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丽 《法人》2013,(4):52
联盟是个好东西,可是做不好很容易流于形式甚至分崩离析。眼见着多少律所联盟成立、兴盛又悄无声息,德和精品律所联盟能否打破这个怪圈2013年3月3日,黄浦江边,中国德和精品律所联盟(ECLA)完成了一次扩张。在对外正式宣布成立一周年之际,ECLA第三次合伙人代表会议暨新成员所签约加盟仪式在中国上海齐鲁万怡大酒店会议中心举行,通过这次会议,ECLA将成员所扩大至26家,分布在全国26个城市,覆盖中国22个省、直辖市,联盟成员律师  相似文献   

2.
《中国律师》2013,(6):54-54
中世律所联盟(SGLA)自2007年成立以来,目前已发展有15家成员所,覆盖了北京、成都、重庆、广州、杭州、济南、昆明、上海、深圳、天津、武汉、厦门和香港地区。2012年,为加强全国各成员所间律师业务交流,应各地成员所律师和客户的要求,中世律所联盟启动了"中世律所联盟全国巡回讲坛"系列活动,计划走进每家成员所,走遍每个成员所所在城市,以共同分享业务执业  相似文献   

3.
吕斌 《法人》2007,(10):68-69
中外联盟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法律服务行业向国际化迈出了第一步,它必将给中资律所行业版图带来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律师》2013,(9):46-46
2013年8月10-11日,中世律所联盟第二届律师事务所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16家中世律所联盟成员和新加入联盟的4家律所共200余人纵论律师事务所发展话题。中世律所联盟主席韩德云律师首先在致辞中感谢各位同仁、朋友多年来对联盟发展的支持,感谢各成员所一直以来对联盟的信任,并表达了对联盟未来的美好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律师》2007,(10):70-70
由全球十大律师事务所——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牵头,联合上海、广州等9家地区性国内顶尖律所、以“9+1”模式组成的中世律所联盟于2007年9月3日正式成立。据悉,该联盟为国内首家跨国律所联盟。业内人士评价:此举对推动中国法律服务业国际化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毛英 《中国律师》2009,(3):40-42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律师行业的发展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与之相随的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律所”)文化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有人将律所的业务比做一块块砖,将文化则比做泥沙,只有一块块质量过硬的砖和粘和力适合的泥沙相结合,大厦才能完美。可见。文化建设对于一个律所尤其是对于一个新成立的律所而言.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栾少湖 《中国律师》2014,(10):41-42
"中国律师·德和精品律所联盟律师事务所行政财务主任高峰论坛"首次将行政财务管理作为律师行业大型峰会主题,以期引起行业和媒体的充分关注。律所行政、人事和管理作为律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到行业监督指导以及关心爱护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中国律师》2002,(11):12-12
2002年10月18日,对北京金诚律师事务所的全体律师来说是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亚洲律师事务所联盟主席在北京向他们颁发了亚洲律师事务所联盟证书;由金诚律师事务所主办的亚洲律所联盟北京年会———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国际论坛也同时召开。这是亚洲律所联盟首次在中国举办年会。金诚是一家大型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市600多家律师所中列八强之内,2000年曾荣获司法部命名的“部级文明所”荣誉。金诚律师事务所现有律师近80人,绝大部分合伙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部分律师曾留学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及香港地区。金诚律师…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律字的形成的轮廓:一是以战鼓之音为军令,配以军功赏罚之率,最终演变成法律之律。二是以廌尾为筆绘画五刑之形象,此亦远古象刑之初义,其工具就是聿。我们终于有机会透过数千年的尘雾,去直面我们的先民——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于是我们发现了战鼓之聿与画筆之聿的重迭,便是法律之律。  相似文献   

10.
国际律师联盟 (下称国际律联 )成立于 1927年 7月 8日,总部设在巴黎,是国际上有重大影响的律师组织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的律师国际组织。按照章程规定,国际律联不受政治和宗教的影响,主要是加强国际上不同司法制度,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地区律师协会及律师间的联络。   国际律联非常重视发展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关系。 1988年以欧门主席为首的国际律联高级代表团访问中国,开始了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的友好交流。 1989年 4月,国际律联参与了欧洲共同体在华投资法讨论会的组织工作,国际律联当选主席亨特到京参加了讨论会,并与…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德和精品律所联盟(ECLA)应中国法律服务行业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而合,因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使命而合,因各地精品成员所不满足、不固守、求奋进的共同追求而合,因中国区域精品所赶超全国乃至全球最领先律所法律服务和律所管理水准的理想而合……"  相似文献   

12.
瑞银 《中国律师》2006,(11):19-19
也许大多数中国律师还不十分知道,他们已经坐在了一场豪华的“夜宴”台前。“目前中国法律服务市场规模是20亿美元,10年后这个数字将有望达到200亿美元。”“在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上路伟国际律师事务所北京合伙人吕立山讲了他对未来中国法律市场的预测和判断。“但中国律师服务业的发展‘瓶颈’是如何提供跨地区、跨国境、跨行业的专业化法律服务,与并购相比,‘律所联盟’这一模式更适合时下的中国,整合资源,扩大市场,国际律所的角色是培训‘老师’,帮助中国律所向国际化、专业化水准看齐。”在“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上,与吕立山一同而来的是路伟所倡议的一个“示范性中国律所联盟”的构想。  相似文献   

13.
王磊磊 《法人》2011,(6):62-64
"律师、律所联盟,实现集团化作战,将成为整个律师行业下一阶段发展的大趋势,应该把涉外律师的培养和集团化作战列入国家人才战略。"抱着这样的想法,他已经在律师、律所集团化运作的道路上做了多年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4.
华鹏 《中国律师》2013,(10):23-26
自2002年10月成立,江苏义行律师事务所已经在徐州走过十个年头,历经拼搏,奋发图强,义行所从一棵幼苗茁壮成长成了如今的参天大树。这十年,是见证江苏律师业快速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更是义行所充满艰辛而又满载收获的十年。一个巨人的诞生,一定会伴随着重大历史机遇。回首十年前,律师业重组合并大潮风起云涌,在扬帆启航、谁主沉浮的浪潮中,有志于做强做大的律师或事务所破浪前行,勇于开拓,义行所应运而生。义行所设立之初,便定  相似文献   

15.
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出于巩固和强化封建专制主义的需要,大力推行重典政策。洪武时所定《大明律》,“较前代往往加重”①,而明太祖颁行的《真犯杂犯死罪》、《律诰》②等条例及大量的重刑诏令③,在处刑上较明律更为刻苛。他还建立锦衣卫等特务机关,监视和镇压全国官吏和人民;设立廷杖之制,大诛勋臣宿将。特别是他亲自  相似文献   

16.
《中国律师》2024,(1):18-19
<正>陕西云德律师事务所目前在全国设有23个分所,共有执业律师500人。律所自2010年成立,2013年成立党支部,2019年6月成立党总支。2018年,律所党总支书记被评为律师行业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云德所党总支被评为陕西省律师行业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云德所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  相似文献   

17.
蒋勇 《中国律师》2012,(8):74-75
市场风云变幻,大型律所扩张,外资所纷纷进驻,几乎所有的中小型律所都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国内中小型律所超万家,占全部律所的近90%,成立时间大多不足10年,人员规模从几人到二十几人不等,管理经验不足,积累不够,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竞争优势。绝大多数中小型所的主营业务都为诉讼业务,诉讼业务更注重律师的个人能力,对整体管理制度的要求并不高,因此大多律所不能突破传统的诉讼律师"单打独  相似文献   

18.
邱兴亮 《中国律师》2014,(12):57-59
一、不闻不问或事必躬亲之坎——律所管理,合伙人不能置身度外,另一方面,要善于借力(一)合伙人对律所事务不能置身度外目前,不少律所一心扑在业务拓展上,业务重于泰山,而管理轻于鸿毛,除主事的合伙人外,其他合伙人对律所事务不闻不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笔者以为,鉴于律所的兴衰荣辱,与合伙人的经济利益、个人声誉息息相关,鉴于合伙人对律所的债务通常承担无限责任,身为合伙人,关注律所事务乃至参与律所管理,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9.
李亚轩 《中国律师》2013,(11):50-50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下为华商)成立于1993年。是深圳首批12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20年走过来,我们发现当年12家合伙律所中,只有二三家律所在规模及业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其余的所,虽然律师们大多也赚了些钱,但总体上还是最初的基本格局,甚至有些律所在规模上还小于当年。大家在交流探讨后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律所发展的好坏与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恒,德之固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以恒为志、以信为本,四川恒和信律师事务所走过了平稳发展的12年。记者在恒和信律师事务所发现:这个律所并非老牌名所,但青年才俊趋之若鹜;这个团队看似低调,但10余年来却屡创佳绩;这些律师在物质上并非大富大贵,但在精神上却富可敌国。恒和信律师事务所从创立之初,合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