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丁同民 《学习论坛》2012,(10):35-38
构建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对于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来说至关重要。构建农民公平分享农地非农化收益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农地征用补偿计算办法;二是构建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体系;三是规范各级政府的农地征用权;四是培育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市场;五是拓宽农民参与农地征用过程的渠道;六是深化农村土地税费制度改革;七是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2010,(12):24
进入2010年,"黄河金岸"的建设号角已响彻宁夏山川。"加快沿黄城市带建设,打造黄河金岸"是2007年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提出的战略部署,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高度,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宁夏的基本区情:南部及中部地区为干旱区,经济落后,自然条件较差,开展经济活动较为困难;北部地区为宁夏平原腹地,且有黄河穿流而过,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经济、社会发展有一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生态文明建设部分响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宁夏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要再上新台阶,必须抓好六盘山区清水河上游、中部干旱带生态"特区"和贺兰山东坡三个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作为世界发达经济体、欧洲发展的领头雁,走出了有自己特点、具有独特优势的发展模式。二战以后,德国逐步确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作为基本国策纳入宪法。强调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实际上是政府有所调节的市场经济,在市场力量达不到的地方,政府创造有利条件,以保证市场自由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平衡。基本特征:一是市场决定机制,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机制,三是大众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5.
论社会非常态下的政府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社会是否有序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分为常态和非常态两种状态,社会非常态下对社会实施有效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我国政府对社会非常态管理有优势,也有不足。必须尽快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制,实现对社会的有效管理,一是培养危机意识;二是建立常设性的危机管理部门,形成权责明确的危机反应机制;三是及时采取措施,实施危机救治。  相似文献   

6.
贯彻好《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的意见》精神,履行好生态涵养发展区功能职责,就密云而言,就是要在生态建设、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上取得新突破,建设生态富裕和谐新密云。加强生态建设。坚持环境立县,最大化地实现环境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一是进行功能分区,将全县从功能上划分为水库上游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库下游城镇产业发展区。二是积极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注重节约土地、能源、水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三是全力推进国家生态县建设,实施生态育林、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从源头上控…  相似文献   

7.
杨青贵 《求实》2017,(4):78-87
当前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具有调节集体成员收入分配、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传承互助协作传统文化等诸多时代功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偏重农村土地经营权等利用层面,容易形成对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冲击。调适农村土地"三权分置"与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需要协调农村土地价值实现与农村土地资源管理、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与土地承包权及承包土地经营权的保护、集体功能实现与土地利用效率提升以及其他相关制度改革工作,协调集体、成员、利用者的农村土地收益分配,协同保护农村土地上的"三权"。  相似文献   

8.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10,26(7):59-62
在现行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中,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购得土地,而是仍然以征地方式变农村集体土地为城市国有土地,从而占有了农地转用增值的主要部分,这无疑仍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今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建设问题:在城乡统筹战略思维下实行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土地用途管制不能和土地所有制和征地制度画等号;尽快修订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9.
英国社会照顾服务改革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有两种社会服务:社会保障和社会照顾。前者一直由中央政府负责;后者由地方政府负责,这种社会照顾服务对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要将市场化引入到我国的社会照顾服务之中,重视合同在社会照顾服务市场化运作中的作用;二是采取多种社会照顾形式;三是发展第三部门组织的社会照顾服务,开拓提供服务的多元化渠道;四是突出家庭的作用;五是把社会照顾服务作为促进就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个社会有着何种土地产权认知,与一个社会的基本意识形态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当前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背后的意识形态逻辑正在经历三个层面的解构:首先,"共同共有"的公有制意识形态,正在向"按份共有"的私有制意识形态逻辑转变;其次,"平均主义"的集体成员权意识形态逻辑也正在遭遇解构,多种成员权界定规则不断制造了农民身份的差异性;最后,"国家终极所有权观念"以及由此建构的"自上而下"的产权授予逻辑也正在被农民所抛弃。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背后意识形态逻辑的解构,导致了农村土地产权认知逻辑的整体混乱,成为引发当前农村地权冲突的深层次根源。  相似文献   

11.
在宁夏建立起一大批布局科学合理、主导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林产业特色突出的基地,是宁夏生态建设、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农村经济的希望和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世纪以来,社会救助权逐渐引起各国学者和政府的重视,国外对社会救助权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对贫困的界定和贫困与人权联系的论证;关于社会救助权实现途径和因素的探讨;社会救助权利正当性的论证;对贫困群体责任的强调。而有关社会救助权的政策发展在各国主要体现为:从生存权的保障扩展到生存权和发展权并重;社会救助权的实现凭借政府和社团组织的合作;注重教育救助和医疗救助;完善社会救助权的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宁夏如何在WTO确定的农业政策空间内,面向国内外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宁夏农业结构调整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二、立足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草业和畜牧业.三、突出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4.
"五山模式"是发挥政府、民间组织、农民等各方力量合作建设农村生态家园的结果。其中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有:强调培育农村生态建设中必需的社会资本;注重农村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的三重建构;改变农民的生活观念,满足农民的各类需求,引导农民主动参与是农村生态家园建设的基础、立足和关键。  相似文献   

15.
2016年10月我国出台的《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将集体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实行三权分置并行,这对农村集体土地的征收赋予了更深刻的命题。这几年来,社会各界基本达成了共识,要允许农村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同等入市,农民必须从这里获得应有的财产性权益。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地位和农民的个体成员权得到法律确认并强化,以及对集体土地进行全面确权发证之基础上,应对所有权和用益物权给予充分关注,对耕地、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及其补偿必须完善其机制,以期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及附及于其上的用益物权人的相关利益得到切实保障。  相似文献   

16.
正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于2003年由自治区党委、政府牵头创办,是一所面向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招生的全日制、寄宿制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面向宁夏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九县(区)每年招收初中生2000名,所有录取学生免收学费和住宿费,农村户口学生每年享受1500元生活补助费。现有教学班120个,教职工410人,在校学生6000名。  相似文献   

17.
宁夏昨晋、蒙、陕、宁能源基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且地处黄河上、中游水能水利开发重要地带,煤、水结合是宁夏能源开发的突出优势。多年来,宁夏人民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地进行着探索和实践。进入21世纪,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结合宁夏的实际,启动了宁东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开发建设,并将其作为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一号工程”,举全自治区之力加快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8.
建设高效观光农业区,是清徐县发挥产业优势、增强经济实力的良好机遇,是实现科学发展、重塑形象的大好时机.其着力点一是加强生态建设,以优美环境吸引人;二是加强文化挖掘,以精神享受鼓舞人;三是加强素养培育,以品格魅力感染人.  相似文献   

19.
正宁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频繁的地区。自1949年以来,就有过两次大的人口迁移:一是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时期,国家调动大批回汉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到宁夏工作,同时一批企业和事业单位成建制地迁到宁夏。二是宁夏中南部地区农民的由政府组织、或自发迁徙到区内平原川区及外省区(以新疆为最多),总人数超过100万。自1980年以来,宁夏先后组织吊庄移民、扶贫扬黄工程移民、生态移民3大移民工程。这部分移民统称为"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宁夏经济快速发展,十分需要改善生态环境。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海原县生态建设现状,提出生态建设存在资源浪费、某些制度安排不合理、自然环境承载力不足等问题。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