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常林  王宁敏  刘军 《证据科学》1999,6(2):52-55
研究脊性脊髓淑及外伤鉴定的法医学特点。方法选择活性体损伤鉴定1000例,涉及外伤后脊柱兴 鉴定的分析四组。Ⅰ组,无伤无病的情况Ⅱ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结果与外伤无关Ⅲ组:脊柱脊髓原有病变与此次外伤共存,依据《损伤参与度评定标准》进行评定。Ⅳ组:外伤导致脊柱脊髓损伤。结果涉及脊柱脊髓鉴定的86例,Ⅰ组22例,Ⅱ组13例,Ⅲ组18例,Ⅳ组33例,Ⅱ、Ⅲ组以中老年为多,原有自身疾病共有8种,Ⅲ组损伤参与  相似文献   

2.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 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 % , 钝挫伤占70 % ( 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 % , 单纯钝挫伤占75 % ) , 无明确外伤史占4 % 。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眼均有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 其中- 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 %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 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 及钝挫破裂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 其损伤参与度为100 % ; 锯齿缘离断的损伤参与度为75 % ; 伤病共存的损伤参与度为25 % ~50 % ; 原有眼底视网膜、玻璃体变性,外伤为辅助或诱发因素时, 损伤参与度为12-5 % ~25% ; 眼部无明确外伤史者损伤参与度为0 % 。结论 外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与高度近视眼视网膜、玻璃体发生退行性改变有关。损伤参与度的评定有助于损伤事件的性质分析和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特点。方法 从3653例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选出涉及眼眶骨折的案例,分成3组:Ⅰ组:爆裂性骨折,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Ⅱ组:直接骨折,合并眶缘骨折;Ⅲ组:复合骨折,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结果 涉及眶骨骨折50例。Ⅰ组26例,占52%;Ⅱ组19例,占38%;Ⅲ组5例,占10%。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占96%,致伤物以钝性工具多见占63%,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重。复合骨  相似文献   

4.
王旭  张爱平 《证据科学》1999,6(3):110-113
目的 探讨外伤后不同类型视网膜脱离的损伤参与度。方法 对23例我室检验的眼外伤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穿通伤占26%,钝挫伤占70%(其中钝挫破裂伤占25%,单纯钝挫伤75%),无明确外伤吏占4%。单纯钝挫伤后发生视网膜离眼均有不匠屈光不正,其中=6.00DS以上的高度近视眼占58%,外伤后视网膜脱离损伤参与度的评定为:眼球穿通伤(主要是眼球后段的穿通伤)及钝挫破裂伤后  相似文献   

5.
刘军  郭秀改  曹侠  仇海华 《证据科学》2000,7(3):105-108
目的 探讨火器损伤的致伤特点及活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 63例火器损伤主要按火器枪弹种类及数量分为四组,Ⅰ组:霰弹损伤;Ⅱ组:气枪损伤;Ⅲ组:军用枪损伤;Ⅳ组:射钉枪与爆炸损伤,对其进行前瞻与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Ⅰ组损伤多见于斗殴,损伤部位以四肢部多见,异物存留、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Ⅱ组损伤多见意外,不易造成异物存留;损伤程度轻于其它各组;Ⅲ组损伤多见抢动劫与杀人,损伤部位多见头部  相似文献   

6.
条件致命伤的界定及其损伤参与度初探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涉及外伤(尤其是条件致命伤)死亡案件的法医学鉴定经常会有争议。本文就条件致命伤的界定提出作者的见解,并对其损伤参与度有关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同时列举案例分析评述。旨在为制定损伤参与度标准打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特点,探讨如何利用临床资料,法医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对损伤和病变参与程度进行认定等问题。方法收集17例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例,对其年龄分布、损伤方式、损伤程度、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分析,综合评定伤病关系。结果 17例案件以中老年为主。所有案例均存在椎间盘突出,损伤以过伸性损伤为主。按照影像学表现,将损伤程度和脊椎退变程度进行分级,综合计算伤病参与程度。结论颈椎外伤合并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法医学鉴定案件应综合运用临床资料、法医学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8.
在人身损害的案件中 ,由于损伤与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 ,且造成机体结构破坏及功能障碍、死亡等现存后果 ,损伤或者损伤所致的继发症、并发症在现存后果的因果关系的评定中所起作用的相对比例 ,就是损伤参与度。换句话说 ,就是损伤与后果究竟有多大关系。近年来 ,损伤参与度被法医界同仁广泛研究 ,并在法医学鉴定中所应用 ,对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尚属尝试阶段 ,无统一标准可循 ,不同的鉴定人在评定损伤参与度时常用不同的做法而引起争议。笔者试结合实际鉴定工作 ,谈一谈损伤参与度在评定…  相似文献   

9.
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诊断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标准(CCMD-2-R)中已明确,但损伤程度的评定标准尚待研究。本文对76例头部外伤后神经症损伤程度的评定,提出可操作性意见,并对相关问题作出分析。1材料与方法材料-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精神病学鉴定组1986年5月~2000年5月间全部法医学精神损伤鉴定案例230例,其中头部外伤后神经症76例,占33.0%。凡因伤害及交通事故等机械性外力因素所致颅脑外伤和躯体损伤后出现的神经症,均列入研究对象。由一名高职和二名中职法医精神病学鉴定人组成鉴定组,…  相似文献   

10.
张荣明  徐洪新 《证据科学》2000,7(4):178-179
在人身损害的案件中,由于损伤与疾病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存在,且造成机体结构破坏及功能障碍、死亡等现存后果,损伤或者损伤所致的继发症、并发症在现存后果的因果关系的评定中所起作用的相对比例,就是损伤参与度。换句话说,就是损伤与后果究竟有多大关系。近年来,损伤参与度被法医界同仁广泛研究,并在法医学鉴定中所应用,对法医学鉴定和司法工作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损伤参与度的评定尚属尝试阶段,无统一标准可循,不同的鉴定人在评定损伤参与度时常用不同的做法而引起争议。笔者试结合实际鉴定工作,谈一谈损伤参与度在评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脊柱损伤是临床法医学实践中一种常见的外伤,常由交通事故、高坠、房屋倒塌、打击、跌倒和枪炮弹伤等引起,其中交通事故是脊柱损伤的最重要致伤原因之一。严重的脊柱损伤可累及脊髓,致残率较高。本文收集了2004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交通事故中的378例脊柱损伤案例,旨在对脊柱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严重程度及后遗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2):190-192
目的了解成人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及法医学鉴定原则。方法自2012年12月~2016年12月共受理此类案例18例。对法医临床学鉴定(包括损伤程度、伤残等级)进行分析。结果对18例被检者中15例进行伤病关系分析,参与度以同等作用最多,占33.33%,其次为主要作用、次要作用,分别占22.22%,3例未进行伤病关系分析。结论成人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是以颈椎退行性改变为基础的疾病,大部分均涉及伤病关系分析,必要时给出伤病参与度。  相似文献   

13.
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的影响会改变人身损害后果,加之目前我国法理及法律方面的不完善,使此类案件的审理出现一定困难,同时对法医学鉴定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例案件的分析,讨论了人体损伤后医疗因素影响的特点,并结合法律的观点,提出法医学鉴定中需探讨的问题:1、医疗因素与人身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2、医疗因素有无过失以及责任性过失和技术性过失的区分;3、外伤与医疗因素在人身损害中参与度的判定。从而提高法医学鉴定的科学性,为公正审判服务。  相似文献   

14.
张海东  刘鑫  梅玉兰 《证据科学》1999,6(4):153-158
目的 研究面部损伤的特点及法医学鉴定要点。方法 对1997年1 ̄6月期间活体损伤鉴定例中有关面部损伤的案例进行分析,并按年龄段分为3组:I组(未成年组)〈18岁,Ⅱ组(青壮年组),18 ̄59岁,Ⅲ组(老年组)≥60岁。结果 半年期间所有活体检验案例中,面部损伤占总数的43.40%(123例),其中未成年组15例,青壮年组100例,老年组8例。各组研究结果显示:(1)未成年组多因意外事故致伤(66.  相似文献   

15.
马长锁  刘鑫  苏日莫  常林 《证据科学》2003,10(2):117-120
外伤直接导致血管损伤的法医学鉴定并不少见,对此根据外伤史、病历记录和检查可以做出明确的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评定.但是涉及继发于外伤、手术等情况的静脉血栓形成的法医学鉴定报道较少,而且鉴定有一定难度.本文试图通过4个具体鉴定案例,探讨此类法医学鉴定的特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损伤中的损伤部位与伤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活体损伤案例 ,损伤部位、伤残率、伤残程度之间关系。收集 1997年~ 1999年间武汉地区道路交通事故中活体损伤案例 35 47例 ,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1792例损伤被评残 ( 5 0 5 2 % ) ,伤残评定率最高的部位为周围神经损伤和耳外伤 ,分别为 90 0 0 % ,83 30 %。最低为躯干及四肢软组织损伤 ( 17 5 2 % )。伤残程度评定中Ⅸ~Ⅹ级和Ⅰ~Ⅴ级伤残评定率分别为 78 74%和 4 41%。伤残评定率与损伤部位的发生并不一致 ,伤后治疗效果直接影响伤残评定。伤残程度以Ⅸ~Ⅹ级最多 ,各部位损伤均可见 ,Ⅰ~Ⅴ级伤残较少 ,Ⅰ级伤残仅见于颅脑和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17.
火器伤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附6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火器损伤的致伤特点及活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有关问题。方法  6 3例火器损伤主要按火器枪弹种类及数量分为四组 ,Ⅰ组 :霰弹损伤 ;Ⅱ组 :气枪损伤 ;Ⅲ组 :军用枪损伤 ;Ⅳ组 :射钉枪与爆炸损伤 ,对其进行前瞻与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Ⅰ组损伤多见于斗殴 ,损伤部位以四肢部多见 ,异物存留、损伤程度明显高于其它各组 ;Ⅱ组损伤多见意外 ,不易造成异物存留 ;损伤程度轻于其它各组 ;Ⅲ组损伤多见抢劫与杀人 ,损伤部位多见头部 ;Ⅳ组损伤较少见仅占 7 92 %,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四组损伤合并脏器、神经血管损伤及骨折 33例 ,占 5 2 38%,构成重伤、轻伤 5 0例 ,占 79 37%。结论 火器损伤程度较重 ,致伤机理有其自身特点 ,现行损伤程度鉴定标准对其体现不够 ,值得法医同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感诱发电位(SEP)检查在法医学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神经系统外伤(不包括周围神经损伤)并功能障碍者分为脊髓损伤组(33例)和颅脑损伤组(27例),分别进行神经系统查体及SEP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脊髓损伤组SEP结果33例均表现为异常,异常率100%,且随着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SEP异常的程度亦加重,两者呈正相关(R=0.72,P<0.01,n=33)。27例颅脑损伤者,仅有9例异常,异常率为33%,功能障碍程度与SEP异常相关性分析(R=0.36,P>0.05)。结论SEP检查是客观评定脊髓功能较为敏感而准确的辅助检查手段;但对颅脑损伤功能障碍的客观评价价值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方法 通过对204 例由司法部门委托进行法医学精神损伤程度鉴定实践,重点对颅脑外伤所致神经症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结果 204 例中,男、女比例无差异。年龄组以21 ~30 岁(63 例) 、31~40 岁(53 例) 居多。表明上述年龄组的社会活动多,受到伤害的可能性大;职业以工人、农民为多,文化程度相对较低。损伤原因以伤害(107 例) 、交通事故(49 例) 为多。损伤与精神障碍间隔时间,半年以内152 例,半年至1 年为23 例,表明鉴定时间选择在1 年内为佳。精神障碍的种类与性质:器质性精神障碍108 例,占52-8% ;功能性精神障碍84 例,占41-4% ,其中外伤后神经症( 含癔症35 例)66 例,占32-3 % 。社会功能评定:无社会功能受损77 例,轻度受损41 例,明显受损86 例。神经系统检查:204 例中有一过性神经体征38 例,有明显阳性体征62 例。损伤与精神障碍的关系:直接因果关系104 例、间接因果关系61 例;条件相关34 例、无相关5 例。损伤程度评定结果:重伤85 例,轻伤67 例,伤病关系评定47 例。结论 通过对204 例头部外伤  相似文献   

20.
眼眶骨折的法医学鉴定研究(附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眼眶骨折的法医学特点。方法 从 3 653例损伤程度的法医学鉴定中筛选出涉及眼眶骨折的案例 ,分成 3组 :Ⅰ组 :爆裂性骨折 ,眼眶骨折而眶缘无骨折 ;Ⅱ组 :直接骨折 ,合并眶缘骨折 ;Ⅲ组 :复合骨折 ,上述两种骨折兼而有之。结果 涉及眶骨骨折 50例。Ⅰ组 2 6例 ,占 52 % ;Ⅱ组 1 9例 ,占 3 8% ;Ⅲ组 5例 ,占 1 0 %。爆裂性骨折以内、下壁多见 ,占 96% ,致伤物以拳脚多见 ,占 78% ,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轻。直接骨折以外壁多见 ,占 56% ,致伤物以钝性工具多见占 63 % ,视力和眼球结构损伤较重。复合骨折各壁均可发生。结论 爆裂骨折损伤程度轻于直接骨折和复合骨折 ,容易引起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