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组工     
正@崇礼区借力冬奥构建人才新高地(本刊通讯员任鸿雁)打造良好环境,吸引高层次人才集聚。张家口市崇礼区牢固树立"人才优先发展"理念,制定系列政策,在人才政策待遇、培养激励、住房保障等方面进行特殊支持。紧扣需求,精准对接"引进高端人才"。崇礼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昌黎县注重发挥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作用,积极构建人才政策体系,不断开创昌黎人才工作新局面,为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进位赶超发展注入新动能、新活力。实施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为主题的校园人才引进计划。出台《"智汇昌黎"校园人才引进计划暂行办法》,每年引进100名左右应届全日制本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晋江出台《人才工作赶超行动方案(2015-2020年)》等三份相关人才配套政策文件,力求通过打造"1+N"人才政策体系,加快集聚海内外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资源开发水平,为打造晋江升级版"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优惠政策引才近年来晋江不断优化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先后制定出台全国县级市首份《优秀人才认定标准》,以及金融人才、工业创意设计人才和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10多份相衔接、相配套的扶持政策,以  相似文献   

4.
党建短波     
正牡丹江市以政策创新加速人才集聚牡丹江市大力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资金补贴、给政治待遇、评优奖励、融资支持、服务保障等措施,科学精准地聚才育才用才,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助力牡丹江全面振兴发展。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建立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制度,打通企事业人才通道,精准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等群体。创新人才开发机制。通过重金奖补、选派研修、校地合作等措施,切实抓好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挖潜和使用。创新人才激励  相似文献   

5.
西北地区人才引进的政策效果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主要表现在人才引进的充分性、公平性、适当性、执行力、效率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在系统观的视阈下构建人才引进政策体系,形成人才引进的决策系统、评价系统、服务系统和信息系统,在不断优化人才引进的环境的基础上,为引进有助于地区经济、社会、文化改善的人才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6.
党建短波     
正牡丹江市探索实施"岗编适度分离"用才模式牡丹江市通过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好"人才保卫战",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引进和培育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通过用好本级事权,探索实施"岗编适度分离"用才模式,提出建立事业编制周转使用制度,通过用事业编制集中招录急需紧缺人才,统一充实到党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按照"建一撤一"原则,更名组建牡丹江市引进人才服务中心,承载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事业编制周转平台的功能。引进人才周转编制使用财政全额拨款事业编制,所需编制从市事业编制总量内调剂,实行  相似文献   

7.
大竹县践行全域开放人才观,柔性汇聚各领域、高层次、专家型人才,借智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升级、追赶超越,探索人才资源转化利用的全新之路. 柔性引进,抓住"精致、精准、精细"三个关键 大竹县出台《支持制鞋产业发展六条措施》等6个产业发展政策,并以领军人才培养引进管理、科技进步奖励等系列人才文件与之配套,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闭环融合,最大限度创优独具特色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坚持以“人才链”引领“产业链”发展,围绕建设“产业强区”“创新高地”,聚力实施人才制度改革攻坚,创新打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全生命周期”人才服务模式,筑牢人才引进“蓄水池”,放大人才发展“磁力场”,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圈”,打造人才振兴“新高地”,走出了一条“以产聚才、以人促产”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一、突出主导产业,筑牢人才引进“蓄水池”。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从客观上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职院校作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主体,担负着“新常态”下职业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引进学校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工作,需要优化引才政策体系,拓展引才渠道和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科学考评,促进人才发挥作用以及打造品牌,实现院校引才与事业发展双赢.  相似文献   

10.
《奋斗》2016,(10)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强调要加大人才培养和智力引进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为振兴发展服务。我省应多措并举,为育才引才聚才用才营造优良环境,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体系,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新高地,为龙江全面振兴提供智力支撑。一、创新培养模式,下大力气培养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创新培养模式。按照省情  相似文献   

11.
正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习近平近年来,葫芦岛市着力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全力打造"人才磁场",使人才引进工作与发展需要相匹配、与产业升级相适应,为全面振兴发展提供更多人才支持。加大政策倾斜,广纳贤才良将。葫芦岛市设立1亿元人才发展"资金池",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给予资金支持和物质保障。通过发展"飞地经济"进行项目合作,先后引进45个产业项目,吸引高端管理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3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在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成功引进11名硕士研究生,王进就是其中一员。"到新蒲新区已半年有余,现在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王进说,选择新蒲,看中的是这里发展前景和人才成长环境,这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新蒲新区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引才聚才政策环境,创造有为有位的载体环境,改善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人才聚  相似文献   

13.
对大数据人才政策进行调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各级政府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政策也随之越来越多,但激发大数据人才干事创业活力等方面的政策还需不断调适。为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拓宽引进培养方式、加大干事创业激励力度、构建安居乐业服务保障体系、规范考核评价体系等路径,探索构建完善的大数据人才政策体系,以满足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进而激发大数据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相似文献   

14.
正沧县积极抢抓发展机遇,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实施"人才+"战略,推动人才发展和产业发展无缝对接,为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人才+技术升级",对接产业引才。沧县围绕装备制造、线路板、生物科技等特色产业,大力引进引领产业创新、推动产业转型、支撑产业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着力打造一条与产业链紧密协同发展的人才链。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实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以来,深泽县紧紧围绕实现"百万人才荟聚石家庄"的工作目标,坚持"强县先兴人"的理念,以出政策、广宣传、严管理、强服务为举措,谱好引才、用才、爱才、留才"四部曲",为县域人才干事创业、施展才华打造了一流的软环境。释放政策红利,谱好"引才曲"。一是在石家庄市21个县(区)中率先出台了《关于引进名校毕业生优惠政策的意见》,明确了服务对象为全县引进的"985""211"高等院校应届优  相似文献   

16.
正曲周县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引进1000名科技型、创新型高学历毕业生;培育1000名高素质、高能力公务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者;打造1000名科技专家、行业标兵和乡土能人;引导1000名创业精英和文化名人来县创业。打造三个平台,构筑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一是政策优势。制定出台《关于实施"聚才凤城"计划推进创新型县建设的意见》,开设人才绿色通道,来曲周县创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土地使用、信贷担保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实验室、科研经费和独立住房,优先参加上级培训、职称评定和各类人才评选、人才工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发展战略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端人才是重庆市实现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培养出、使用好这一资源是今后重庆市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一支重要力量.本研究通过深入调研,在分析当前重庆市高端人才队伍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了重庆市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发展战略体系的"高端人才国际化战略、高端人才产业高地战略、高端人才投资战略、高端人才安全战略"四大战略架构.这一战略通过完善相关政策体系,采取以重点工程为主要抓手,以提升高端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建设适应重庆市发展要求的高端人才开发体系、抓政策导向调整等措施来实施重庆市高端人才引进与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18.
"贵州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2020年11月30日,全省人才工作推进会召开,省委书记谌贻琴在批示中指出,全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千方百计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其他重点人才,把多彩贵州打造成为各类人才创业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为更好地解决人才工作中遇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难、落实政策待遇难、人才发挥作用难等实际问题,隆尧县从五方面入手,扎实开展县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打好"政策牌"。研究制定了"博硕引进计划"、高端人才引进计划、选聘"产业首席专家"等人才引进方案。从住房补贴、职称评定、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入手,让高层次人才无后顾之忧。通过政  相似文献   

20.
<正>济宁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职能,推动人才工作服务引领转型发展。依托产业平台,集聚高端人才。着力打造三大平台:一是量身定做政策平台。借鉴外地经验,系统分析论证,出台10项含金量高的政策,高新区跟进"1+5"配套措施,为集聚、储备高端人才奠定基础。二是引导打造转化平台。调整优化考核体系,引导各级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孵化中心,先后建成产学研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