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杨鹭 《理论前沿》2004,(21):21-22
经济法最本质的内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国家干预经济是经济法存在的契机和理由,经济法则为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保障和规范。通过对这一本质的研究,笔者就经济法的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曾随着不同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而交替演进,对各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绩效产生了重大影响。此次全球经济危机使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争论又一次成为焦点。本文将按照理论-实践-影响的路径,来了解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的理论及其对各国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我国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张用国家必要干预市场经济来确定经济法体系的基本构成的学说,最能反映经济法的本质特征.本文从现代经济是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进行阐述,然后对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必要干预的必要性和方式及干预内容和干预的必要限度进行具体论述,最后提出要以国家干预为主导思想来构造中国经济法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资源配置和财政运作的角度概述了凯恩斯国家干预理论,并就西方财政运作中国家干预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干预经济的历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从五个方面:国家对经济的原始干预阶段、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阶段、国家对经济的消极干预阶段、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阶段、国家对经济的混合干预阶段进行深入的阐述,进而得出四个结论:在国家干预与自由放任的关系上历来存在争论、在实践过程中,国家干预可能呈现出 “物极必反”的效应.许多国家的经济干预措施总是为促进经济的发展、国家干预最终是以制定体现这种干预的经济法律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6.
当代资本主义处在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哪个阶段上?它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 ,都离不开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与调节。这是因为 ,这种干预与调节不仅标志着同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时代国家充当“守夜人”角色的明显区别 ,而且还表明在这时 ,资本主义已经克服了市场机制的固有缺陷 ,减弱了经济危机的突发性和破坏性 ,使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趋于缓和 ,生产力得到提高 ,从而使资本主义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得到发展。应当指出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调节与干预的因素 ,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已经出现。那时 ,一…  相似文献   

7.
一国家干预和参与经济关系的内涵国家干预经济关系,从广义上理解,是指国家基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运用国家权力对经济关系进行管理、控制和协调的活动。本文所指国家干预经济关系是从狭义上理解,仅指现代国家基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为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发展目标和保持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以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为前提,运用国家权力直接或间接地对经济关系进行管理、控制和协调的活动。国家干预经济关系的模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的以尊重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为前提,以国家宏观调控为核心的干…  相似文献   

8.
劳动法是在对传统契约自由的修正和限制中兴起的。劳资矛盾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中的国家干预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从劳动法的兴起历程以及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相关规定的粗浅分析中可以看出未来劳动法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关系是社会力量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现代国家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一项重大战略性选择,它在真正意义上显示了人类社会历史方向的一次深刻变革和重大转折.本文从现代政府基本职能的视角出发,在分析国家干预环境问题的现实根源和相关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增进环境效益的实现路径,进而为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和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是在对传统契约自由的修正和限制中兴起的。劳资矛盾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最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我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范中的国家干预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从劳动法的兴起历程以及我国劳动合同法中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相关规定的粗浅分析中可以看出未来劳动法契约自由与国家干预关系是社会力量主导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对“国家干预”的逻辑解析——基于经济法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经济法的概念,学界有影响的观点主要有经济协调关系说、需要国家干预说、经济管理与市场运行关系说、国家调节关系说、新经济行政法论等。综观我国经济法概念的种种学说,"国家干预"是经济法概念的基本内涵。本文从逻辑学的角度对此进行阐释,以期进一步阐明经济法的本质和特征。  相似文献   

12.
政府干预的绩效评估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政府对经济实施有效干预与调控问题,西方经济学许多学派都提出各自的主张,而比较系统地研究政府干预绩效的评估标准问题的主要有公共选择学派理论和非市场缺陷理论.公共选择学派主要从政府制度本身寻找政府失灵的原因,注重政府的行为动机与决策过程;非市场缺陷理论着眼于市场和政府的对比研究,指出各自的缺陷,强调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通过成本与收益的分析在政府和市场干预之间进行选择.在进行相关理论分析基础上该文提出了政府干预绩效的评估标准一是干预与调控目标的实现状况;二是调控手段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三是干预费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内容庞杂、法律关系错综复杂、涉及的人员财产范围较为广泛,因此,国家不能对房地产合作开发合同听之任之,应以保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在保证当事人合同自由的前提下对合同予以适度的干预,对合同效力的干预是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一个有效合同需要具备有效的因素,在合同出现无效因素时允许当事人通过一定的行为将合同补正为有效合同。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效力补正制度存在合理性,但是从法治以及社会的长远利益来看,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应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4.
从一个理想的市场和理想的政府出发来确定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有效边界,是主张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经济学家共通的弱点。由于现实中的市场和国家都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因而这种理论是站不住脚的。确定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的作用边界的依据应是各自所带来的边际净收益的大小。社会净收益最大化要求其边界正好是使二者的边际净收益相等的那一点。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仍然是研究的重心。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国家经济主权理论进行剖析得出了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结论,进而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规范,对其理性的思考有利于探讨国家干预市场模式。分析经济法之"国家干预"理性主义的本质及其法律内涵,在对经济法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经济法之"国家干预"行为的形式理性和实质理性应辩证地统一于社会本位原则。  相似文献   

17.
“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在经济法语境下的使用多存在混乱。这种混乱集中表现在经济法的本质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还是政府干预经济之法,以及经济法的主体是国家还是政府的问题上。政府干预是国家干预的一种实现手段;政府是经济法的主体。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给国家和政府在经济法中一个合理的定位,而这对于经济法理论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立法的完备都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法律形式 ,其存在的目的和价值取向在于弥补和矫正市场失灵和消除或减少政府失灵 ,第三部门具有克服国家干预失灵的功能 ,应纳入经济法研究的视野和范畴  相似文献   

19.
新加坡实行的是自由市场经济。但与其他自由经济国家不同的是,他们不是实行自由放任政策,而是在政府的干预下,按政府的设想发展的市场经济。 一、宏观决策加经济立法 新加坡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首先表现在宏观决策上。它通过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中长期计划,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和重点部门,并在这一基础上制定具体政策措施。政策和措施又以立法的形式加以权位化。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作为一个与经济密不可分的法学学科,应当有相应的经济学和法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目前以凯恩斯经济学为代表的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学说在经济法基础理论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作为新经济自由主义最新发展阶段代表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再结合我国国情的语境之下,对我国经济法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一定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