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是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的伟大纲领。《建议》中提出制定“十五”计划 ,一定要把发展作为主题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的指导思想 ,合民意 ,顺人心 ,又能激励民情 ;《建议》又提出了明确的“发展”方针 ,即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 ,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这个方针是科学的 ,既总结了历史经验 ,又体现了时代特色 ,符合国情实际 ,且具有前瞻性和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我们坚…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实施“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必须把发展作为主题,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把发展作为主题,这是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体现。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战略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相似文献   

3.
根据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经验,从发展战略视角,对“十二五”期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核心要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中,文化比较优势和县域精神区位可以成为助推全省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县域政府的敢于作为和正确作为则是发展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全省县城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应来自于工业化为先、多产业并举的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城镇化建设是有力载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则是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前有一种通行的说法,把未来新经济形态称为“知识经济”。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经济形态应以产业结构来区分、以主导产业来命名。知识只有应用于生产过程,才能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知识只有产业化,才能在经济增长中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知识产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根本基础和决定力量。未来经济形态应该称为“知业经济”而不是“知识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标志的新常态。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特点,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换。要适应、把握并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最根本的是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第一驱动力”。近年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但是,我国科技创新存在严重不足,“孤岛效应”问题突出,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当前科技创新中的“孤岛效应”问题迫切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强化地方科技创新战略规划引导、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等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紧紧抓住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云南被列为全国首批低碳经济试点省份以及云南省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机遇,牢固树立“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理念,按照“工业经济强县、特色农业兴县、旅游文化活县”的思路,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率先跨越为目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加快构建桥头堡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县,探索出一条符合宁洱实际、体现宁洱特色、彰显宁洱魅力的绿色发展之路,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宁洱县应该着力建设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绿色经济为主流、绿色产业为主体、绿色企业为主力的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县,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为普洱建设绿色经济强市当示范、作表率。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回答了统一战线发展的根本目的、直接动力、价值尺度、成果归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统一战线的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攻坚期内,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而决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否能取得实效,关键在于收入分配结构是否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随州市地方税务局,一直把文明创建作为推动全局工作发展的主旋律,立足自身建设,强化服务理念,丰富创建载体,走出了一条“以收入为中心,以创建为动力,以文明为内涵,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的创建之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项工作再创新佳绩,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历史唯物主义 ,不仅要把生产方式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动力 ,而且要始终关注和建设物质的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个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高科技时代与知识经济条件下重要的特征之一。既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又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而以人的独立性和自由联合为特征的共产主义条件下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高目标 ,才是管理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人事天地》2010,(28):19-19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北海市坚持把“产业兴市、人才强市”作为发展的根本大计,以高层次人才引领产业高起点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空港经济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产业,其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空港经济区在未来必将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和“动力”.近年来南宁市空港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等问题.目前,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的决定,并下发了《中国-东盟南宁空港经济区发展规划》.因此要充分认识作为对外开放基地的现代空港区域发展的内在规律与趋势,把握机遇、加快建设南宁空港经济区,打造引领南宁城市发展的“引擎”和“主核”.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描述经济发展总体性质和特征的一个概念,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系统由当前状态向理想状态或目标状态进化需要遵循的规范,包括发展的动力、结构、质量、效率、就业、分配、消费、生态和环境等因素,其内涵比经济增长方式更广泛、更深刻。我国经济发展必须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必须更好地促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点,加快调整经济发展诸因素的配置方式和利用方法,加快建立和健全制度保障体系,并继续深入研究经济增长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14.
农业已进入以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阶段,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社会稳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做好新时期的农村经济工作,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筑牢“组织、人才、产业”三个支点,突出发展主题,大力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社会稳定。 一、构筑坚固堡垒,加强“四村”建设,夯实农村经济发展的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组织是农村工作的基础。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尤其是把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的坚强堡垒,是新形势新任务的根本要求。我县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新机制,农村基层组织在工作方法上有大的改进,在工作机制上有大的创新,在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的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加快的新局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追赶世界先进经济的唯一途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重  相似文献   

16.
“五个重庆”建设与“唱读讲传”活动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先导实践和创新典范,具有重要的经济伦理意义。两者相辅相成,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的价值真谛;体现了遵循发展规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五个重庆”建设更体现了统筹兼顾、推进公平、共同富裕的原则,“唱读讲传”活动则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作为全市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在推进天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高度重视辩证地解决好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相互依存发展的矛盾和难点,促进经济建设与法制建设同步进行。在领导和推进天津工作的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围绕经济发展推进法制建设,依靠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整体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把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扭在一起,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一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同抓好国家法律实施辩证结合,使法制建设真正转人服从、服…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出口多一点,利用外资多一些,而是通过资源结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制度,实现国内的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二者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都把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将统筹兼顾,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原则,后者是对前者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十五《建议》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人为本。在确定一个主题、一条主线、两个动力的同时 ,《建议》提出要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制定十五计划的“根本出发点”。这一根本出发点的确定 ,使得人民这一社会主义的主体 ,更紧密地与发展的各项重大战略措施联系起来了 ,使得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贯串十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以及两个动力的一条红线 ,为十五期间社会发展主题、主线以及两个动力做了内在的价值取向的规定。同时 ,这一“根本出发点”的提出 ,也标志着以往那种见物不见人 ,为发展而发展的片面的发展观的终结 ,取而代之以真正体现了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