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虽然下岗了,可她不等不靠,从两千元借款起家,逐步发展成为拥有两家饭店和一个小型农场。固定资产达20万元的个体户,从下岗前的经商人员,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在人生的旅途上走出了一串闪光的足迹。她,就是蚊河市原新站酒厂下岗职工崔贞姬。只要你和崔贞姬接触,就会被她那火一般的热情和永远乐观向上的精神所感染。1991年,蚊河市多年的利税大户新站酒厂停产了,崔贞姬和丈夫双双下岗。面对常年瘫痪在床的婆婆,还有总也离不开“药罐子”的公公和一对正在上学的儿女,两口子愁得满嘴起泡。崔贞姬劝丈夫:“天上掉不下来馅饼,…  相似文献   

2.
天上会掉下馅饼吗?对于被医学判处死刑的9岁小女孩黄金美来说,答案是肯定的。“馅饼”不仅砸中了她的头,也砸中了她的心,甚至把她砸成了一个明星:从一个原来在中国农村最不起眼的小女孩,一夜之间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大使”——这是母爱创造的生命奇迹。  相似文献   

3.
她叫王凤琴,通辽市库伦旗六家子镇洁利洼村柳编协会会长,一位性格倔强、浑身透着股韧劲儿的农家妇女。人到中年的她,25年前挑着嫁妆来到丈夫家时,看到的是几间破土房,几个木头箱子,露着土的火炕……这样一个破烂不堪的“新家”,比她想象中还要差一些,看着丈夫愧疚的眼神,她用仅有的几十元“彩礼”买回了常用的生活品。“开弓没有回头箭”,她这样安慰自己和丈夫,第二天就和他下地干活,开始了白手起家的生活。 村里办厂第一人 1986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  相似文献   

4.
“他杀了和他偷情两年的舞女?!”丈夫的背叛令她痛不欲生。然而,凶案发生当天,丈夫明明和她在—起,凶手不是丈夫!  相似文献   

5.
李维娜 《党建文汇》2006,(11):24-24
“那天同去的我家吉薰有没有什么消息?”不久前,在江西省瑞金市叶坪光荣院,一位112岁、双目失明的老人,听说我们是“从上面来的”,就禁不住向我们打听她丈夫的下落。这位老人叫陈发姑,70多年前,她的丈夫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去了;70多年后,她还在等待着他的消息。  相似文献   

6.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示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丈夫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妻子夺过呼机,顿时脸色大变,她气愤地冷笑着说:“好啊,柳小姐请你去吃饭,你快去吧!”“天晓得是哪个柳小姐,”丈夫赶忙解释。“只怕是你心中有鬼吧!”妻子眼睛瞪得大大的。“我能有什么鬼!”丈夫有点生气了。  相似文献   

7.
丈夫说:“事业是她的第一需要。”职工说:“她是医院的当家人。”患者说:“她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而她自己却说:“就是为了实践自己内心的一个承诺”。她就是公主岭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原萍。  相似文献   

8.
12岁那年,陈琮英做了任家的童养媳。婆家的儿子比她还小两岁。为供“丈夫”念书,她去给人织袜子。 又过了12岁,陈琮英被人接到上海。这时她才知道,“丈夫”做了要掉脑袋的事,让她出来当帮手。于是,陈琮英在正式成为任家的媳妇的同时,也成了共青团中央书记的秘密交通员。  相似文献   

9.
布迪·德维的家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印度西北边陲喜马偕尔邦马朗村。她今年70岁,是一个丈夫依然在世的“寡妇”。14岁时,她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孩结婚;与此同时,她又被许配给丈夫的弟弟。半个多世纪后,其中的一个丈夫已经病逝,剩下的那个跟她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0.
都有罪一位新婚不久的少妇控告其丈夫虐待她。在法庭上,她申述道:“我们结婚不到30天,他就用蛋糕掷了我15次,我实在无法忍受了!”法官道:“好,他犯有伤害罪。”“最可恨的是,蛋糕都是我为他做的。”  相似文献   

11.
记得有一部美国电影叫《琼斯一家》,镇上所有的人都羡慕突然搬来的琼斯一家,不仅因为他们富有,还因为他们幸福. 女人们羡慕琼斯太太,因为她的丈夫总是那么爱她;男人们羡慕琼斯先生,因为他的太太不仅漂亮,而且经常公开和丈夫“真情流露”,仿佛一刻也无法掩饰自己对丈夫的深爱.事实上,他们并不是一家人,而是一个销售团队.  相似文献   

12.
承包户爱她们,是因为她们泼辣能干。星星还在眨吧着眼睛,农二师二十九团八连的广播喇叭就响了。李巧妹一看表,已经6点了。她听见隔壁房间和她一道来的10个老乡起床、洗漱的声音。忙推醒身边的丈夫。“啷个搞的吗?才睡了5小时动天就亮了。”丈夫揉揉眼嘟嚷着,“胯跨痛,腰杆也痛,  相似文献   

13.
仲夏深夜,大地显得那样安祥。此刻在县医院妇产室里却弥漫了一种紧张的气氛,“难产”,“胎儿缺氧”,“输氧”,助产士额头上个个挂满了豆大的汗珠。产妇阎桂琼脸色变得铁青铁青,嘴里微弱地呼唤着自己丈夫的名字……人们会不由地问,她的丈夫是谁?在妻子最需要的时候,他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陈黎 《党员文摘》2007,(4):40-40
她是一位警察的妻子.快要临产了。她拉住正准备出门执行任务的丈夫,说:“你今天陪我去医院做最后一次检查吧。别人检查都有丈夫陪着去.而我每次都是一个人。弄得旁人都怪怪地看着我。再说,我大着肚子一人去医院实在行动不便。你不知道。我每次挤公交车时多想有你在身边扶我一把.拿药时有你去排队,检查时有你扶进扶出……”她这么说着的时候。泪水已经在丈夫眼眶里打转了。  相似文献   

15.
在文登市,有这样一位平凡女性,她爱岗敬业,清扫的路段年年是“示范路”;她感恩社会,用微薄的丁资甚至拾荒资助贫困学生;她自强不息,伺候卧病在床的母亲和丈夫,用赢弱的双肩挑起家庭重担。  相似文献   

16.
张威 《党史纵横》2003,(11):10-14
她,曾不屈不挠、忍辱负重在白区从事工运工作和党的秘密工作七年,为党做了大量有益而“无名”的工作,被毛主席称做“白区的红心女战士”;她,曾在冀鲁豫地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游击队,同当地反动政府对抗,令反动政府十分头疼,反动政府并不知她的真实名姓,只得以其大脚为特征到处通缉“共党女匪首大脚老方”;她,在情感之路上历经坎坷,当她正沉浸在新婚的幸福之中时,却得知丈夫的前妻“死而复生”,她毅然决定与丈夫分手;她,是新四军红五师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被称作边区“女将军”;她,曾是中原军区副政委,是解放战争中全军各战略区首长中惟一的女同志;她,曾是中央委员,在开除刘少奇党籍的表决时坚决不举手,并正义凛然地说“这是我的权利”……她,就是共和国未授衔的女将军——陈少敏。张威同志的《陈少敏:未授衔的女将军》一文以生动的笔法向您详细介绍这位巾帼英雄坎坷、传奇的人生经历,读后定会令您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1月24日傍晚,在丈夫出海救人不幸遇难两周年之际,李春华领着15岁的儿子,带着丈夫都兴国生前最喜欢吃的食品,来到位于大连湾镇碧海山庄风景园外的一座矮矮的假坟旁。李春华趴在“坟”前与丈夫窃窃私语……随着滚滚不尽的泪水,李春华向笔者慢慢地讲述起她和丈夫的难忘故事——  相似文献   

18.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3):73-73
阿朱和她丈夫“清道夫”就像那句话“人生有一半是问题.另外一半是如何解决问题。”前半句说的阿朱,后半句是说她老公。阿朱负责挣钱生活,她老公负责思索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1931年底的“肃反”运动中,张国焘将程训宣抓起来,逼她指认自己的丈夫——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红四军军长徐向前是“改组派”。程训宣不肯出卖自己的丈夫,结果被张国焘杀害了。1949年全国解放后,徐向前的岳母汪秀芝从江西红安来到北京,住在大儿子程启光家中。那时,她并不知道女儿早已牺牲。徐向前赶去看望她时,不忍心把妻子牺牲的事告诉老人,只好撒了个谎:“训宣到陕西学习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为革命而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女性,一个架起国统区与游击区桥梁的省委交通员,一个在敌人眼皮底下搜集军事情报的地下工作者,一个建国后“靠边站”30年而无怨无悔的老人。她的事业灿烂如春花,她的人生静美如秋叶,她,就是我们敬受的苏华大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