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来,美国一些新闻媒体将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女特工瓦莱丽·普莱姆身份泄密的事件炒得沸沸扬扬,但是,对于美国前资深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在尼日尔执行秘密任务的过程却几乎只字未提。10月13日,美国的《新闻周刊》刊登了题为“秘密与泄密”的文章,语焉不详地披露了“鲜为人知”的秘闻  相似文献   

2.
美国政府遭遇伊拉克情报门风波之后,近期又曝出震惊朝野的泄密丑闻:美前外交官约瑟夫·威尔逊的夫人瓦莱丽·普莱姆是中央情报局(CIA)一名秘密特工。各媒体将这一泄密丑闻称之为“特工门”事件。  相似文献   

3.
6月4日起,以美国情报界为调查对象的秘密 听证会在美国会开始举行,调查了解美国各情报 机构处理“9·1 1”事件相关情报的真相,是这个  相似文献   

4.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已经过去近一年了,这一事件不仅使美国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引发了美国国内党派矛盾的加剧。 2002年5月,在美国总统布什在2001年8月就被告知“基地”组织成员企图劫机的消息公之于众后,美国民主党严厉抨击布什在“9·11”前处理情报的方式,并呼吁国会立即展开调查。在国会举行听证会期间再次曝出有关“9·11”事件内幕的新闻,引起了情报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据前不久美国《时代周刊》披露:“基地”组织的精神领袖、本·拉登的“欧洲大使”——阿布·卡塔达和他的妻子儿女,竟一直居住在英国北部一所由英国情报机构花钱为他购买的秘密寓所里,并且受到军情六处的特别保护。  相似文献   

6.
曾因泄露以色列秘密核武器库资料/被以情报机构摩萨德用“美人计”诱捕回国的一名以色列人,在度过将近18年的铁窗生涯后,即将于4月刑满释放。获释前夕,他通过一封信详细途述了自己当年被捕的经过。这名以色列历史上最著名的核泄密者就是莫迪凯·瓦努努。1986年,他向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提供了以色列内格夫沙漠内一座秘密核武器库的详细资料和图片。瓦努努在信中写道、泄密事件发生后不久,即1986年9月24日,他在伦敦莱斯特广场“邂逅”一名美国女子。六天后,这名女子说服瓦努努与她一起去罗马探望她姐姐。据《星期日泰晤士报》1988年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最新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长期占据世界首富位置的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风光不再,被美国百货连锁店“沃尔玛(Wal-Mart)”总裁罗伯森·沃尔顿一举超过。目前沃尔顿的财富高达453亿英镑,比盖茨足足多出80亿英镑。那么这位人们还不太熟悉的世界新首富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不喜欢显山露水 作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老板,罗伯森·沃尔顿曾经慷慨捐出数亿美元给美国的五所大学。不过,人们发现在“沃尔玛”的网页上根本找不到沃尔顿  相似文献   

8.
公元1776年12月华盛顿任命本杰明·托马奇少校接替阿瑟·李负责“秘密通讯委员会”。托马奇扩大情报队伍,并在纽约建立了一个“卡伯间谍网”,搜集到许多重要情报,为华盛顿指挥作战打败英军发挥了巨大作用。华盛顿对其工作给予高度赞扬,并说:“我以美国的名义向‘卡伯间谍网’致敬。” 公元1777年10月美国历史上另一个著名间谍亚历山大·布兰搞到了英军发动进攻的作战计划,使华盛顿得以击溃约翰·伯格因统帅的英军精锐部队,取得了萨拉托加大捷,这场战争成为独立战争中的重要转折点。 公元1780年我国清朝时期,沙俄东…  相似文献   

9.
“9·11”的废墟虽清理完毕,但它留下的影响却长久难除。“9·11”后,美国在“反恐”的旗帜下,对外战咯从“邪恶轴心论”发展到了“先发制人”,布什的反恐战略思想也成了“布什主义”。然而,“布什主义”在世界上受到的是广泛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古人言:凡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9·18”是我们的国耻日,当属“不可忘者”之列。因此,今夏我出差路过沈阳时,抽空参观了“9·18”历史博物馆。沈阳“9·18”历史博物馆,原名“9·18”事变博物馆,始建于“9·18”事变60周年之际,其建筑形状为一页残破的日历。1997年9月,沈阳市作出扩建“9·18”历史  相似文献   

11.
“9·11”事件首先是一个政治恐怖事件,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史事件。对前者的审视林林总总,对后者的反思却稀稀寥寥。而从深度反思的要求来看,对后者反思的重要性要超过前者。从思想史的角度,我们看到“9·11”事件促使美国政治思潮走向了极端化。  相似文献   

12.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3.
一阵风·一窝蜂·一口气程建平在市场经济春风吹拂下,不少地方不甘固守田园经济,纷纷走出田埂,寻求致富新路,委实令人高兴。但是,一些干部由于走了弯路,碰了一些钉子,从而出现“一阵风”、“一窝蜂”、“一口气”的现象。“一阵风”稍纵即逝。某县前些年顺应潮流,...  相似文献   

14.
瓦莱丽·普菜姆是邻居和朋友眼中酷爱烹饪的主妇。在她的身份被曝 光后.人们才知道她更精通AK-47步枪,更擅长招募外国人充当美国间谍。 她就是历时两年多的美国“特工门”事件的主角——美国中央情报局(CIA) 的秘密特工。  相似文献   

15.
“9·11”事件后美国移民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事件后,美国开始收紧移民政策,这种变化对美国的移民尤其是非法移民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举世瞩目的“武汉·中国光谷”已在东湖开发区拉开了大建设的帷幕,发展速度迅猛,态势良好。关山村位于“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腹地,在今后5到10年,随着全村土地全部或大部分被征用,关山村将成为都市中的村庄。“武汉·中国光谷”的建成,使关山村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今后关山村的各项工作,特别是经济工作及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都要主动、自觉、高标准地纳入“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之中,努力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出好力,服好务。 根据“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发展的形势,关山村经济工作的总体思  相似文献   

17.
1961年,由于叛逃者出卖,长期潜伏在英国军情六局(秘密情报局)内的“踏鼠”——前苏联克格或间谍乔治·布莱克被伦敦法庭判处长达42年徒刑。当年负责与布莱克联系的克格勃官员——后来曾担任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助手并晋升为中将的谢尔盖·孔德拉舍夫撰写了一本反映其在克格勃内从事秘密工作情况的回忆录。前不久,英国幄期日泰晤士报》首次披露了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回忆录的部分内容,即他作为克格勃的联络员在伦敦与乔治·布莱克秘密接头的内幕情况。谢尔盖·孔德拉舍夫受过专门的特工训练,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1953年,他受前苏联情…  相似文献   

18.
资讯·书讯     
《小康》2005,(4)
反思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史学的经典叙述试图型塑一个现行制度的“纯洁源头”,这是不是“对一个幻象的想像”?作为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孔多塞关于“法国的宪法和法律所据以结合的那些原则,要比指导美国人的那些原则更纯洁、更确切、更深刻”的论断早已成了法国人的“历史情结”,人们先验地赋予了法国大革命以正义的光环,并引以为傲。弗朗索瓦·傅勒,这位左翼知识界的叛逆者,站在托克维尔、汉娜·阿伦特和盎格鲁-撒克逊修正主义学派的肩膀上,对革命的宿命论或必然性提出了质疑。回避大革命历史上的暴政和恐怖主义是法国主流历史学界的通病,…  相似文献   

19.
台湾岛内闹得沸沸扬扬的“3·20公投”已宣告结束,陈水扁妄图以此分裂祖国的行为也以失败而告终。那么“3·20公投”对今后的两岸关系发展有什么影响,此后台湾社会有哪些新变化呢? “公投”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使两岸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局势也更加微妙。谈到台湾问题,首先就要考虑美国的军事存在影响。在此以前,美国已经表态密切关注台湾“公投”,并以台湾海峡的安定为优先考虑,反对“台独”行动,反  相似文献   

20.
驴象之争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预选战正在美国各州紧锣密鼓地进行。当美国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文尔·戈尔沉浸在胜利的欢乐之中时,2000年3月10日,美国司法部一份关于他涉嫌1996年竞选筹款舞弊的秘密报告被媒体曝光。他的唯一对手、美国共和党候选人乔治·布什立即做出反应,要求戈尔“解释清楚”。由此,通往白宫的口水战正式拉开序幕——在至关重要的“超级星期二”结束之后。3月7日,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的16个州,包括人口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和纽约州,举行了民主、共和两党候选人提名预选,时间之早、参加州数之多,是美国政治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