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乳腺炎中乳腺微动脉的变化,在东北细毛绵羊左侧的乳腺注射1 m L金黄色葡萄球菌(109 CFU/m L),而在右侧乳腺注射1 m L生理盐水作为对照。48 h后,屠宰东北细毛绵羊并取其乳腺做成血管铸型标本,对乳腺微动脉进行管径测量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东北细毛绵羊左侧乳腺的微动脉内膜表面呈粗糙状和有球状细胞黏附现象,对球状细胞直径进行测量后,推测该细胞为中性粒细胞。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的乳腺炎能够改变乳腺微动脉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用泌乳母鼠乳腺作疾病模型,研究了乳牛乳腺炎多联苗对乳腺组织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试验发现,将金黄色葡萄球菌(84184)接种于母鼠乳腺内,可使乳腺出现较为明显的急性炎症,在攻菌后24、36 h免疫组的乳腺发病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取乳腺组织匀浆后进行细菌计数,免疫组攻菌后24 h的细菌数与攻菌细菌数接近,而对照组则比攻菌细菌数明显增多(P<0.01).攻菌后36 h两个组的细菌数均比攻菌数增加,对照组增加更为明显(P<0.05);组织学检查可见,免疫组乳腺的上皮组织病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轻微,而其乳淋巴组织则比对照组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免疫反应.结果表明,多联苗全身免疫泌乳母鼠后可显著增强乳腺局部的抗感染能力,延缓乳腺组织的病变进程.  相似文献   

3.
应用BALB/c小鼠评价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剂量的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3组雌性BALB/c小鼠,同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8只。免疫后每7 d采血一次,用液相阻断ELISA(LPB-ELISA)检测血清抗体水平;第28 d用800LD50同源强毒攻击,攻毒后36 h,每组随机选取3只BALB/c小鼠,采全血,分别用每只BALB/c小鼠全血注射12只乳鼠,每组共注射36只乳鼠,以乳鼠试验判定BALB/c小鼠的病毒血症和攻毒保护情况。结果表明,免疫组BALB/c小鼠均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保护率分别为75.0%、63.9%、36.1%;对照组小鼠血清抗体为阴性。提示,BALB/c小鼠可以用来评价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力。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在人工诱发的试验性大鼠乳腺炎发病机制的作用,将36只清洁级SD怀孕大鼠于产后第72小时经乳头管灌注LPS(10μg/侧)到第4对乳腺(两侧)内,分别于灌注前及灌注后第2、4、8、16和24小时颈静脉放血处死动物,采集样品。结果显示,LPS灌注后第2小时组织损伤开始出现,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向乳腺组织浸润,灌注后第4小时乳腺组织中TLR-4mRNA和蛋白表达达到峰值,第8小时乳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释放极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第24小时泌乳功能、TLR-4表达、TNF-α及IL-1β释放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果表明,LPS灌注乳腺后机体通过激活TLR-4信号通路,促进其下游相关炎症因子TNF-α及IL-1β的过度释放而引起乳腺组织炎症,TLR-4信号通路在乳腺炎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彭芙  代敏  万峰 《中国兽医科学》2012,(10):1073-1080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草豆蔻水提物、醇提物、醇-水提取物、挥发油4个活性部位对15个不同种属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4个活性部位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鲁氏不动杆菌和芽孢杆菌等11种菌株的抑菌活性的强弱;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分析了草豆蔻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草豆蔻4个活性部位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在4个活性部位中,以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除对4株单胞菌和7株大肠杆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09株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94~1.87mg/mL和0.47~1.87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47~29.92mg/mL。草豆蔻油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和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有强的保护作用。高、中、低3个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0%,对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40%,呈明显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草豆蔻挥发油是中药草豆蔻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奶牛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采用间接荧光标记及胶体金标记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低压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L-选择素在健康泌乳中期乳牛(A组)及患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临床型(B组)和亚临床型乳腺炎乳牛(C组)中性粒细胞上表达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三者表达L-选择素的中性粒细胞阳性率分别为97.90%、97.69%和96.67%(收集5 000个细胞),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患亚临床型乳腺炎乳牛的阳性率从3次测定的结果看是逐渐增加的;L-选择素表达的间接荧光强度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而患亚临床型乳腺炎的乳牛组内差异也极显著(P<0.01);扫描电镜观察到的中性粒细胞表面脊样结构的分布及形态与流式细胞仪检测的结果具有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用猪圆环病毒2型(PCV2)经腹腔注射BALB/c小鼠及裸鼠各15只,每隔2周1次,共感染3次。BALB/c小鼠初次、再次感染后均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仅有2只小鼠出现病理变化;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及其ORF2抗体;同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增强,NK和CTL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CD4+、CD8+、CD3+T淋巴细胞及CD19+B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裸鼠也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从血清中可检测到PCV2核酸,但未检测到PCV2 ORF2抗体;除NK细胞杀伤率显著升高外,其余免疫学指标无显著改变。结果表明,BALB/c小鼠比裸鼠对PCV2易感,各项免疫学指标变化与PCV2感染猪一致,但不表现临床症状,仅个别BALB/c小鼠出现病理变化,说明BALB/c小鼠对PCV2不如猪易感。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内酯是从穿心莲中提取的主要药效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本试验旨在研究穿心莲内酯抗LPS诱发的小鼠乳腺炎的信号转导机制。选取36只分娩后第5~7天的初产、泌乳母鼠,随机将其分为6组,用LPS灌注乳池,建立小鼠乳腺炎模型。分别以不同质量浓度的穿心莲内酯(2.5、5、10 mg/kg)及地塞米松(5 mg/kg)经腹腔注射给药后第24小时,采取乳腺组织。通过组织切片观察乳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qRT-PCR)测定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1β的质量浓度及其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NF-κB、p38、ERK和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LPS组相比,穿心莲内酯能减轻乳腺组织的病理损伤,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6和IL-1β的表达,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同时,穿心莲内酯抑制了转录因子p65的入核表达水平和Iκ-B、JNK、ERK1/2、p38的磷酸化水平。上述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通过抑制NF-κB和MAPKs信号转导通路,进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及其mRNA表达,最终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在不同时间点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相关炎性因子转录水平的调节作用。本试验通过体外培养BMECs并对其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选取纯化后的原代BMECs,分别加入活菌比(MOI)为100∶1的最佳浓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对细胞进行感染,分别在感染后第0、3、6、9、12小时采样,采用qRT-PCR法检测IL1R1、IL-1β及TNF-α基因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添加1×102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至第6小时IL1R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在添加1×104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至第9小时,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在添加1×103CFU/m 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至第12小时,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在添加1×101CFU/m L大肠杆菌作用至第6小时,IL1R1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在添加1×103CFU/m L大肠杆菌作用至第9小时,IL-1β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在添加1×104CFU/m L大肠杆菌作用至第12小时,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间点(P0.5)。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最佳浓度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作用于BMECs时,在最佳感染时间点可显著上调IL1R1、IL-1β及TNF-α基因mRNA的表达量。IL1R1、IL-1β及TNF-αmRNA表达量在临床上可作为创伤后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能评价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对乳腺炎的病程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炎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2型猪链球菌动物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5株2型猪链球茵对BALB/c小鼠、猪、兔和普通小白鼠进行攻毒试验,其中SS2-1、SS2-H、SS2-006444、SS2-7株对BALB/c小鼠有致病性,其LD50分别为2.1×106、3.1×107、5.3×10 7、9.4×107,SS2-N株以2.8×108对BALB/c小鼠不致死.SS2-1株对猪有致病性,LD50为4.2×107,ID50为1.33×106,而以8×108活菌攻击对兔和普通小白鼠均未致病.表明2型猪链球茵可人工感染BALB/c小鼠和猪引起发病,2型猪链球菌MRP和EF毒力因子的表现型与其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无相关关系,BALB/c小鼠可用作疫苗免疫试验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