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整合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埃米尔·杜尔克姆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把个体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纽带,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的情感、道德、信仰或价值观基础上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以结合或吸引为特征的联系状态。  相似文献   

2.
一、重要概念解释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李朋 《党政论坛》2011,(13):28-29
一、重要概念解释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指社会利益的协调与调整,促使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结合成为人类社会生活共同体的过程,简言之,就是人类社会一体化的过程。社会整合的可能性在于人们共同的利益以及在广义上对人们发挥控制、制约作用的文化、制度、价值观念和各种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4.
世界主义伦理观是一种规范性概念,是对个体与他者关系的一种认知与定位。在寻求个体意识和个体与他者关系的过程中,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构成了世界主义伦理观的哲学基础。世界主义伦理观采纳了个体主义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预设,即集体是抽象存在的,而个体是具体实在的,伦理准则的旨归均在于个体。同时,世界主义伦理观坚持道德意义上的普遍自由、平等和尊严,认为每个人都具有同等的道德价值地位,都具有通约性的道德责任。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地位改革与人民内部矛盾的演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几条原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整个社会主义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是人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为什么呢?必须先将人民内部矛盾置于整个社会矛盾系统中来考察。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中,社会矛盾都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从不同视角来观察,社会矛盾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笔者认为,从最一般意义讲,社会矛盾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人与人的矛盾。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如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同一阶级内部不同阶层,集团之间的矛盾等。第二类是物与物的矛盾。这里的物相对于人而言,指社会生活中与人相联系又独立于人之外的事物,包括与人类相联系的自然物,社会发展中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称自由个性理论)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观点。其中,个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是自由个性理论的重要内容。其内容主要是;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的历史发展导向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提法表明马克思关注的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普遍性和全面性;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与虚假的集体到真实的集体的进展相一致的;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是建立在"公共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7.
民族主义     
《团结》2011,(4):21
简言之,即指将自我民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主体而置于至上至尊价值观考虑的思想或运动。美国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民族主义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思想状态。"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就对休闲文化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他始终把休闲与人的全面发展、休闲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加以思考.在他看来,休闲是人的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体闲状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社会分层,是一个阶级概念,也是一个身份地位划分的概念.城市社会分层,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城市人划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层次,可以说是自城市发展之初就存在的.城市社会分层不仅仅具有一般社会分层的共性,而更重要的是它更表现出城市所具有的特点.城市社会分层不简单地体现出一种身份差别,它更是一种社会认同和地位标识.对于城市的发展来说,社会分层即为其提供了积极的影响,加速了社会流动和社会发展;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使得不同阶层的人群间冲突加深,影响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10.
转型期是社会结构不断分化的时期,也是冲突的多发期.社会整合是化解社会冲突的主要途径,面对新型社会冲突的挑战,需要实现社会整合方式的转变,在利益整合的基础之上,全面调动、发挥社会各种力量在社会整合与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多元化复合整合走向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颜廷平 《党政论坛》2010,(11):17-19
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对社会利益、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调整和沟通。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并不是抽象的,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指党对社会组成部分和因素进行调控,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矛盾与利益,以建立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是指党对社会体系内部矛盾和冲突的调整,不致使社会整体脱离、变迁。  相似文献   

12.
从社会转型的视角解析当前我国青少年面临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认为,特定社会时空中的个体或群体的信仰危机的出现是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与转型所带来的非连续性在文化、思想领域的一种反映——是与旧的社会特质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逐渐丧失权威和主体地位,而与新的社会特质相适应的新的信仰体系由于缺乏支持的社会基础而无从建立所带来的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价值信仰体系缺失的一种状态。据此,本文从社会转型的视角来解析新时期我国青少年所面临的信仰危机。  相似文献   

13.
相对剥夺指相对于参照群体,现实中人们缺乏某种渴望拥有的东西的状态。当个体将自己所属群体的现状或结果与某一外群体相比,感觉本群体处于一种弱势或不利的地位时即产生群体相对剥夺。本研究通过对都江堰市、绵竹市、什邡市三地309个灾民为期一周的问卷调查,分析探索灾民群体相对剥夺的心理及行为机制。研究发现,个体与群体相对剥夺显著正相关,双重剥夺下的灾民更倾向参与集群行为。对于城镇灾民,正当性和可行性作用于灾民对群体相对剥夺的感知,通过情感的中介影响集群行为;对于农村灾民,正当性、可行性、责任性和群体支持皆是群体相对剥夺认知成分的前因变量,群体认同对情感与集群行为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社会黏合"在社会学术语中意为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地区在社会保障适度化、社会工作专业化、志工服务全岛化、市民社会建设日常化及社会治理制度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功经验,这些举指直接推动了台湾成熟的社会治理。台湾地区的社会治理就是在人们价值观多元化与唯我意识中找到了一种"黏合剂"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5.
社会整合关系到国家稳定、政权巩固、区域和谐、人际和睦,体现着人们在稳定的社会秩序中推进历史进步的共同诉求。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如何适应社会转型及时转换社会整合机制,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经典社会学整合理论指示了现代性危机之上的社会整合趋势,即有机整合对机械整合的超越,柔性整合对刚性整合的互补,交往性整合与制度性整合的融合。现代宗教的整合实践也为我国社会整合机制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蒋一苇在著名的《经济民主论》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人的两次解放。他认为:资本主义的伟大历史功绩,是把劳动者从封建的人身依附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人的第一次解放”;社会主义不同层次的集体组织和群体意识的形成,使人由“个体人”转化为“集体人”,将是“人的第二次解放”。今年3月,他在给笔者的一封信中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灵魂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如果我们相信社会主义是历史的方向,是否由于生产、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从以个人为本位的人本主义发展为以集体为本位的新的人本主义?其实社会主义冠  相似文献   

17.
贫困首先是一种区域现象,区域理论成为旅游扶贫的基础理论.用区域理论来理解旅游扶贫,首先,旅游业发展是扶贫的基础;其次,"扶"是手段,包括"扶业"、"扶人"和"扶地"三方面内容;第三,"贫"是扶的对象,既指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又指经济贫困和文化贫困,实质是区域的欠发达状态.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建立贫困人口参与机制、产业整合、区域合作是区域理论视野下"旅游扶贫"的四项基本手段,是促使区域贫困状态向可持续发展状态转变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8.
处于深刻变革中的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原有的社会整合机制部分失灵,出现了社会断裂、主流意识形态影响力下降、社会整合能力下降、社会整合主体单一等诸多难题与困境。要建立与现阶段国情相适应的社会整合机制,需要树立公平正义等基本原则,确立以利益为主体的整合对象,确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协作的多元整合中心,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来保障社会整合过程的顺利进行,促进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社会学习作为公共事务治理中的一种集体决策框架,其与公共决策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优化公共服务集体决策,亦触及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实质性推进这一公共参与难题的破解。作为集体决策的社会学习框架涵盖公共协商机制、保障条件、社会学习和集体决策优化等构成要素。以社会学习框架为基础的公共服务集体决策模型,是一个体现领域适应性的动态循环过程,其实质是推动注入民主因素的集体决策转型和优化,在集体决策对多元需求偏好的整合和效率的民主嵌入方面彰显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精神”这个范畴,通常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哲学上与物质相对立的精神,指的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常常和意识通用。它作为物质的最高产物,被物质所决定,同时对物质又有较大的能动作用。第二种意义上的精神,指的是在人们的意识、观念和心理中起主导作用,并表现意识、观念、心理主体活力的东西。任何一个人类群体都有其特有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意识、观念和心理,而在这些意识、观念、心理中占主导地位,并体现这一群体发展方向和活力的精髓,就是这一群体的精神。因而,由生活于共同地域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