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冰岛会晤不仅反映了美苏裁军谈判的最新进展和分歧,也进一步揭示出新阶段裁军谈判的特点和趋势。尽管冰岛会晤不欢而散,美苏仍会保持裁军谈判进展的势头。双方先就个别次重要问题达成协议似已为期不远。不论裁军谈判如何发展,美苏都不会放弃以实力争霸的战略企图。双方边谈边赛的局面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2.
日本安全与外交政策问题专家、京都大学教授高坂正尧去年9月访华时,曾就美苏中导条约签署之后的国际形势等发表看法,现将其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出现以经济为主导的“新缓和”征兆这次“新缓和”的征兆有以下特点: (1)美苏现均将削减庞大军费作为重建本国经济的优先课题。长期以来美苏将资源过多地消耗于政治争夺,现双方已感到厌倦。美苏将更加重视各自的经济利益和彼此的  相似文献   

3.
1983年国际形势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美苏争夺大为激化,国际形势更加紧张动荡。苏联和西方有些人甚至认为,当前局势的紧张程度已经超过了50年代冷战时期,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所仅见。确实,美苏军备竞赛的显著升级,它们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军事对峙的加剧,它们对第三世界的加紧扩张和在一些地区采取新的军事干涉行动,以及世界上老的热点没有冷却,新的热点又开始出现,等等,这一切都是国际形势更加紧张动荡的标志。国际紧张局势的严重程度究竟如何,其发展又将怎样,这是全世界人民极为关心和密切注视的问题。为了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对美苏争夺的态势作一些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4.
美苏一度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其特点是:双方并不是一对真正平等的“伙伴”;发展和加强这种合作关系是美苏的共同需要,反映出它们不同的战略意图;它的基础并不牢固,始终存在某种脆弱性和一定的局限性。随着苏国内情况的变化,美国调整了对苏政策:重新审核美国家安全战略,有分寸地增加同苏各反对派独立运动势力的接触等。今后美苏关系仍将大体保持合作大于对抗的发展势头,而苏联国内局势的变化发展是决定双方关系起伏和最终走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
当前,在动荡、紧张的欧洲局势中,西德的东方政策及其走向引人注目。西德统治集团的一些上层人物面对紧张的东西方关系,奔走于莫斯科与西方首都之间,声称要充当美苏“传话人”的角色。去年8月,波恩接待了勃列日涅夫的访问,随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西德政府首脑于12月会晤。种种迹象表明,西德和美国之间在对苏政策上的矛盾日趋尖锐,而苏联正利用西方内部的矛盾纵  相似文献   

6.
冰岛会晤以来美苏裁军谈判的现状是:中导接近达成协议,禁止化学武器谈判大有进展;在战略武器与太空武器问题上,双方继续僵持:全欧常规裁军谈判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核禁试谈判步履艰难,前景渺茫。美苏对谈判有不同的方针。它们既着眼于未来争夺,又需要在近期内达成一项协议。人们有理由对美苏谈判可能达成的协议不寄于过高期望。  相似文献   

7.
1991年美苏核裁军取得较大进展,双方签订了《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并宣布了单方面裁减战术核武器的计划. 条约与SALTⅠ和SALTⅡ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它限制分导式多弹头的发展,并规定现场视察等一些具体措施,有利于双方加强信任和进一步核裁军.但该条约本身具有严重缺陷,落后于当前美苏缓和的形势,虽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但军事意义小,基本上保持了美苏原来的军事格局和核威慑战略. 双方单方面核裁军计划是裁军领域的一个重要进展,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与缓和,但裁减的主要是战术核武器,很少涉及庞大的战略核武库的进一步削减问题. 实现核裁军的关键在于美苏完全放弃扩展的威慑战略.  相似文献   

8.
中俄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已正常运转多年,它对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此,本文特对这一机制的形成和运作作一介绍。 1992年12月,中俄发表的联合声明指出,“为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加强相互信任和理解,双方商定保持各个级别的经常性的政治对话,包括高级对话”。1994年9月江泽民主席访俄时,双方一致同意,加强两国多层次、多领域的接触与交流,“特别是保持两国最高层领导人的交流”。1995年6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又指出,双方“愿意继续定期举行频繁和建设性的高层和最高级别对活”。1996年4月叶利钦访华时,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两国领导人之间的定期会晤机制”;同年12月李鹏总理访俄签署的联合公报决定建立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并为此设立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委员会。现将两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会晤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1997,(4)
1997年12月中旬,东盟9国领导人和中国、日本、韩国三国领导人在吉隆坡分别举行了“9+3”和“9+1”的领导人会晤。会晤分两个阶段进行:12月15日下午举行“9+3”非正式会晤。东盟9国和中、日、韩3国领导人汇聚一堂,旨在增进了解,协调立场,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展望21世纪的东亚前景与合作。12月16日,东盟9国领导人与中、日、韩3国领导人分别举行“9+1”非正式会晤。在江泽民主席与东盟9国领导人的会晤中,双方就未来中国与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交换了意见。江主席充分肯定了中国和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很大,从美苏首脑会晤后,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是,苏美并不是以对话打下缓和的基础,而是在保持紧张的气氛上进行对话,这主要是由于美苏的全球战略所决定的。因为,他们对话的目的不是为了缓和关系,而是为了削弱对方,创造对己更有利的争夺地位。从而不难看出,苏联的全球战略是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并以军事为其后盾,在各个地区同美国展开争夺势力范围,在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尽管形势发展不断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变化,但不论从全球看还是就东南亚地区来说,突出问题仍然是美苏的争夺。因此,东南亚的安全与稳定,随着美苏的争夺加剧,这就给东南亚相对稳定带来了复杂  相似文献   

11.
1984年,国际形势中两种对立的趋势继续发展。一种趋势是,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狂热地进行军备竞赛,形成严重的对峙,这就使得世界局势不断出现紧张和动荡。另一种趋势是,世界各国人民要求和平,要求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恢复谈判,要求制止军备竞赛、缓和东西方关系的斗争深入发展。他们正在为维护国家独  相似文献   

12.
《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兴废始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2年美苏签署的《美苏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简称反导条约、AMB条约)是当前国际关系中最令人关注并引起诸多争议的问题之一。该约限制美苏双方建立针对弹道导弹的国土导弹防御系统,以维持双方战略核武库力量的大体平衡。依此建立的“相互确保摧毁理论”成为现代核威慑战略的理论基础。随着冷战后美国执意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反导条约已成为当前世人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自普京再度出任总统以来,俄美关系仍处在是否和如何实现“再启”的矛盾之中。6月17日,俄美总统在北爱尔兰举行的“八国峰会”前会晤,双方重申将“再启”双边政府问经济与其它合作,使两国关系进入“实质性新阶段”。但从会晤的气氛和成果看,要说已经“再启”太过勉强,双边关系基本如故,或有少许进步,但远未达到明显改善的程度。  相似文献   

14.
1987年12月12日,本刊编辑部邀请本所研究人员举行了一次国际形势讨论会,会议结合美苏首脑会谈和中导条约的签署,对1987年的国际形势进行了回顾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现将发言内容综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际形势正在发生战后以来最深刻的变化,世界已经进入各方关系进行重大调整的新时期。如何把握新时期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和趋势,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一、国际形势将持续趋向缓和,但不稳定因素和局部性的动荡也在发展。自美苏签署销毁中程导弹条约和苏联自阿富汗撤兵以来,国际形势发生了转折性变化。美苏关系、东西方关系、某些地区热点形势,出现了由紧张转向缓和、由对抗转向对话的趋势,这标志着一个新的缓和时期已经到来。估计在本世纪内以至更长的时间里,世界大战的危险可以排除,无论是美苏核大战或是瞅洲地区常规大成都打不起来。大国之间对话、谈判增多,它们将尽量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手段来扩人影响,展开竞争,解决矛盾,而避免直接诉诸武力。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1999年2月24—27日,朱镕基总理访问莫斯科,与俄总理普里马科夫举行定期工作会晤。这是中俄自1996年12月首次启动两国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以来举行的第四次会晤,也是中国政府换届和俄政府两次更迭后,双方新总理的首次会晤。此次会晤是在俄国内遭受金融危机重创、中俄贸易额下降的形势下举行的,双方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合作协议,引起俄国内外媒体的普遍关注,并纷纷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17.
今年9月26—2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对中国进行了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这是梅总统第二次访华,也是中俄元首今年内的第五次会晤。两国元首如此密集会晤,足以显示中俄关系在双方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会晤中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并肩携手,开拓进取,努力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高到新的水平。梅德韦杰夫称:“发展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外交的优先方向,绝不动摇。”  相似文献   

18.
论90年代印度的“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90年代后,面对世界形势和国内形势的急剧变化,在对国家内外政策进行大幅度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对冷战结束后的安全形势的分析,相应地,印度也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即由过去的为夺取南亚地区战略支配地位而推行的“地区性进攻战略”代之以“区域性威慑”军事战略。本文旨在阐述印度新的军事战略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特点并力日揭示这一战略的影响。一、印度军事战略调整的背景(一)90年代以来的国际形势进入9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变化,原先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瓦解了,取而代之的是地区势力的…  相似文献   

19.
2007年12月27日,巴基斯坦前总理、巴主要反对党人民党领导人贝娜齐尔·布托(以下简称“贝-布托”)在首都伊斯兰堡附近的拉瓦尔品第市遇刺身亡。此事令政局素来多变的巴基斯坦的国内局势更加波诡云谲,也对周边乃至国际形势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一、变化中的安全环境在90年代之初,两极体制宣告结束,世界开始进入被称为“冷战后的时期”。这是战后国际形势最深刻的变化。在这个新时期,中国和东南亚将面临怎样的安全环境呢?双方在90年代应该如何促进本地区的安全呢? 中国和东南亚同处亚太地区。它们的安全环境既要受世界局势变化的影响,又要受亚太地区形势发展的直接影响。同时,中国和东南亚各国今后的政策和发展趋向,也是对本地区安全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