、评价标准和目标指引。刑法刑事政策化在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和司法领域日渐成为一种主流趋势。刑法刑事政策化思想背后有其重要的犯罪学和刑法学的理论基础。刑法刑事政策化的理论根据主要包括犯罪相对论、刑罚有限论、刑法机能主义及谦抑主义。  相似文献   

13.
刑法理论界对因果关系问题一直存有争议,而对介入因素下的因果关系进行系统性分析却不多见。对刑法因果关系,我们不仅需要逻辑的分析,更需要经验的归纳。只有从多角度探求解决刑法上因果关系问题的途径,才能真正找到一条切实可适用于司法实践的进路。  相似文献   

14.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构成条件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得以产生的前提,刑事诉讼的存在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程序性条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提出附带民事诉讼必须具备三个实质性条件:一是被告人的行为被指控为犯罪行为,二是民事损害的存在,三是民事损害的结果与被指控的犯罪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应当摆脱必然与偶然之争,借鉴国外因果关系的判断理论丰富我国的研究并为司法实践服务。以条件关系为基础判断事实因果关系,以相当因果关系说为基础评价法律因果关系,以客观归属论为借鉴为相当性提供明确的标准。  相似文献   

16.
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关系的三个层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政策是国家和社会基于相对公正理性而选择的犯罪防控对策系统。刑事政 策与刑事法律二者之间关系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概括:在价值取向上,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是 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在对策系统上,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是整合与被整合的关系;在具体措 施上,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是校正与被校正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德国刑法中的客观归属论认为,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创设了不被容许的风险,该风险在具体的结果中实现了,并且该结果存在于构成要件的效力范围时,由此行为引起的结果才可以客观地归属于行为人.客观归属论是对传统刑法理论的重大挑战,并在刑事政策上针对刑罚扩张适用提出了有说服力的限制标准,研究客观归属论对推进因果关系思考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8.
宪法与刑法同属公法范畴,无一例外地受到公权力的礼遇,在它们之间也因此形成特殊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使得“宪法约制刑法”注定成为了民主政治所无法回避的世界性命题。事实证明,与其由国家直接控制刑法,远不如交由完法约制更为妥适;宪法可以对刑法施加政治影响,但其广度和深度也需要有所约束;刑法固有的价值取向如与宪法发生冲突,宪法原则何以成为解围的准则;当主权被置换为管理权、且以此名义制定了刑法并用以控制作为个体概念的公民时,宪法与刑法之间趋于表面化的互动关系何以成为隐藏权利与权力博弈的庇护所,等等,所有这些内容无一不是法学理论的重要课题。如果从中国现实——包括现行的法律理念、法律框架、法律生活及法学成果等——出发进行相关的命题整合和理论推导,对提升这一边缘理论的附加值将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9.
《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刑法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足《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衔接与融合,探讨《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刑法基础:治安处罚体系的构建与刑罚模式的借鉴;治安管理处罚范围与犯罪行为的对接;复杂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裁量处罚与罪数形态理论的移植。旨在提出具有实用性的执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