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国内零售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必须认真创新零售业态,结合自身的实际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新型业态管理模式。政府也要明确其在商业变革中的定位,对零售业相关制度进行改革,建立零售业态发展的良好环境,为国内商业零售业的快速发展廓清道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零售行业要想顺应市场发展亟待告别成本竞争模式,而新零售正是零售业基于互联网思维和科技零售业转型发展的必经阶段。新零售通过整合线上、线下和物流,全面改革和升级现有社会零售,使商品生产、流通和服务过程更高效,不仅是零售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业态创新,更是实现其他相关行业有效供给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3.
重庆百货大楼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0年,当时是西南区百货公司一个门市部,也是重庆市最早的一家国有商业企业。经过60年几代重百人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现已发展成为重庆唯一的商业上市公司,成为一家以百货、超市、电器三大业态为主业的大型区域性商业零售连锁企业,雄踞重庆和西部零售业一流企业前列。  相似文献   

4.
正零售业作为城市商业业态中最活跃的因子,在城市空间结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市零售业的合理布局对满足居民的购物需求、合理配置流通资源、提高街区活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零售业的空间布局也是地理学、经济学的重点关注领域。国外学者对城市商业空间关注较早,商业空间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心地理论指导的零售业区位选择阶段、零售引力定律指导的商业中心选择阶段、消费者行为和社会感  相似文献   

5.
况飞 《当代建设》2002,(4):19-20
一、城市零售商业的基本形式零售商业是指商品或者劳务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的商业组织的统称。依照营销形态(方式)及价格定位、顾客购买等,我国在吸收国外零售业态分类方法的基础上,于1998年制定了零售业态分类规范,将零售业态划分为8种主要类型:百货店、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方便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和仓储式商场等。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城市零售商业空间组织规划分析在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继续和具体化,城市零售商业设施是以产品福利配给身份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商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商业是我国城市商业新的增长点,中小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居民生活及中小零售业的生存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商业还处于落后状态,存在着缺乏规划、业态层次低、服务功能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发展中小城市社区商业应注意统筹规划,选择适宜的业态,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文化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业,北京商业网点建设发展很快,目前全市各类商业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商贸企业个数迅速增多,规模日趋扩大;零售业经营业态合理性增强,精品服饰、眼镜、珠宝、通讯器材等专卖店、特色店、专业店以及连锁超市门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全市零售商业营业网点28万个,其中营业面积在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场近100家,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购物;主要商业街、特色街的建设已初具规模,街道两侧商店林立,招牌鲜艳,街上、店内人群涌动,透露出浓浓的经济中心气息.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零售业以外延规模的扩大为主要特征,伴随着新的业态不断涌现得到迅速发展。目前零售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随着发展规模的扩大,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的效益下降日益成为威胁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从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的现状出发,探讨大型国有零售企业生存的条件及主要对策。一、大型国有零售企业处境艰难的现状及原因(一)从零售行业的市场态势看,竞争异常激烈。在中国经济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化过程中,在流通领域与生产的竞争中,生产领域处于相对不利而流通领域处于相对优势的这种态势,造成零售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9.
我国零售业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零售业业态纷呈,发展迅速;另一方面,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外资零售商的涉足,国内零售业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本文在对我国零售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加入WTO后我国零售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提出了零售业加入WTO后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0.
苏建军 《小康》2015,(3):64-66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先切入占领用户的手机桌面,谁就是明日霸主!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传统零售企业成了电商的"附庸"、"帮工"、"试验地",越来越不景气,愁闷苦闷不已。为避免此情况加剧,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及移动化的趋势速度加快,传统零售业势必要加快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启动更有趣、更方便的新消费型态,开启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的新路程,投入更多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建设工作,以全面加强零售业未来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零售业发展直接反映国家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效应。与美国、日本相比较,中国零售业呈现总体增长态势稳定、网络零售发展迅猛、网络零售监管力度不够、实体零售发展不成熟等特点。网络零售的快速增长对实体零售造成了冲击,表明中国零售业供给端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需要。美国和日本是经济强国且零售业发展成熟,其零售业发展在培育自有品牌、提升服务体验、开拓海外市场、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具有共同特征,呈现明显。为促进中国零售业健康发展,提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筑牢零售质量底线、推进零售企业全球化战略、开展零售品牌提升行动计划、鼓励零售企业拓展经营渠道、引导零售企业形成新的发展理念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一直引领中国商业潮流的中国百货零售业,如今出现了一个理论模式的"紊乱期"、企业经营的"迷惘期"和决策层思维的"困惑期".笔者根据对近两年我国百货业的观察与思考,得出的结论是,既不同意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的"成熟论"--已经到了世界发达国家商业的发展阶段;也不赞成有人提出的"恐龙论"--随着各种业态生机蓬勃,百货业犹如躯体庞大的恐龙,必将退出历史舞台.而是认为,在中国已成为世贸组织大家庭一员的情况下,必须正视现实,站稳脚跟,善抓机遇,通过创新使我国传统百货向现代百货转化.  相似文献   

13.
呼涛  高建新 《半月谈》2005,(3):26-27
我国零售业加入世贸组织3年过渡期已结束.取消外资在零售领域的地域、股权等限制,零售市场将全面开放。站在国际化竞争新起点的国内零售业。究竟该如何应对跨国巨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最新趋势2002年中国商业十大变数国内著名的零售专家顾国建教授表示:2002年将是中国商业迎来结构调整的一年。由于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时间早、开放度大,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将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同时,2002年作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年,中国零售业将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的新背景中,因而中国的商业也将面临一些大  相似文献   

15.
王纯 《长江论坛》2000,(3):33-36
百货零售业是我国重复建设、重复经营最严重的行业。1979年前,全国营业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大商场不足30家,1997年则超过300家。然而,当前国内零售市场持续低迷,物价指数上扬乏力,致使一批中小商业企业度日艰难。大商业企业虽勉力支撑,却也困难重重。据调查,1994──1998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四城市商场亏损面高达80%以上。与此同时,沃尔-玛特、麦德龙、家乐福。万客隆等一大批国际零售企业成功来到中国,促进了我国连锁零售新业态的迅猛发展,而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零售企业却举…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4,(12)
从经济界喊出第一声“狼来了”到今天,十几年的时间,国际零售业巨鳄一个紧跟一个的先后登陆中国,并开始酝酿一塌大规模瓜分中国零售市场的战略计划。面对中国零售业的这次洗牌,我们在想,五年后不知道还会有几位独自撑着民族零售业大旗的勇士能够活下来!盛兴集团并没有畏惧,盛兴人在不断自身努力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我国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零售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零售企业要在新世纪的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必须重视客户关系管理。通过树立客户关系管理的营销观念、构建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实现营销管理的高科技化等方法,来进行现代零售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相似文献   

18.
代表微博     
《上海人大月刊》2013,(10):31-32
市人大代表吴荷生:上海要加快建立国际贸易中心应该加强国际合作,整合利用国际商务资源,降低商业成本;物流、仓储服务要有整体规划,推进智能物流网络建设,提升服务能级和水平;在商业业态布局上加强协同,引进新型业态,减少对国外高端商业品牌的依赖,鼓励发展自主品牌,  相似文献   

19.
国有商业企业能否进行制度创新、经营管理创新、领导组织体制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能否重塑零售业竞争优势。那么,零售业究竟怎样创新?怎样塑造新的竞争优势呢?本文结合中商集团实际,谈谈零售企业如何进行创新。 中商集团是以主体企业中南商业大楼为基础,通过股份制改造组建的大型多元  相似文献   

20.
《半月谈》2004,(12):6-9
自日本八佰伴第一家中国店落户上海浦东以来的短短12年间,“洋超市”在国内零售市场上“跑马圈地”、急速扩张.真可谓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尤其是入世后,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宽松和外资零售企业本土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零售市场呈现出激烈的竞争态势。、毋庸置疑.“洋超市”带来了超前的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方式以及独特的资本运作模式.也让国内消费者尝到了诸多甜头!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零售巨头的咄咄逼人之势,使得众多本土零售企业陷入生存危机.也给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一定威胁,6月1日,《外商投资商业领域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今年年底前我国对外资零售服务业设立的市场准入和资本准入限制将全面放开?这意味着境外资本将对国内零售业掀起新一轮的冲击波。面对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本土零售企业何去何从?各级主管部门又将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