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泡沫经济的冲击,日本经济一直持续低迷,国内需求疲软,各行各业都受到重创。尤其是银行业,泡沫经济的崩溃使之产生了大量的不良债权,严重影响了日本金融业的正常运行。在90年代初及后期,日本政府相继采取了各种措施以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但由于数额巨大,取得的成绩不尽如人意。 一、日本银行不良债权的产生背景 (一)泡沫经济的崩溃是日本银行不良债权产生的直接原因 在1986年到1990年之间,日本泡沫经济达到鼎盛时期,资产价格暴涨,房地产、股  相似文献   

2.
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其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问题逐步显现,至今己成为日本最严重最难以解决的问题,阻碍了日本经济复苏之路。最近小渊内阁出台了一系列银行改革法,并拨巨款着手解决这一难题。一、日本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债权日本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数额之大,涉及金融机构之广,在世界金融史上可谓史无前例。据日本财政部估计日本银行的坏帐总额至少是87.5万亿日元~①,并且随日本经济衰退,估计银行每年新增坏账约2-3万亿日元,而1997年日本银行业年营业利润只有3.03万亿日元~②。但这些只是问题的一半。在日本除…  相似文献   

3.
在80年代后半期,日本经济发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以致于在90年代的近10年间,其泡沫经济破灭后的影响如劳动力过剩,设备过剩,不良债仅的困扰,个人消费的停滞,金融危机与银行倒闭的惊涛骇浪,政府公共事业的投资乘数之小以致积累起赤字财政之巨大,在战后日本经济史上都是空前的,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史上也是空前的。那么,在80年代后半期的那次经济周期高涨中,日本的经济条件及其由此发生的经济规律作用,有哪些是与欧美国家不同的呢?换言之,日本发生这次严重泡沫经济的背景是什么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日本发生了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范围的泡沫经济。至今,泡沫经济破灭已过10年,但日本经济仍陷在萧条的泥沼中。如此规模的泡沫经济,如此顽固的后遗症,在世界经济周期史上都是空前的。由孙执中先生  相似文献   

5.
一、不良债权与银行经营 (一)持续增加的不良债权及其特点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不良债权就一直是持续增加的趋势。1992年度以来,全国银行共处理了近70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其中1995—2001年度年均处理10万亿日元左右。尽管如此,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还是一再刷新历史最高纪录。根据表1的统计,1996年3月末全国银行的不良债权为28.50万亿日元,比1993年3月  相似文献   

6.
由于80年代末期日本泡沫经济鼎盛时期,各类金融机构多接受位于首都圈商业地段的不动产及土地作为抵押而出借巨额贷款,但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金融机构当作融贷担保的房地产价格暴跌,而背负巨额不良债仅。再加上宇宙信合社、木津信合社、兵库银行等一连串的金融破产事件,更加显现了巨大了泡沫经济同崩溃所带来的不良债权问题是如何积重难返。现在在日本不良债权问题之下,潜藏更大危机的住宅专门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住专),在日本经济景气始终未明显复苏,以及地价下跌趋势尚未改善的情况下,随时有再度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 为了防止住专问题可能引爆的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与风暴,日本政府决定使用纳税人税金以处理住专机构问题,这已经引起日本国民的强烈反映,因此,本文拟先介绍一下日本住专机构的发展情况,再针对日本在住专问题上所采取的对策及其得失作一综合性的探讨。 一、住专机构的形成、发展与现状 日本以消费者为对象的民间住宅金融,始于60年代期间都市银行(即商业银行)提供部分购房者服务而形成的制度性的融资。不过在当时,仅止于以存款准备金以及与业者合作贷  相似文献   

7.
“泡沫经济”崩溃以来,金融业的不良债权拖累日本经济十余年低迷不振,日本政府和银行想尽一切办法处理不良债权,但旧账未除,又增新账,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小泉首相上台后,提出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快解决不良债权问题”,但至今成效不大。目前我国的银行业也存在较高的不良债权,汲取日本在解决不良债权方面的经验教训,对“入世”后我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八、九十年代发生在日本的泡沫经济 ,其规模之大、危害之深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周期史上空前的。日本政府已使出浑身解数 ,也未能实现经济的自律增长。至今 ,泡沫经济的后遗症还困扰着日本经济 ,而且注定要拖着泡沫经济的阴影进入 2 1世纪。本文试从日本泡沫经济发生的原因、泡沫经济后遗症的表现以及对 2 1世纪日本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 ,做一粗浅分析。一、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后遗症的表现从战后到 70年代初 ,日本经济实现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 ,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顺利地渡过第二次石油危机又强化了日本产业的竞争力 ,贸易黑字的大幅增…  相似文献   

9.
一、当前日本金融面临的问题(一)金融机构不良债权难以解决自泡沫经济崩溃至2002年3月,日本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一直是持续增加的趋势。1991年至2002年,日本各类银行虽然已经处理了83.387万亿日元的不良债权,但根据日本金融厅发表的统计,截至2002年3月底,日本全国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达52.4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5万亿日元。日本大型金融机构曾预计2002年度处理的不良债权额为2.5万亿日元,但实际必须处理的数额远远高于当初的预测。在金融机构自身以营业利润冲减的方式加速处理不良债权同时,日本政府也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其处理,使得不良债权总额在2003年3月有所减少。但从不良债权的分类来看, 已经申请破产法保护、实际上已经破产和破产可能性很大的企业的"危险债权"为23.3万  相似文献   

10.
对十年来日本经济发展的回顾进入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崩溃,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最长的“调整过程”。这个过程于1993年底结束。从1993年起,曾共同陷入90年代初经济周期性萧条的欧美各国经济相继复苏,唯独日本回升乏力。1993年的经济增长率几近为零。1994、1995两年也只有0.6%和1.4%。1996年度由于日本政府宣布将在1997年4月1日将消费税由3%提高到5%,刺激消费市场异常激动,当年经济增长率达到4.4%,为1991年以来最高点。1997年由于桥本前首相采取了结构改革优先的政策,使刚…  相似文献   

11.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通产省与大藏省这两大行政机关的配合:通产省以卓越的情报力量为基础,推行支持技术优先产业的策略;大藏省则指挥金融机构,运用财政及货币杠杆,提供优厚资金作为创新产业的后盾。这其中尤以大藏省为万众瞩目的权力焦点,在日本国民的心目中,它集智慧、清廉、勤奋于一身,是国家最高守护者。但90年代以来,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成为亚洲金融危机实际意义上倒下去的第一张骨牌时,大藏省就成为人们普遍责难、攻击的焦点,不仅被指责为泡沫经济的始作俑者,而且是把日本经济推向坏帐深渊的罪魁…  相似文献   

12.
杨茜 《日本问题研究》2004,(4):33-36,32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不断下降,甚至出现了通货紧缩、经济衰退的严峻局面。面对日趋恶化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采取了以扩大国内需求为主要目标的扩张性财政政策。本文结合当前日本经济的情况,对10年来日本财政政策的效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90年代以来日本的财政政策。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力为摆脱经济的长期萧条,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用于刺激景气,这突出的表现在:一方面,日本政府在减税的同时,不断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即扩张预算。税收占国民收入比重下降,由1990年的27.2%下降到1999年的22.1%,后略有回升,2002年为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以来,日本金融业一直陷于严重的危机之中,金融机构不良债权数额巨大,破产风潮此起彼伏,经营丑闻屡屡曝光,国际地位江河日下,这既是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各种矛盾充分暴露的结果,也是其金融体制僵化落后,不能适应国际金融发展趋势的必然反映。如何迅速走出金融危机的泥沼,重塑日本金融业的辉煌,已经成为摆在日本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不仅关系到日本经济今后的发展,也必将对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桥本政府上台后,面对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认识到只有进行全面的改革才是唯一的出路。于是,1997年初在国会的施政演说中,桥本首相提出了金融、财政、经济结构、社会保障、行政和教育六项改革措施,引起国际经济界的广泛关注。目前,日本的金融体制改革工作已经正式启动,由于这次改革的深度和广度较之被称为“大爆炸”的英国1986年金融改革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被人们称为日本的“金融大爆炸”。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资产紧缩和通货紧缩所的双重紧缩之中。通货紧缩既是战后日本经济的新问题,也是日本经济深层次矛盾的体现,它不仅加剧了资产紧缩,而且使日本政府的财政金融政策失去了以往的作用,日本经济也迟迟摆脱不了长期停滞的局面。如何摆脱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当前日本经济的重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开始了长期的调整阶段,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特别是自1997年以来,日本经济停滞进一步深化。到目前为止,已出现了战后未曾有过的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消费、投资低迷,金融体制不稳定,信用收缩,复苏乏力。本文主要分析20世纪90年代日本政府为促使其经济走出萧条实施的经济政策及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6.
泡沫经济是由于虚拟资本的恶性膨胀所形成的象征经济与实际经济之间的差额。是资产价格大大超过其实际价格的必然现象。80年代末期的日本,资产价格膨胀高达无法用经济基础条件衡量的水平。因而日本《平成五年度经济白皮书》称泡沫经济为背离经济基础的价格变动。 泡沫经济是80年代西方经济的一种普迹现象。其原因在于:70年代西方经济的低速增长,产业结构由资本密集型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出现大量的过剩资本;石油美元形成及不断向西方商业银行回流,国际金融市场供应充裕化;金融市场供求格局利率的低下等。  相似文献   

17.
以1989年开始的财政金融“双紧”政策为契机,日本从泡沫经济的巅峰跌入低谷。泡沫经济的崩溃,使得曾经大有“购买美国”之势的日本遭受致命的打击,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日本长达10年之久未能从泡沫经济的阴影中走出,原因很多。本文仅从财政政策的角度来解释日本90年代长期萧条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以来,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金融形势日益严峻,并逐渐演变成“金融危机”,经过亚洲金融风暴的洗礼,日本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给日本经济发展和杜会生活造成严重混乱,日本旧有的金融体制弊端暴露无遗,金融改革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使其国内银行业在巨额不良债权的拖累下几乎全面陷入瘫痪,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也曾出现过一些好转的迹象,但总的来说日本银行业几乎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因而在经历了1997-1998年的金融动荡之后,日本政府专门组建了金融再生委员会(FRC),对国内金融体系进行彻底整治,促使银行重建。2003年5月日本第五大银行理索纳银行向政府申请资金援助之后,日本当局更是凭借向其注入国有资金以取得其经营主导权的机会开始对理索纳银行实行“试验田”式的改革重建。尽管日本银行业重建前景尚不明朗,但日本当局的某些举措及尝试仍然可以给同样面临许多困难的我国银行业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韩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奥秘·雷雯据世界银行统计,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后期,韩国是世界190多个国家中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90年代初,韩国的经济规模一度超过非洲大陆42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个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匹敌。特别是近5年,发达国家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