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五水共治”倒逼转型升级.是省委、省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也是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突破口与切人点。近年来,东阳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治水与转型并举,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断面水质的根本性好转,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成效,走出了一条“以治促转、治转同步”的双赢之路。  相似文献   

2.
朱华 《今日浙江》2014,(1):32-33
如何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政府“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区县一级政府,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全面推进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提升,加速释放新的制度红利,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3.
绍兴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浙江省委、省政府确定绍兴为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试点三年多来,绍兴市充分抓住和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自主探索与政策支持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大胆进行体制机制创新,政府勇挑担子,企业敢闯路子,积极探索有绍兴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同步,被《人民日报》称之为转型升级的“绍兴样本”。  相似文献   

4.
“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中的政府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型社会”的建设是旨在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其改革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施政理念、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创新政府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政府转型。本文以综合配套改革的指导思想——经济主体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主体型政府转变为前提条件,提出了“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中政府转型的思路:以大部门制为突破口,建立包括决策机构、执行机构、监督机构等在内的的权力架构与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5.
正如何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推进政府"转型升级",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区县一级政府,我们要紧紧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加快从行政管理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全面推进服务水平和管理效能提升,加速释放新的制度红利,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正经济体制是资源占有方式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系统化制度安排。政府在资源占有与资源配置中的地位与作用,成为区分不同经济体制模式的关键变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因此成为经济学和相关社会科学始终关注的主题。中国的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能否在政府转型上取得实质性突破成为决定新时期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权力清单管理是地方政府转型的突破口中国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社  相似文献   

7.
刘少华  张赛萍 《求索》2012,(5):31-33
当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共识,地方政府的有效监管成为规避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中市场失灵的重要方式。但当前政府的监管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地方政府在观念、环境、资金、服务和引导企业自身能力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引导中小企业顺利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13年下半年以来,国务院围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政府工作报告》对2014年重点工作作出了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合力推进,一些重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收到实效。但必须看到,不少政策措施落实的力度不到位、效果不明显,没有充分发挥对经济稳定增长和转型升级应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传播和渗透,生态文明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生态文明形态出发,分析国内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下列观点需要重视:生态文明旅游发展道路是旅游业升级转型的必然选择;政府在普及生态文明观、扶持相关旅游企业开发新兴的绿色农业休闲旅游产品、绿色工业旅游产品、生态健康旅游产品、倡导生态文明的食宿行游购娱旅游消费方式等方面,以及在生态文明旅游政策、制度上的推进作用和管理、监督作用影响力大、统筹性强.政府主导型的生态文明旅游建设与发展道路,是中国旅游升级转型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10.
卓勇良  杜平 《今日浙江》2010,(22):46-47
“十二五”时期,浙江将加快形成科学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繁荣活跃的文化发展机制,充满活力的转型升级体制,非常有利于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十三五"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整体局面将面临新的形势,需要及早谋划。总体而言,要看到经济转型升级发展,很难孤军独进,必须与社会转型、政府转型整体推进,这是走出以往转型困局的根本性选择。在此过程中,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力共振",有可能加大经济转型发展的阻力对"十三五"的经济转型升级,笔者认为,与其看得顺利些,不如估计得更加困难些。这是因为,未来我国的转型升级发展极有可能出现"三力共振"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林涛 《岭南学刊》2013,(4):109-115
由于转型期间政府在产业引导、公共管理与创新服务等方面起到独特作用,因而研究政府认知视角下的中国集群升级实践日益成为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广东专业镇是科技部门引导镇域专业化特色产业走创新驱动道路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集群升级模式。本文从各专业镇基层党政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以全省性的专业镇问卷调查为基础,研究分析政府认知视角下专业镇转型升级实践,发现在专业镇转型升级中,政府在提供企业公共服务,创造基层良好的创新环境,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可操作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在转型升级认识、产业发展规划、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3.
正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关键要靠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关键是人才驱动。如何发挥人才引领支撑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山东省烟台市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推进人才与产业深度融合、互联互促,走出一条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汇聚人才的良性发展之路。强化人才规划引领和政策创新,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引领和政策创新是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4.
《今日浙江》2009,(11):1-1
做好当前的经济工作,完成全年生产总值增长9%的目标,我们既面临严峻的挑战,也有许多有利因素。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坚持“标本兼治、保稳促调”的工作方针,着力当前、着眼长远,把保增长与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保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确保增长。  相似文献   

15.
服务型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武汉市要实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就必须在全面准确理解服务型政府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以服务型政府价值理念为导向的政府行政效能绩效评估体系,以评估促改革,以评估促建设,加速推进武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两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0,(1):48-48
孙景宇在《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撰文认为,中国经济转型所取得的成功缘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但是其最积极的变化体现在市场发育方面,有关政府、社会方面的改革仍比较滞后。在经济转型新阶段,如何协调好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是构建现代国家治理模式的最大挑战,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国家能力的重构。  相似文献   

17.
王国中 《群众》2012,(10):74-75
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最根本的问题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的职责主要是制定政策法规,加强对文化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近年来,无锡从城市转型升级的战略高度,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发挥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引导作用,全市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相似文献   

18.
嘉宾观点     
《小康》2010,(1):92-93
企业在经济转型中的使命陈晓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所长) 从中国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发展的总体来看,可持续发展就是说,必须按照社会和谐、创新、环境友好,资源和能源节约的路子来发展。企业是可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力量,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将是对中国建民生问题放在政府工作的第一位实际上考验的是政府转型的决心,考验政府服务的能力,也考验政府公共决策的智慧。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未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服务型政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途径,也是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近十年来,通过确立服务型政府基本理念、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改革公共财政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等,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政府间职责分工不合理,社会政策体系整体规划缺失,以及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不完善,使得发展型政府难以超越,政府转型远未完成。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建设服务型政府,除了进一步明确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目标,巩固、确立新的政府管理体制和社会政策体系等制度基础外,关键在于为政府转型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陈正兴 《今日浙江》2008,(24):24-25
如果说前30年我省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国家、政府对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层面的改革,那么时代发展到今天,确实是到了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国有企业转型升级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